张志坤:究竟谁赢得了抗战的胜利

作者:张志坤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24-06-01 1337

张志坤:究竟谁赢得了抗战的胜利

79年前,中国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但是,79年来,有关究竟究竟谁是抗战的主力,中国赢得抗战胜利主要应归功于谁的争论一直存在,这一争论在如今又因为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举行大规模的纪念活动即将到来而变得极其突出。这样一来,这就不是一个历史认知的问题,而变成了一个必须加以回答政治问题。

概括起来,大致上有如下种说法:

一是国民党赢得了抗战的胜利。这种观点认为,中国抗战主要是国民党打的,共产党的军队游而不击,没起什么作用。这种观点,当年国民党阵营的人基本上这么宣传,现在中国的新右翼还是这个论调。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是,当代中国的新右翼居然考证出共产党八年抗战只打死了851个鬼子,数字精确到各位数,堪称奇葩。这一点,就连当年的国民党也望尘莫及。

二是共产党赢得了抗战的胜利。这种观点认为,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游击战才是抗战的中流砥柱,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对赶跑日本侵略者的有一定的作用,但作用并不是主要的。这种观点,当然是大陆中国的主流观点,共产党官方过去宣传这样的观点,现在虽然承认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但依然坚持共产党是中流砥柱的说法,意思还是坚持共产党才是中国抗战的主力。

三是认为美国参战才是中国赢得抗战胜利的原因。这种观点认为,日军的主力,包括极其凶恶的关东军,其实都是在太平洋战场上被美军所消灭的,中国战场之所以能坚持八年,熬到胜利,是因为有美国的全力支援,否则就完蛋了。坚持这种观点的过去有,现在更多,主要是那些被网络上定义为“美分党”的人。

三种观点孰是孰非呢?

笔者以为,笼统地讲谁对谁错不会有说服力,这个问题相当复杂,必须分解成几个方面的问题加以说明。

张志坤:究竟谁赢得了抗战的胜利

第一个问题,谁是抗战的主力

抗战八年,就历史阶段性而言,公认地可分为三个阶段:防御阶段、相持阶段与反攻阶段;按战场空间划分,则分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这样两个战场。三个阶段两个战场,这就是当年中国抗战的基本概貌。

在第一阶段即抗战的防御阶段,那个时候敌后战场刚刚开始创立,尚不成气候,所以中国的抗战主要发生的正面战场,而正面战场又包括华东、华北以及后来的华中三个方面,共产党的军队主要参加了华北的抗战。所以,这个时期,国民党无疑是抗战的主力,不但是主力,可以说是绝对的主力,对此没有任何疑义。

正因为如此,所以当时苏联支持中国抗战,援助的对象是国民党而非共产党,有人戏称,莫斯科给蒋介石送去的是飞机大炮,给延安送去的是马列书籍。这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1938年以后,中国的抗战进入了相持阶段,这时,日本的综合国力已经开始达到拐点。据战后统计,日本经济的各项指标在1937年达到顶峰,1938年以后就开始走下披路了,而战争却旷日持久。面对这样一种局面,日本军国主义者开始琢磨如何面对长期战争的问题,所以这时日本的战略重心已经转移到经营占领区上来,日本在中国的战略消耗主要发生在占领区,对国民党的军事打击已经降为次要的辅助手段,只是间歇性地发起一些进攻战役,给国民党以军事打击,消灭国民党已经不是目标,而是要把中国四分五裂的状态固化下来,以便分而治之。所以在这一阶段,敌后战场的意义迅速上升,即使不能说已经成为抗战的重点或主战场,但其战略作用及意义也至少与正面战场旗鼓相当,而敌后战场主要是共产党撑起来的,国民党没有这个本事。于是,消灭共产党及其游击队成了日本主要的战略目标。所以这个时期,在谁是抗战主力这个问题上,国共两党已经主次易位。

进入1945年后,抗战迎来了第三阶段,即反攻阶段。但这个战略反攻对国共两党来说都有点勉强。在国民党方面,除个别局部的战役战斗外,日军对国军仍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国民党仍然无法夺取战场主动,只是在国际反法西斯阵营大进攻的带动下,国民党的军事行动也具有反攻的色彩而已,其实,直到战争结束,国民党都没能通过战斗夺取任何一个沦陷的城市,说战略反攻实在可怜;在共产党方面,通过扩大敌后根据地,八路军、新四军极大地压缩侵蚀了日本侵略者的空间与资源,在相当程度上使日本在中国以战养战的企图破产,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确实实现了战略反攻,但仅就军事层面而言,日军控制战场的能力仍然不可撼动,所谓的反攻在军事上也难以成型。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主次地位没有变化。但就军事活跃程度而言,国民党表现消极,而共产党表现积极,这只是更加证明了共产党作为抗战中流砥柱的性质。

