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经典80年:《论持久战》的昨天和今天

作者:胡新民 来源:党史博采 2018-07-19 962

重温经典80年:《论持久战》的昨天和今天

胡新民

重温经典80年:《论持久战》的昨天和今天

美国研究毛泽东的著名专家罗斯·特里尔所著的《毛泽东传》,是西方数百种毛泽东传记中最被推崇、最畅销的作品之一。特里尔在此书中是这样论及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的:“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这篇著作是指导全国抗战的纲领性文件。”

《论持久战》的意义超出了军事范围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下简称为《论》)对于抗战的指导意义是早有公论的。但还需要指出的是,《论》当时在奠定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内的领导地位和毛泽东著作走向世界方面,起到了独特的重要的作用。

1935年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得以参与军事指挥,但大家对他的地位和权威的认识并非那么明确和固定,因此,后来邓小平说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是“从遵义会议开始逐步形成的”。如果仔细回顾历史就可以发现,这个“逐步形成”的重要节点是在《论》发表以后。

谈到这个问题,不能不提到中共元老之一的陈云。关于遵义会议,一度由于在有关档案中查不到相关记录,影响了对遵义会议的重大意义的研究。1956年,杨尚昆从前苏联运回一批中共档案,其中有件标题为《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的手写稿。1985年1月,遵义会议50周年纪念日前夕,该手稿才被确认是陈云所作。对此陈云说:“这是我写的!”陈云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参加了遵义会议,这部手稿是他向部队传达遵义会议精神的提纲。因此,陈云可以说是对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是“从遵义会议开始逐步形成的”直接见证人之一。1941年10月8日,担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和组织部长的陈云在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上发言说:“过去我认为毛泽东在军事上很行,因为长征中遵义会议后的行动方针是毛泽东出的主意。毛泽东写出《论持久战》后,我了解到毛泽东在政治上也是很行的。王明回国后自以为政治上高明,对中央不尊重,犯了许多错误。我素来对王明是尊重的,但对他武汉时期的许多做法不同意。”这年10月22日,陈云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又讲道:“遵义会议前后,我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会前不知道毛主席和博古他们的分歧是原则问题,对毛主席也只是觉得他经验多。遵义会议后,开始知道毛主席是懂军事的。红军南渡乌江后,方才佩服毛主席的军事天才。到莫斯科及回国后直至十二月会议,在独立自主问题上、徐州会战问题上,对毛主席有了更多的了解,认识到他是中国革命的旗帜。”

重温经典80年:《论持久战》的昨天和今天

◆《论持久战》的早期版本。

“延安五老”之一的吴玉章,在他的回忆录里有很生动的全景式的描述。他说:“《论持久战》的发表,使毛泽东赢得了全党同志发自内心的、五体投地的赞许、佩服甚至崇拜,从而最终确立了在党内无可替代的领袖地位和崇高威望。”“《论持久战》的发表,毛泽东以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娴熟应用和对抗日战争的透彻分析,征服了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的心。全党感到十多年曲折的历史,终于锻炼并筛选出自己的领袖。这种感情上对毛泽东领袖地位的认同与拥戴,与一般的组织安排绝不可同日而语。”

抗战的进程证明了《论》的科学的预见性。中共全党对毛泽东的认识也水到渠成,形成了共识。1943年3月2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中央机构调整及精减的决定》,确定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书记处主席,标志着从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不仅在思想上、政治上,也在组织上、体制上最终巩固和完成。

《论》虽然不是毛泽东著作中第一篇被译为外文的作品,但特别之处是毛泽东亲自为其写了序言。据中央文献出版社的《毛泽东传》记载,《论》发表后不久,周恩来就从武汉寄到香港,委托宋庆龄找人翻译成英文在海外发行,爱泼斯坦等人参加了翻译工作。但有资料显示,民国时期集著名作家、出版家、翻译家、诗人于一身的邵洵美先生,应该是最早将《论》译为英文(合译者杨刚)并出版的。他女儿邵绡红撰写的《最初发表“论持久战”英译稿的杂志》文章,披露了其父邵洵美参与翻译印刷出版英文版的《论》的过程。文中写道,《论》发表后,中共地下组织要求时任《大公报》记者的地下党员杨刚迅速翻译成英文,“以便让全世界都能读到这部指导中国人民抗战的重要著作”。邵洵美曾留学英国剑桥大学。当时他以美国人项美丽(Emily.Hahn)的名义在上海出版了宣传抗日的英文杂志《公正评论》(Candid Comment)。经过邵洵美和杨刚共同努力,《论》的英文稿终于完成。完成后即分四次在《公正评论》上连载,从1938年11月1日第三期到1939年2月9日第六期。正文前有段编者按,译成中文是:“近十年来中国出版的书中,没有别的书比这本书更能引起大家注意了。文章之大部分为作者在战前所写。它不仅仅预示着战争在威胁着我们,而且这预言乃至种种情节都惊人地得到了证实。中国每个有识之士都熟悉这本书,但还是在这个连载中它才首次以英文出现。”邵绡红的文章还提供了杂志的封面和文章首页的影印图片。后来邵洵美又设法出版了单行本,单行本有毛泽东写的序言。

