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预设剧本抹黑中国可休矣

作者:朗朗明月照清秋 来源:浙教先锋 2024-08-10 773

莫言,预设剧本抹黑中国可休矣

原编者按:朗老师是一位勤奋刻苦的作者,且眼界开阔,思想深刻,见解独特。此文类比手法运用娴熟,对莫言的创作本质揭露彻底,对其导致的危害概括到位,因而将对每位读者的认知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今年3月,陕西绥德一名网络主播“张美丽”,为吸引眼球、博取流量,竟然靠发布辱骂自己母亲的小视频而走红,粉丝暴涨到7.6万人。从此,“张美丽”以为自己找到了流量密码,在直播平台上多次随意辱骂他人,发布低俗视频,并将这种霸道风格延伸到了线下,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最终,陕西省绥德县检察院以涉嫌寻衅滋事罪依法对张美丽批准逮捕,相关账号也被封号,受到了法律制裁和道德谴责。

无独有偶,这几天,有关“餐厅怒怼‘抹黑’西湖醋鱼”的话题在网上热传。事件中,几个年轻人来到位于杭州柳浪闻莺旁边的某餐厅,点了一条西湖醋鱼。但鱼不是点来吃的,而是用来拍短剧的,剧本最后是说“西湖醋鱼真难吃”。事件曝光后,引起网友热议,绝大多数评论都在谴责这种预设剧本的抹黑行为。

我们都说,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靠网上辱骂母亲赚取流量,靠预设剧本做所谓的暴露其实是抹黑的视频,都为大家所不齿、所唾弃。这种带剧本的抹黑,既污染了社会风气,又制造了社会矛盾和戾气。其社会危害显而易见,所以,有关部门已出手处理。

既然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那文化艺术领域是不是法外之地呢?小说是不是法外之地呢?同样的,当然也不可能是。

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以莫言为代表的一些人,利用文艺作品,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他们利用小说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以丑为美,过度渲染社会阴暗面,美其名曰“这是文学的本质”;他们搜奇猎艳、一味媚俗、低级趣味,把动物性当人性写,津津乐道于肉欲、性欲,热衷于写丰乳肥臀和社会陋习,把整个中国社会描述成一个肮脏、丑陋、荒诞无比的废都、猪圈,把小说写成了诲淫诲盗的黄色作品,成了某些人感官刺激的“摇头丸”;他们利用社会热点事件,不惜臆想猜测、道听途说、胡编乱写、牵强附会、诟谇谣诼,自称写的是“日记”、现实,其实制造了一堆文化“谎言”;他们热衷于所谓的“揭露和批判”,以“世界公民”“普世价值卫士”自居,打着“不为权贵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的幌子,写着反党反政府、反现行体制、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中华传统文化、反爱国主义、反“四个自信”的各种文章。凡此种种都警示我们,文艺领域不少人已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已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了偏差,已在文化、舆论战中丧失了立场、站位,已在民族大义、国家利益的面前,成为了“对内捅刀子、对外递刀子”的内鬼、家贼、文化汉奸。

比如,莫言曾说过:“那个时代的一切都是假的,只有穷和饿是真的。”这就是莫言小说的“剧本黑”预设。

大家都知道,虽然我们过去的年代确实艰苦,但是把所有东西都说成是假的,看不到国家的巨变、社会的进步、民族的独立和自强,只强调穷和饿,用一叶障目的眼光去全盘否定过去,带着绝对的偏激和武断去描写历史,你们说,这样带着“剧本黑”预设的文学作品会是什么有价值、有营养的东西吗?