张志坤:究竟谁赢得了抗战的胜利

第二个问题:谁在成长谁在堕落

毫无疑问,共产党在抗战中迅速发展壮大。抗战开始的时候,中共拥有武装力量不过四万余人,党员数量大致上也是这样数字,可靠的根据地只有贫瘠落后的陕甘宁一隅。八年之后,共产党变成了一支拥兵百万、控地千里的具有空前力量的大党,更重要的是,通过八年磨练,共产党在思想理论更加成熟了,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政治影响更重大了,连美国史迪威将军都对其刮目相看,一些有见识的美国人在到过延安之后已经断定中国的未来非共产党莫属。

而国民党呢?通过八年抗战,国民党所取得的看得见的成就只有两项:一是大致上解决了原来军阀割据的局面,特别是东北军、西北军两大力量烟消云散;二是部分嫡系军队实现了美械化。国民党蒋介石能够控制的武装力量达到四百万人,表现上看来,国民党也达到了统治历史上的最高峰。

但是,国民党所取得的成就都是表面上的。实际上,国民党在整体上更趋堕落。

第一,国民党执行的是一条片面的抗战路线

所谓片面抗战路线,军事上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不去发动群众,仍然搞抓兵抓民夫那一套,军队的政治觉悟极低,没有凝聚力;对外则依靠美国援助援助输血。而共产党则广泛发动群众,把唤醒民众当做抗战的第一任务,通过减租减息来调动和激发老百姓参加抗战的积极性,为支持战争筹集资源,部队的政治觉悟很高,凝聚力强,不管环境条件多么恶劣,都凝聚不散,越打越多,越战越强。所以抗战结束时,国民党的军队表面看起来光鲜亮丽,气势很壮,实际上战斗力比抗战前并没有多少提高,而共产党的军队虽然许多时候看起来依然像要饭花子一般,但实际战斗力很惊人。关于这一点,东北老百姓的感受最直接。抗战结束后,国共两军争相进入东北,老百姓看到华丽鲜亮的国军啧啧称奇,看到破破烂烂的共军不免心生鄙夷,但他们旋即发现,国军所到之处,专门进驻高门大户人家,要好吃好喝招待;而共军专找贫苦人家帮忙帮助,问寒问暖。并且几仗下来,他们终于知道,原来,光鲜亮丽的不过是绣花枕头,而穷叫花子队伍才真的打仗厉害。

第二,没有利用抗战继续进行国民革命

本来,抗日战争不过是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种继续和一个发展,在进行反帝(具体地说就是抗日)的同时,还不能忘了革命的宗旨与目的,还要继续进行反封建的革命。也就是说,当时的中国,历史的现实仍然是,不反对封建主义,不彻底变革中国的社会制度其中特别是土地制度,中国社会依然没有出路。

对于这样的一个革命任务,中共一点也没有忘记,这个党深知战争不过是政治的继续这样一个道理,仍然牢牢盯住中国的土地制度做文章,进行减租减息,进行三三制新式政权建设;相反,国民党则将国民革命的任务与宗旨丢诸脑后、高高挂起,抗战八年,政治上、经济上因循守旧、毫无建树、不思进取。仅有一个明白人蒋经国在赣南搞实验,最后却不得不半途而废。所以,抗战后的中共已经不复当年的吴下阿蒙,中共已经完成了中国化,形成了自己完整而成熟的思想理论体系,具备“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一切主客观条件,而国民党依然停留在过去的层次上,只不过是一个披着正统外衣的大号军阀而已,依然既没有根,也没有魂。

第三,在腐败之路上狂奔

抗战时期重庆有一句流行语,叫“前方吃紧,后方紧吃”,描述的是国统区严重的吃喝风。其实,这只是国民党上下整体腐败的一个反映。事实上,抗战八年,也是国民党在腐败之路上加速下滑的八年,它的上层当权者投机金融,倒卖战时物质,发战争财,发国难财,中下级官吏克扣百姓、鱼肉乡民,1944年河南有“河、旱、蝗、汤”四灾一说,这里的“汤”就是著名汤恩伯。一个封疆大吏混到如此口碑,可为历史一趣。国民党军队也腐败严重,虚报冒领、克扣军饷、扰民害民,看看郭汝瑰的回忆录就一清二楚。郭在回忆录中真实地记录他在抗战时所接手的暂五师是怎样的一支队伍,而这支队伍不过是国民党军队的整体写照,这样的军队,还有谁肯于真的卖命呢?

