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凌英:文艺战线为什么成了我们的薄弱环节?

作者:顾凌英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23-10-16 1074

文艺战线为什么成了我们的薄弱环节?

——读陈先义同志文章有感

顾凌英

顾凌英:文艺战线为什么成了我们的薄弱环节?

读了陈先义同志的文章《中美当下的文化战争或比真实战争还残酷》,心情十分沉重。因为这是在我们党领导下不该出现的现象。

文艺战线的斗争,就是我们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通过各自的文艺对青年一代的争夺。

自从俄国十月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的青年一代就是通过革命的文艺来宣传群众、团结群众走向革命的。我们都知道毛泽东同志的青年时代,那时还是封建时代,我们的周恩来总理,就当过宣传革命话剧的“女演员”,很多女学生也冲破封建的枷锁,到街头演出活报剧,宣传革命。因为文艺是宣传革命、发动群众的最好形式,是最能团结群众、教育群众的革命武器。

在延安,在毛主席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的指引和鼓舞下,革命的新文艺不仅鼓舞着解放区的人民,而且传到国民党统治区,成为地下党团结各校青年走向革命的最有力的抓手。

在三年解放战争时期,《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王贵与李香香》是上海青年争相传阅的热门书,大家都想知道解放区的新气象;特别是解放区传来的革命歌曲,如《山那边呀,好地方》、《我们的队伍来了》、《高楼万丈平地起》、《淮海战役组歌》、《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你是灯塔》……。传遍了上海的各个中学。同学们争相传抄、学唱,在学校产生了一种民主的、积极向上的新气象。鼓舞着青年们迎接解放。

革命的文艺,一直紧随革命形势的发展,成为革命的动员令。抗日战争时期,聂耳、冼星海的抗日歌曲,传遍了全国;解放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时期,革命的歌曲,都密切紧跟形势,立即被广大学校、工厂传唱成为群众生活、思想的一部分。成为团结同志,打击敌人的有力配合武装革命斗争的另一股力量。

就是在解放后的新中国。革命的、社会主义的歌曲、舞蹈、电影、话剧和歌剧也都是人民的精神食粮。培养着我们的革命接班人健康成长。特别是新中国的动画片如《神笔马良》、《雪孩子》、《黑猫警长》、《草原英雄小姐妹》……都是艺术性与思想性统一于真、善、美境界的优秀作品。从小就培养我们的孩子成为勇敢、善良、具有革命英雄主义思想的社会主义新人。

受着青年欢迎的文艺小说也很多:《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红日》、《苦菜花》、《原动力》、《铁水奔流》、《艳阳天》、《创业史》、《不怕鬼的故事》、《王若飞在狱中》、《把一切献给党》……。也都是当时青年们争相阅读的长篇小说。

那时的电影,每一部都受到大家的欢迎,里面的歌曲,人人都会唱。记得反映大跃进的《五朵金花》,写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幸福、热闹。民族的歌是多么丰富而动听,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生活在人民中间,他们的生活又是多么的有意思,影片体现了革命的浪漫主义风格。

我们共和国的前30年,就是在这样的、美好的文学艺术氛围中团结前进的。

我们的文艺一直是先进的,走在时代的前列。直到80年代,还是欣欣向荣,有着许多好的作品。如赵丽蓉、巩汉林的小品,陈佩斯、朱时茂的小品,冯巩的相声。还有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龚雪主演的一批电影。如《大桥下面》、《快乐的单身汉》、《子夜》、《爱情你姓什么?》,......。包括朱时茂演的《牧马人》,还是表现社会主义的主旋律的。

之后,随着文化事业产业化与社会的两极分化。离开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文艺理论的思想指导,不是把文艺看成是一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它并不能直接创造价值,它的作用只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起到巩固经济基础,或者破坏经济基础的作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的政治服务的宗旨,就蜕变成文艺人谋生、发财的手段。这样的文艺必然会变成为资本服务的“商品”,一天天堕落下去,甚至成为帝国主义颜色革命的工具。

而社会主义的革命文艺,很长一段时间,难见踪影。

从陈先义老师的文章看:2022年3月以前,美国在日本、南韩等经过精心实验的娘炮文化在中国开始蔓延,意味着在我们中国,大批的青年已经被娘化。他们在台湾、香港先后发起以青年为主体的“台独”、“港独”运动,也都是为了在大陆推行颜色革命。2022年3月,在党中央统一部署下,一场意在包括清理娘炮现象的“清朗行动”由广电系统、宣传、文化、公安等多部门协调配合下统一在全国展开。大批的乌七八糟的娘炮在各个大中城市得到清理,人民对此欢心鼓舞。

今年以来,刀郎新歌正能量的《罗刹海市》,刚刚向所谓的“中国好声音”,发起进攻取得了一定的胜利。我们以为文艺界的乌烟瘴气从此可以得到清除。可是8月,当时正直我国河北、吉林、山东多地爆发特大洪水,大批解放军战士投身抗洪,的日子里。古城西安却发生了数十万主要是女青年“追娘炮”的大型音乐演出。数十万清一色的女孩,清一色的旗帜;有的女孩子不惜花费几十万上百万买一张门票,有的爬上一根树枝要6000块钱的大树,甘心去当粉丝。可以说这就是一场地地道道的颜色革命彩排。紧接着南阳的迷笛文化节又在全国掀起渲染大波,风潮还未过去,高调准备庆祝万圣节的舆论声浪此起彼伏,还有,一个更加阴险的疯马秀恶潮又在悄然造势。这就不能不使我们对这些一浪高过一浪的逆主流文化的恶潮有所警惕。

在这些尖锐的斗争面前,是政府的多部门采取了行动。就是不见革命的文艺战线有何作为?而这本来是文化战线的斗争。这条战线是不是偃旗息鼓了?毫无作为了?没有两条阵线的对垒,只见敌对阵线的猖獗。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现象啊!

在80、90、00年这30年的长时间里,我们的革命文艺到哪里去了呢?真的被资本瓦解了吗?!在农村有南街村、刘庄、周庄的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星星之火,在工业战线有“两弹一星”精神,任正非的华为精神,敌人的进攻都没有占到便宜。那么我们的文化战线怎么了?这条战线可是在我们党史上,从来是无比辉煌的啊!总是走在历史前面的啊!

其实在十八大之后,我们的电视界拍出了不少好的作品。如:《恰同学少年》、《红旗渠》、《激情的岁月》、《最美的青春》、《奋进的旋律》、《花开山乡》、《觉醒年代》、《跨过鸭绿江》、修改之前的《毛岸英》……。但是因为剧情太长,只适合退休的同志看。忙于学习和工作的年轻人反而没有时间来看。这些作品的正能量,就可惜不大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其实作为战斗的文艺,最好的还是电影。如果能把这些好的电视剧,浓缩成一两个小时的精彩电影。低价由单位组织观看,并写一些观后感或评论,组织小组讨论。作为工厂、农村、中小学的思想工作和思政课一定会受到工农、学生的欢迎,收到更好的实际效果。

打破票房价值的羁绊,让革命的文艺回到它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革命功能。让它在我们今后的斗争中,发挥它应有的先锋的作用,为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建立新的不朽功勋!

文化战线的同志们,让我们好好地总结我们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振作起来,争取在今后,团结起来,打一个漂亮的翻身大胜仗吧!

2023年10月16日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4
0
0
1
3
0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