那些带着“剧本黑”的文学作品(小说),都有以下几个特点:

迷惑性。与直接的恶意抹黑行径相比,带着“剧本黑”的文学作品迷惑性、隐蔽性更强,它不是突如其来地直接开骂、莫名其妙就泼脏水,把“不怀好意”放在明面上,而是巧妙地预设剧本,把“黑点”隐藏在看似寻常的故事情节、现实背景、演员演绎之中,经过层层包装和多重铺垫,当“黑点”出现时,读者很容易放松警惕,分不清是真的还是编的、是事实还是虚构。

煽动性。那些“为黑而黑”的小说,不求逻辑严密,只求情节夸张;不顾事实真相,只求情绪上头;叙事不求合理,只求魔幻离奇;表达不求精准,但求偏激极端。莫言之流为了写作出名、出位、博眼球、引起哄动,往往剑走偏锋,反其道而行,走歪门邪道,故意诟谇谣诼,夸大其词,迎合某些不满情绪、反对声音,以便哗众取宠。于是,不知不觉中,读者被作者所写的故事所带入、所感染,加深了对历史事件的误解,混淆了敌我的矛盾、因果,挑起了读者对现实社会的仇视、对立,于无声中,情绪被煽动,隔阂被扩大,误解被加深,历史被歪曲。

隐蔽性。相比较于现实中的造谣生事,利用小说编故事、讲假话,信口开河地抹黑、丑化、造谣、诋毁、影射历史和现实,就更具有隐蔽性。尤其当莫言他们发现了西方的“魔幻现实主义”写法后,更是如获至宝,用他的话说“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原来还可以这样不负责任、不顾事实、不按逻辑地天马行空般地胡写,这为他们随心所欲的结构历史、随心所欲的编造历史、随心所欲的歪曲历史提供了“方便之门”。以前,老一辈写历史小说、现实小说,都需要辛辛苦苦地实地踏勘、采访当事人、翻看历史资料和地方志书,案头工作要做得很扎实。现在好了,只要凭想象、凭胆子大,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把坏人当好人写,就当好人写,想把好人当坏人写坏,就当坏人写。你说他写得不符合现实,他说我是魔幻手法;你说他是魔幻不可信,他又说我反映的是现实;你说他歪曲历史,不符合实际,他说我写的是小说,小说本来就是虚构的;你说他瞎编乱造,诟谇谣诼,他又说我写的就是历史事件,反映的就是社会现实。总之,带着“剧本黑”的莫言他们深谙此道,他们真真假假来回切换,其作品带有很大的隐蔽性、欺骗性、迷惑性、煽动性,非愚则诬。

因此,教员教导我们:“有些政治上根本反动的东西,也可能有某种艺术性。内容愈反动的作品而又愈带艺术性,就愈能毒害人民,就愈应该排斥。”

文学作品因其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寓情寓理于故事、人物中,能够触动心灵、引发思考、改变观念,因此,具有很大的传播面,肩负着唤醒民众、启迪民智、陶冶民情、引导民心、教化民风的责任。

但那些带着“剧本黑”的文学作品,在这一些方面起的却是反作用,产生的危害不容小觑。

首先是对党和政府、国家、民族的伤害。借着暴露社会阴暗面、暴露人性阴暗面的幌子,利用小说反党反社会主义反现行体制,模糊民族立场和民族情感,替侵略者唱赞歌,反过来怨恨、仇视抗日队伍和革命群众,抹黑人民军队和人民政权,丑化、贬低中国劳苦大众和为劳苦大众谋幸福的政党。这就是莫言他们包藏祸心、居心叵测的地方。所谓的“魔幻现实主义”“写人性”“揭露社会阴暗面”,统统成了他用来抹黑、编造、夸大、丑化、毁谤党和政府、现行体制、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幌子和手段。在他们的作品,你根本见不到“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可以明确的说,他们这些人,对我们的道路是不认同的,对我们的理论是不认同的,对我们的制度是不认同的,对我们的文化也是不认同的。