延安的清廉与重庆的腐败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点,无论是陈嘉庚、黄炎培还是美军观察人员,对此都看得真真切切。

所以,抗战的八年不是国民党成长的八年,而是堕落的八年,国民党的堕落在胜利接收时来了一场大爆发,收获胜利果实的接收变成了人心丧尽、万民诟骂的大“劫收”。当时就有人断言,“国民党不失败没有天理”。这个判断,美国的谢伟思等人好像早就下了定论。

张志坤:究竟谁赢得了抗战的胜利

第三问题,谁的战略水平与军事能力更强

国民党总体上一直比共产党显得强大,再加上抗战时国军打的正规战而共军打游击战,于是有些人就以为国民党的战略水平与军事能力远远高于共产党,而共产党不过是些土包子,靠进山沟、钻地道躲躲藏藏熬过八年而已。

事实上真的是这么回事吗?

事实恰恰相反。

首先,在战略设计上,国民党的决策层的洞察力、谋划力不如共产党

中国的抗战究竟怎样打,国民党最高决策当局应该早有部署安排。应该说,在这方面,国民党高层也还有一定预见性,比如建设宁沪杭国防工事,以长江为轴建设三道战略防线等,但遗憾的是,在具体的战略运用上却表现得一塌糊涂。纵观整个抗战初期,国民党是该守的不守,如北平、太原等,不该守的硬守,如南京、上海,蒋介石总是把眼光放在国际干涉与调停上,总是让军事安排服从外交穿梭,使得本来就能力低下的军队更遭致重大的损失。只是由于日本军阀无知狂妄,在战略上更是一塌糊涂,才阴差阳错地让国民党保住了老本。如果日本的决策圈子有法西斯德国决策者一半的水平,国民党也许在抗战的第一阶段就呜呼哀哉了。

反观共产党方面,抗战之初,打几个漂亮硬仗的主张是主流,一开始也是按此部署的。但共产党高层审时度势,很快就完成了从运动战向游击战的转变,把仅有的四万多人撒了成大小无数股,使出全力向敌后挺进,实现军事与政治、经济的全般转型,其战略指导的出色与高明,远非国民党方面所能比拟。对比国民党,则是一种打法干到底,1937年是这样,1945年还是这样,丝毫没有长进改观。

其次,在团队的执行力方面,国民党也不如共产党

一支武装力量的战争能力,除了领袖层的战略设计与安排之外,剩下最关键的就是中层群体的执行水平与效果,即所谓的执行力,再好的战略意图,得不到有效的执行都是不行的,这就是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的道理。国民党军队历来有浓厚的裙带关系,即便其嫡系之中,也要分出什么土木系、何应钦系、顾祝同系等等,以至于打什么仗都是狼齐狗不齐。比如,抗战期间国民党打了二十二场大会战,没有一次能实现较好的战场协同。至于争夺粮饷、厚此薄彼之事,更是不胜枚举。而共产党方面则完全没有这样的痼疾,团队中各级执行者的大局观念强烈,整体利益压倒一切。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坐在延安就可以调动一切,蒋介石使尽一切拉拢诱惑手段,还是指挥不灵。这一点,在接下来的解放战争表现的更加充分,蒋介石坐着“美龄”号专机四处奔忙,现场指挥,而毛泽东只是一封接一封的电报,千里遥控,二者高下由此立判,胜败可说是已未战先分了。

最后,国民党军队基层的战斗力低劣,不如共产党军队

由于国民党军队的士兵大部分都是抓来的,且官兵关系恶劣,所以就基层单位战斗力而言,国军与共军不在一个档次上,除了个别靠着美械现代化武器装备起来的部队有一定战斗力外,大部分国民党部队无法共产党部队相提并论。举例来说,一个连的共军与一个连的国军相比,共军可以形成很完整的战斗能力,而国军一旦连长阵亡,这支部队也基本上就作鸟兽散了。所以,在整个抗战时期,国军都不堪打游击战,而共军的游击战打得红红火火,道理就在于此(有关这个问题的详细阐述,请参阅笔者文章《游击战是战争的高境界》)