《论持久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关于《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多年来有不少文章有论述,涉及到许多重要的政治人物,如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等人对《论》的重视。这些都是年代已久的事例。

无论是毛泽东生前还是逝世以后,外国的学界都一直没有停止过对他的军事战略思想的研究。2013年12月27日,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教授霍尔姆斯撰文称,在纪念毛泽东120周年诞辰的时候,“不要忘了,这位最高领导人是一名战略家——至今全球军事学院,包括笔者所在的美国海军战争学院都在研究毛的战略思想。”值得一提的还有台湾。在台湾“国家图书馆”收录的台湾硕士博士论文库里,第一篇研究毛泽东的论文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之研究》,它的指导教授是蒋纬国。近年来在台湾引人注目的还有一篇扩展到管理领域的论文,标题是《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在管理上的探讨》。如果到美国最大的网上书店Amazon搜索关于毛泽东的书籍,除了毛泽东的传记,最多的就是《论持久战》和《毛泽东语录》。如果再深入一点,还可以发现诸如美国本土作家Peter.Levenda写的《毛的商道:论同中国进行贸易的持久战》这样的书籍。

重温经典80年:《论持久战》的昨天和今天

◆1938年,毛泽东在抗大作《论持久战》的报告。

由此可以看出,《论》作为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主要篇章,在国际上有着深远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进入新世纪以后,外国学者对毛泽东生平业绩研究的视域发生了新的变化,愈加走向深入、客观和历史地研究毛泽东。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是美国纽约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中国问题专家,清华大学特聘教授瑞贝卡·卡尔女士2010年的《毛泽东与20世纪的世界中的中国简史》,中文译本为《毛泽东传》(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3年12月)。作者在中国生活20余年,亲历改革开放后中国各种变化,她的这部著作融合了中外各种观点,结合世界时代大背景以及研究毛泽东最新成果,阐述和揭示了这位20世纪伟人与中国百多年来历史变革与转型的深层内在逻辑关系。在这部著作中,作者专门为《论》写了一节,题目就是《论持久战》,这是以往的毛泽东传记中所没有的。

在这节中,作者首先介绍了《论》问世的背景,她写道:“1938年5月,毛泽东为延安党员干部开设著名的《论持久战》讲座时,中国军队已经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国民党依然坚持它的‘以土地换时间’的逃跑政策……也没有其他国家站出来帮助中国共同抵御日本的侵略。”“毛泽东提出只有中国人自己才能救中国,中国人只有打持久战才能保卫祖国。”作者进一步指出:“毛泽东主张,保证抗战胜利的关键在于,在各个斗争阶段认清错综复杂的国内形势。面对瞬息万变的形势和地形迥异的不同地域,游击战指挥者必须在任何时候都能意识到如何作战对当时的地形最有利,或是融入到当地的居民当中,化整为零。因此,持久战并不是一个集中制定好的蓝图规划。它只是一个全盘作战的策略……他的这种素养是建立在丰富的军事知识和敏锐的判断力基础之上的。”

作者分析得特别深刻之处是她认为:“更重要的是,正确的认识取决于毛泽东所说的‘政治’。毛泽东独到的政治见解与他要创立一种文化的革命和一种革命的文化的想法息息相关。这一思想也是持久战理论的中心。用毛泽东的话来说,政治工作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政治能够通过激发人民大众,改变他们生活常态的意识和决心,从而发挥出他们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然后,作者把这个“持久战理论的中心”归纳为“群众路线”。