莫言他们的小说,对外,他让中国人丢尽脸面、出尽洋相,让西方人加深、固化了对中国人的偏见、鄙视和敌意;对内,他让中国人思想混乱、三观尽毁、信仰动摇、互相仇视、感情撕裂,对党和政府、对制度体制产生怀疑和怨恨,消解了民族凝聚力和斗志、锐气。因此,他们的小说是反动的、负面的、没有正向引领作用的,是无助于国家进步和发展的,也是无益于中国人民自信、自豪和自强的。

我们必须清楚,文学不是法外之地,文学表现手法无论怎样创新,但绝不能成为任意丑化抹黑诋毁党和政府,出卖祖国,嘲讽鄙视人民群众的一种理由和幌子。

其次是对大众认知的误导。一个正面人物、一个地域、一段历史,对大众来讲,承载着价值标准的判断与认知。而“剧本黑”小说最擅长的莫过于混淆是非对错、扰乱公序良俗、颠覆三观认知,用小说故事“包装”后的抹黑,让部分读者的正确认知被扭曲、理智判断被带偏、错误认知被加深、偏激情绪被煽动,甚至让他们感觉生活中、社会上,丑恶大于美好、假象多于真实,从而逐级麻痹中毒,对生活、对社会失去了信心,对周边人充满了戾气和怨恨。莫言他们的小说,已经让很多人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产生了怀疑,对中国人人性中的美好和善良不再相信,对党和政府不再信任,对人民英雄、人民军队不再崇敬,对中国人历史上遭受的苦难和艰辛产生了偏激、歪曲的理解,对侵略者、土匪、旧军队反而有了好感和认同。他们的小说不知不觉中让许多人(既有外国人也有中国人),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产生了深深的鄙视、轻视和敌视。

再者是对文化、舆论环境的破坏。文学创作人人可为,可以百花齐放,但也必须坚守“二为”方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很快。同时,我国社会正处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些人价值观缺失,观念没有善恶,行为没有底线,什么违反党纪国法的事情都敢干,什么缺德的勾当都敢做,没有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家庭观念,不讲对错,不问是非,不知美丑,不辨香臭,浑浑噩噩,穷奢极欲”。以莫言为代表的那些“剧本黑”作家,常常毫无根据、毫无顾忌地歪曲历史、抹黑人民,诋毁国家。他们留下一推垃圾作品,却引发了众多网民争执、互怼、谩骂、撕裂,助推了“瞎写也有理、说错也没事”的不良风气滋生,更让网络空间充满争吵、争议、争端、内耗、内斗、内掐。

正因为有《丰乳肥臀》名利双收在前,故有《杜鹃花落》东施效颦在后;正因为有恶搞丑化母亲形象的文学大师榜样在前,故有靠辱骂母亲而走红的网络主播效仿在后。可见,莫言的作品无形中带偏、带坏了多少人的思想和三观!如果不予以批判、整治、纠正,还会涌现更多带着剧本抹黑的效仿者。

我们常讲“撒谎都不打草稿”。如今面对莫言他们打着草稿、处心积虑精心编造的“剧本黑”,我们是时候该觉醒和反制了。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文艺领域同样也不是法外之地。利用文艺作品搞抹黑、污名、丑化、诋毁的,必须要予以坚决戳穿,对它大吼一声。保证社会风气的清朗,保证文艺的健康发展,是我们每一位热爱这个民族、热爱这个国家、热爱这个政党的中国人的责任。只要我们提高警觉、擦亮眼睛、理性正气、敢于斗争,戳破他们的虚假叙事,用事实澄清歪曲,用正能量压倒负能量,一定能让那些暗戳戳、阴笃笃靠着“剧本黑”来带节奏、非愚则诬的人失去存在的空间。

小说、网络虽然虚拟,但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却是真实的存在。

善意的、建设性的批评推动社会进步,但蓄意的抹黑和诋毁,只会搞乱舆论环境,破坏社会进步。

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教导我们:“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充分认识肩上的责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我们当代文艺更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健康向上、永远充满希望”。

2024年8月8日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4
1
0
20
2
1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