总之,国民党的战略与军事能力不如共产党,这一点,在抗战中表现得很充分。整个抗战期间,国军基本上没打出什么像样得好仗,主要是拼消耗、熬时间,且战场效费比很低,战斗人员的交换比要超过三比一;共产党游击战看起来零敲碎打,但效费比极高,无论是人员还是武器消耗,总能做到以少换多、以小换大,由此才越战越强、越斗越勇。同国民党的政治地位与军事体量相比,它抗击日本侵略者所尽到的责任与完成的任务并不是很大,相应地,共产党却以较小的体量较高效地完成了任务,形象地说,国民党如同是一个大个子,却挑了一副不大的担子;共产党如同一个小个子,却挑了一副不小的担子,国共二者之间的比例不相匹配。

张志坤:究竟谁赢得了抗战的胜利

第四个问题,谁是抗战的真正领导者

抗战期间,蒋介石作为中国的抗战领袖走上了国际舞台,成为国际四大战略巨头之一,这在开罗会议上反映得很充分。所以表面上看来,是国民党及其委员长蒋介石领导了中国的抗战。但事实上,中国抗战的领导权在抗战期间发生了很复杂的变化。

抗战的初始阶段,国民党是抗战当仁不让的领导者,大多数人都把中国抗战的希望寄托在蒋介石国民党身上,就连苏联的斯大林也不例外,因此才有王明那个著名的“一切通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理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力量的消长,蒋介石的权威日消月蚀,以至于到后来连美国方面都有换掉蒋的想法。在整个抗战期间,国民党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没有什么建树,只是继续搞了那个所谓的新生活运动,最后还以失败而告终,沦为笑柄;与此同时,国民党的腐败却愈演愈烈,到最后内部离心离德,外部不要说领导共产党,连国共之外的中间力量都领导不了了。国民党的政治影响力在抗战期间每况愈下,到抗战结束,国民党虽然表面上迎来胜利的风光,但并没有为国民党赢得民心,民主党派更倾向共产党,老百姓更靠近共产党,连国民党内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共产党,国民党实际的政治压力空前加大。

相反,共产党在抗战中政治影响力与战略感召力澎湃发展,不但根据地人民在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就连国统区的民主党派和中间力量也大部分与共产党联手了。论政治实力,这时的共产党已经与国民党平起平坐,国民党只是表面上有抗战领导者的空架子,实际上已经对国内政治失控。重庆谈判就是很好的例证,国民党不得不签署协议,但最后又撕毁了之。

所以,由于阶级属性所限,国民党并没有很好地尽到领导抗战的责任,而在很大程度上将领导责任丢给了共产党。总体而言,国民党在抗战中的领导作用,很难说就比中共大,可以换句话说,中共领导了中国的全面抗战,而国民党只是片面地领导了自己的那点抗战。

张志坤:究竟谁赢得了抗战的胜利

第五个问题:谁摘了谁的桃子

长期以来有一种说法,认为共产党游而不击,一味地拉队伍、占地盘,所以势力暴长;国民党与日本人死打硬拼,消耗掉精华,所以实力大减。因此给了共产党以可乘之机,抗战胜利后让共产党夺走江山、推翻了政权。也就是说,是共产党摘了国民党的桃子,共产党是可耻的盗窃者。

另一种观点认为,是共产党从日本侵略者手中解放的大片的土地与乡村,并在这些地方建立了民主政权,而蒋介石躲在山上,抗战胜利后是国民党摘了共产党的桃子。

事实究竟如何呢?

结果在那里明白着。国民党接收占有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和几乎所有的沦陷城市,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也就是说,抗战胜利的果实大部分都被国民党得去了,并且共产党栽树结出的桃子也被国民党摘去了一批,比如华南根据地等。共产党也摘到了一点,那就是东北松花江以北的那一块,以及其它一些零零碎碎的一点成果。

