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田:请中国的精英主义者回答:幸福安定的人生到哪里去找?

作者:老田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3-05-02 278

请中国的精英主义者回答:幸福安定的人生到哪里去找?

作者:老田

我的一个朋友出生于1968年,在1985年参加高考,她说自己当时的心态是考不上大学也无所谓,不觉得做工人就没法过,不觉得非要考上大学不可,所以心态还是很放松的。当然这位朋友最终还是考上了大学,今天在一所大学里任教,正忙着装备材料评副教授,虽然她的工作很稳定,收入不菲,她还常常说自己感到压力很大,心里很不安逸。

她的侄女儿明年高考了,曾经对她说过自己恨不得要去自杀。今天的社会压力传递机制空前灵敏,中小学生都已经清楚地感受到了,大学生就更不用说了。正在我写这一篇文章的前两天,还有一个榆林大学的女大学生跳楼自杀了,留下遗言说“生活已没有意义”,其实大学生自杀的事情很多,不过见报的很少罢了,朋友说他们医学院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接连有一个学生和一个工人都跳楼自杀了。

对比一下朋友和她侄女儿的家庭经济状况也许是有价值的,在家庭的经济支持能力上,朋友的父母都是工人,她家里还有两个哥哥,父母微薄的工资还要负担老家的长辈,经济条件不算很好,而且那个时代的收入和生活状况,对比今天完全可以称为贫穷,但是她就是天天看着自己父母的工作和生活状况的,在没有任何信息错误的情况下,也没有觉得那是不可接受的未来,所以高考时思想负担很小。而她的侄女儿,父亲在经商,母亲的收入也不错,还是独生子女,家境远远要好于朋友当年的情况,据朋友说她侄女儿冬天一身衣服,里外加起来总是要超过一千块,比她的穿着还要奢侈,还总是要买名牌。

按照中国精英们的说法,只有发展是硬道理,精英们还把发展进一步界定为GDP和人均GDP指标,具体到农民身上就是人均粮食比过去多了多少,工人工资收入高了多少,问题在于这些经济上的宽裕,为什么不能促进人生的幸福感受呢?她侄女儿有什么要发愁的呢?这是中国的精英主义者所不愿意触及的重大问题。

本来在“非毛化时期”的“伤痕文学”之后,精英们又发展了“伤痕学术”,把人生的悲苦和灾难提着到处叫卖,这是中国知识精英的强项,中国今天的主流学术无不带着伤痕学术的烙印,精英们还以此为出发点去表述他们的社会制度诉求。从中国精英们的学术特色上讲,咱们的精英们照理说应该是世界上最具有同情心的人。但是中国精英主义者在最近的20年里,却把中国社会结构来了一个天翻地覆的改造,据知识精英们说是实现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双丰收,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步。在中国的精英们感到特别称心如意的同时,他们也成功地把多数人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状况改造的人们不愿意再接受了,中国的精英们把中国农业和工业变成了弱势产业,还把工人农民变成了弱势群体。看来少数人的称心如意,确实就是以多数人的吃苦受罪为代价的。为什么一具体到现实社会人们的感受和际遇,精英们就一齐闭上嘴了呢?还是他们统统瞎了眼?

不仅是高中生,就算是小学生也已经清楚地把握到:长大之后绝对不能当工人农民了,精英们排斥多数人的能耐都已经落在小学生们的眼里了,他们也已经知道要如何去适应精英们造就的“新的社会”了。这不,精英们的排斥能力还在继续增加,已经把排斥的阵线继续上移到大学生群落了,对于绝大多数的新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也已经很难得到一份安稳的工作,在城市得到一份足以维持生命再生产的薪水了,对未来的预期和前景的预测都急剧地下滑,人生没有什么意思没有什么盼头的想法,也已经深深地植入了大学生们的头脑了。

精英们还在吹嘘说中国的GDP经过若干年的上涨之后,将要“超日赶美”了,我不想对此提出什么异议。问题在于:对于多数人而言,他们的幸福和人生寄托又在那里呢?在GDP达到什么数量级上才能体现?请精英们行行好,千万要给一个确定的答案,我这个人虽然对伤痕学术极端反感,同情心因此比精英们低了一个档次,反而是我最听不得又有年轻的大学生自杀什么的。或者你们干脆告诉青年人,你们准备在民主自由人权发展等等好听的名义下,把中国的排斥机制收紧到什么程度吧?你总要让自杀的大学生做个明白鬼吧。

个人网页:xuezhe/laotian

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老田
老田
独立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