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力为基础的农业模式是中国未来经济的增长模式

作者:蒋高明 来源:《中国生态六讲》 2016-12-12 2035

以人力为基础的农业模式是中国未来经济的增长模式

蒋高明

我们研发的高效生态农业是不用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激素和转基因的,其质量标准经测试,优于欧盟有机标准模式,我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其核心是农民的积极参与,人力的投入替代了大量化学物质和部分机械能的投入。

我们以小麦和玉米两茬作物为例,算一下生态农业的种植成本(单位亩):

种子90元(小麦和玉米两季,下同)

耕和耙地100元(柴油和机械使用30元,人工为70元)

收割160元(柴油和机械40元,人工120元)

灌溉200元(电费和机械50元,人工150元)

锄草240元(3遍)

太阳能防虫(折旧费)26元

有机肥购买200元

运输和施肥50元(柴油与机械10元,人工40元)

总计1060元。

在上述成本中,种子、机械、有机肥等为446元,占总成本的42%。如果农民自己搞生态养殖并积累、生产有机肥,这个成本只占总成本的21%。

我们发现让当前化学农业最头疼的虫害、杂草与病害问题不见了,防虫害的人力和物质成本大大下降,仅占总成本的2.4%。

与此同时,人力成本大大增加,但是,我们必须清楚,这些人力是生物力,对环境没有任何破坏作用。然而,人力成本的价值并没有在农业种植中获得体现,这也是当前农民放弃生态种植的重要原因。

如果是按照常规价格收购农民的粮食,平均亩产量按照小麦和玉米各800斤来计算,则农民实际的收入为1760元,扣除成本后收入为700元。

如果采用化学农业模式,200元的有机肥成本被150元化肥、10元农药、7.4元除草剂等化学物质成本替代,投入减少了32.6元,同时人工施肥和除草成本减少290元。这两大项成本减少了322.6元。这样农民的种植总收入可增加到1022.6元。但代价却是农业生态环境遭受了巨大破坏,大量的农药化肥吃进了消费者体内,其为环境,为人们的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多少个一千元都换不回来的。当然,我们的社会看不到这些,城市居民以低廉的价格获得了随意浪费的粮食,当然也看不到这些,可是受到农残超标的威胁后却有抱怨粮食不安全。因此,我们必须老调重弹地说一句,食物不安全的责任不在农民身上,或者说大部分责任不在农民身上,因为农民也是受害者,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这么做,显然这是一种悲哀的、饮鸩止渴的生存方式。

当然为了生存,农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只得外出打工,否则就无法负担巨大的生活、教育和医疗成本,而60岁以上的老人和妇女因为没文化、没技能,甚至少力气,不得不留在农村种地。当我们赞叹农药化肥“解放”了农村亿万“剩余”劳动力,繁荣了外向型国民经济的同时,却不得不承受巨大的生态环境灾难,当然也包括食物的不安全。

虽然政府意识到食物安全问题的存在,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当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通过上述论证,我们找到了农民放弃生态农业,选择污染性的化学农业的原因。这样,即使政府颁布了禁用农业名录并大力打击,但仍然毫不见效。农民为了买剧毒农药,还得找熟人托关系。农药贩子们怕政府查缴,白天不买,而改在晚上卖。

农药、化肥、除草剂,便宜而高效,农民为了多挣可怜的几百元活命钱不得不买。这种剜却心头肉,医得眼前疮的做法,让人感到沉重而悲哀。我们,特别那些农业政策制定者以及相关研究者,根本不知道农民在干什么,靠什么生活。国家每年的农业投入一直在快速增长,可是却没有效果,甚至适得其反。因为我们的农业补贴都给了养殖场、种植大户和所谓的农业高新科技产业,到了农药、化肥、除草剂生产厂家和销售商那里。这些化学农业材料变得越来越便宜,农民的“负担”小了,能不买更毒的农药吗政府农业补贴都补贴给了农业污染,越补贴越污染。岂非咄咄怪事

如果有机粮食的价格提高,农村中的青壮劳动力就能回村种地,国民也能吃上安全的粮食。我们一直强调,中国的未来在农村。农村的经济前景广阔,而且也不会存在周期性经济危机造成的失业问题。事实也证明,经济危机后的政府大规模经济刺激不会再起作用了,而且其危害也是国民经济不可承受的。有人说,不能让农民发财,不能提高粮食价格,而且,城市居民的生活成本会进一步增高。这个观点让人无奈。首先,农民是中国的最大群体,这个群体不富裕,中国不可能成为强国,民族复兴就无从谈起。其次,提高农产品价格,农民不可能奇货可居,因为人人会种地,这不是发财,更不会暴发,只能共同富裕,这不正是我们党和政府的使命吗再次,农产品价格提高不会像房价那样坐上火箭。只要让农民种地获得的收入跟外出打工差不多,他们就愿意回老家种地。这么一算,城市居民不可能负担不起。再说,当前城市居民食物支出大部分没到农民的手里,缩短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让农民更多地受惠,也能保证粮食安全。

“低投入,高产出”后,环境问题解决了,可生态农业的这个巨大价值一直被忽略。植树造林、防治沙尘暴,还有现在的雾霾治理,政府已经花费了和正在花费天文数字的财富。为了应对温室气体,中国更是遭受了西方国家的种种责难,面临着减缓经济增长的巨大压力,甚至出现了政府为完成减排指标而限电,而工矿企业自发电的现象。这种掩耳盗铃的减排举措连标都治不了,如何治本中国的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生态农业不但为城市提供了健康安全的食物、饮用水和空气,还能把城市工业、汽车尾气带来的碳排放固定在土壤里。如果政府鼓励生态或有机农业,在建立的生态农业示范区内,将用于化肥、农药、除草剂、地膜的补贴和用于农田环境治理的经费、用于水污染治理的部分经费、用于雾霾治理的部分经费、用于禁止秸秆焚烧的监管经费等等,投入从事有机农业的企业或农民合作社那里,带动更多农二代和大学生就业,不但中国人吃得饱、吃得好的问题解决了,中国更会找到不同于西方的那种大工业、高污染,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老路子。况且,西方发达国家所谓的环境治理,是把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转到了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还用他们制定的所谓国际规则逼迫中国减缓经济发展,这种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办法中国学不了,也没机会学了。请问中国向哪里转移那些高能耗、低效益的工业拉美非洲先不说这些地区的人民答应不答应,只说西方国家丢掉中国这个世界加工厂后,会怎样肯定会用各种手段,军事的、政治的手段逼迫中国,威胁中国。

中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和领先世界千年的农业生态模式是中国的巨大宝藏,可我们却丢了西瓜捡芝麻,盲目学西方,仅仅三十多年,就走到了13亿人民连一口健康的空气都呼吸不到的邪路上。这些确实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本文载《中国生态六讲》,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2016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蒋高明
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1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