所以,抗战胜利的主要摘桃者是国民党而不是共产党,这是基本的历史事实。至于后来国民党在内战中失败,那就是下一个回合的另外一个问题了。

有关国民党拼了消耗而共产党不打仗而做大的说法是不成立的。从军事上讲,国共两党都在实际行动中保存实力,避免与日本决战而遭受重大损失,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在战争条件下,任何军队的发展壮大只能通过战斗来实现,指望不打仗就能得到一支英勇善战的部队,那是无稽之谈。国共双方的军队都通过八年抗战得到了大发展,双方都发展壮大了,国民党方面到达了军事上的顶峰,并没有所谓消耗了实力,在美国的武装下,国军到战争后期装备上已经蔑视日军了,问题在于,国民党军队打了很多仗而没有长进,抗战胜利后弄得虚胖,看起来强大,实际上外强中干,已经埋下失败的种子。共产党的军队虽然瘦骨伶仃,但却更结实耐战,未来前途光明,如此而已。

这里需要顺便回答是不是美国援助才使中国赢得抗战胜利的问题。我们说,美国的援助当然是中国赢得抗战胜利的重要因素,不但美国的援助是这样,苏联对中国的帮助也非常重要,抗战初期最先大规模援助中国的是苏联而不是美国,苏联不仅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而且还直接派出了空军志愿军与日本空军作战,为此牺牲了很多飞行员。与此同时,远东的苏军还直接同日本作战,有力地牵制了日本,如诺门坎战役就是对日军的惨重打击,制造“卢沟桥事变”的法西斯骨干多在此役中殒命。所谓中国牵制了关东军一说,那是发生在苏德战争爆发后,此前是苏联牵制了关东军。东北抗联最后撤退到苏联,得到了苏联的庇护。1945年是苏军摧毁了庞大的关东军。苏联的这些支援与贡献,中国人同样不能忘记。此外还有其它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与人民对中国的支援,同样也是不能忽视的。

这些支援与帮助当然加快了中国抗战胜利的进程。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支援,中国人民最后战胜日本法西斯也是毫无疑问的,只是时间更漫长、牺牲更惨烈而已。世界上没有谁能灭亡中国,日本更加不能。

所以,也不是中国人民摘了美国的桃子。奉劝那些美分党少在这个问题上刮噪。

张志坤:究竟谁赢得了抗战的胜利

第六个问题:真正的胜利属于谁

过去,国共两党都认为自己赢得了抗战的胜利;现在,出于宣传的需要,大陆媒体宣称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的胜利。理论上这样讲是完全正确的,但鉴于抗战胜利后中国出现势不两立的国共两大力量,必定要出现两个前途、两条道路的决战,那么面对抗战胜利,国共双方必定要分出一个真正的胜利者和一个表面上获胜实际上却是面对失败危机的一方。

从这个角度看问题,真正的胜利者无疑属于共产党。

这是因为,中国抗战的实际进程与国共两党两军的实际表现说明,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援与直接对日本的打击,中国抗战还将相当地漫长。中日继续打下去,国民党政权只能有两种前途,要么投降,要么灭亡,而投降的结果最后也是灭亡。与此相反,共产党的军队和政权却一定能够坚持下去,并且必将越战越强。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代表民族与历史的未来,成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是历史的必然。同样,国民党或早或晚都得退出历史的舞台,这也是历史的必然(顺便说一句,今天台湾的国民党如果不是经过蒋经国先生的大改造,也许早就烟消云散了)。

这还因为,抗战使共产党不仅赢得了军事上的胜利,更重要是赢得政治上的胜利,所获得的胜利是全面的;而国民党只是片面的胜利,胜利中潜伏着失败的危机。所以,对国民党而言,抗战的结果,是胜利也是崩溃的开始。

通过抗战,共产党完成了中国化,这个党至此已经深深地扎根中国的历史文化之中,扎根于中华民族之中,它所建立起来的政权,不是苏联红军大进军中扶植起来的政权,也不是输出苏联共产主义革命的产物,而是中国历史演变演进的结果,蒋介石因为能用军事手段解决这个重大问题,同抗战一样,他再一次犯了片面军事路线的可怕错误,因为用这种办法对付地方军阀可以,对付则共产党根本不行。

抗战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彪炳千秋的重大转折,但这一转折被中共抓住了,成为中共实现大发展的历史契机,所以多年以后毛泽东主席对日本人说,感谢你们的侵略,充分展现了一个强者的骄傲与自豪。相比之下,国民党却坐失良机,让一场到手的真正胜利失之交臂,于是就只能在抗战胜利后短短三四年,跑到台湾那个小岛上向隅而泣了。

历史真的很公平,一点都不冤枉。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0
0
0
36
5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