国内的某些有关评论令人遗憾

在国内,近年来有些专家学者对于《论》的评论误导了读者。

一篇流传在网络和纸媒上的标题为《抗日“持久战”思想究竟是谁最早提出的》的文章,认为蒋百里和白崇禧早就提出了“持久战”思想。但笔者查阅了许多史料,发现该文的说法是没有证据的。笔者已另有专文详细说明,在此不赘。同时,该文写道:“通观全文(指《论》——笔者注),完全没有谈到空间、时间、小胜、大胜之间的关系。同月发表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等文中,也不曾谈到相关问题。”

事实果真如此吗?那下面这些内容又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的战争,在于力求每战争取不论大小的胜利,在于力求每战解除敌人一部分武装,损伤敌人一部分人马器物。把这些部分地消灭敌人的成绩积累起来,成为大的战略胜利,达到最后驱敌出国,保卫祖国,建设新中国的政治目的。”(《论持久战》第483页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991年)

重温经典80年:《论持久战》的昨天和今天

◆《论持久战》。

【“但是集合许多小胜化为大胜,则是正规战游击战所共同的。游击战争在抗日过程中起着伟大的战略作用,就是说的这一点。”(《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第410页)

“防御的和攻击的阵地战,在中国今天的技术条件下,一般都不能执行,这也就是我们表现弱的地方……为着节节抵抗以求消耗敌人和争取余裕时间之目的,而采取半阵地性的所谓‘运动性的防御’,更是属于运动战的必要部分。”(《论持久战》第500页)

“不决战就须放弃土地,这是没有疑问的,在无可避免的情况下(也仅仅是在这种情况下),只好勇敢地放弃。情况到了这种时候,丝毫也不应留恋,这是以土地换时间的正确的政策。历史上,俄国以避免决战,执行了勇敢的退却,战胜了威震一时的拿破仑。中国现在也应这样干。”(《论持久战》第507页)

“谁人不知,为争取时间和准备反攻而流血战斗,某些土地虽仍不免于放弃,时间却争取了,给敌以歼灭和给敌以消耗的目的却达到了,自己的战斗经验却取得了,没有起来的人民却起来了,国际地位却增长了。这种血是白流的吗?一点也不是白流的。放弃土地是为了保存军力,也正是为了保存土地;因为如不在不利条件下放弃部分的土地,盲目地举行绝无把握的决战,结果丧失军力之后,必随之以丧失全部的土地,更说不到什么恢复失地了。资本家做生意要有本钱,全部破产之后,就不算什么资本家。赌汉也要赌本,孤注一掷,不幸不中,就无从再赌。事物是往返曲折的,不是径情直遂的,战争也是一样,只有形式主义者想不通这个道理。”(《论持久战》第508页)】

重温经典80年:《论持久战》的昨天和今天

◆这是1938年刊印的毛泽东《论持久战》一书局部。

这些内容难道不是阐明“空间、时间、小胜、大胜之间的关系”吗?至于蒋介石实行的“持久战”是怎么回事,就没有必要在本文详细讨论了。笔者只想顺便说一点,毛泽东的《论》是建立在“丰富的军事知识和敏锐的判断力基础之上的。”最重要的原则包括战争的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的外线”;“战略防御中的战役和战术的进攻战,战略持久中的战役和战斗的速决战”以及“兵民是胜利之本”等等。而蒋介石他们往往把持久战看作是被动挨打,或是战线节节后撤,或是专守防御,固守孤城,不主动周旋寻机主动出击,结果对日军杀伤力并不大,而自身溃退造成的损失竟比战斗的损失大得多,例如蒋介石亲自指挥的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就是典型的例子。当然这也与蒋介石当时过于指望国际社会会出面制裁日本分不开的。总之,蒋介石的“持久战”的最大特色是消极防御。因此,有位军事家的评价很中肯:“蒋介石消极防御的战略思想,影响了八年抗战的整个进程。”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开篇中就写道:“很多人都说持久战,但是为什么是持久战?怎样进行持久战?很多人都说最后胜利,但是为什么会有最后胜利?怎样争取最后胜利?这些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解决了的,甚至是大多数人至今没有解决的。”

是的,当时肯定有很多人说起过持久战,甚至包括某些未成年人。但是,不能因为只是仅仅说过就可以与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一比高低甚至还断言有所超越了。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2
0
0
6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