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政”是兜圈子否定中国发展之路

作者:环球时报社评 来源:环球时报 2013-06-04 431

  “宪政”这个概念这两年被部分人频繁使用,在一些圈子里成为热词。在互联网上,这个词也有一定的出现率,人云亦云者不少。

  宪政的“宪”字指的是宪法,然而众所周知的是,宪法作为中国的根本大法,它的地位并不存在实际争议。宪法规定了中国的基本国体、政治制度以及人的基本权利,它们当年的成文总体上走在了中国现实的前面。中国的发展既是对宪法的坚守,也是对宪法的全面落实。新一代中国领导人集体学习宪法,执政者对宪法的忠诚非常明确。

  “宪政”概念突然走进舆论场,是中国主流政治发展之外的一个枝杈。它从一开始就不是理论问题,而是个政治主张。它从西方的话语体系出发,与中国政治理论的一些词汇强行对接,得出否定中国现行政治制度的结论。“宪政”实际上是绕了个弯,用新说法提出中国接受西方政治制度的老要求。

  围绕“宪政”做理论论辩没有实际意义,因为它的目标设定已很清楚,就是要改变中国的发展道路,这是这个国家断不可接受的。中国的理论争论应当在国家大的政治规划范围内进行,而不应是为推动国家内部的政治对立披上理论的外衣。

  其实,熟悉“宪政”争论的人都清楚,它最终是要削弱、否定中国既定的发展道路,至少这个概念的实际思想引导就是这样。而谁都知道,中国现行的宪法和他们的诉求南辕北辙,“宪政”主张在深层上是与中国现行宪法对立的。

  “宪政”说误导了部分知识分子,在互联网上也引来一些追随者,但它毫无实践基础,越来越沦为空洞的政治口号。在现实中,它还成为少数投机者制造个人影响力的噱头,或者成为有些人发泄对社会不满的说辞。它对中国社会的真实影响不大。

  中国在坚定地走向依法治国,这个“法”里面,当然首先是宪法。中国的民主也在与时俱进,民主与法治密不可分,这在中国正成为广泛的共识。中国需要能够符合并满足这个国家政治及社会实践需要的制度安排,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实践性的,它必须对中国人民的利益、而不是对某个概念负责。

  中国发展的政治宽度相当大,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建设轰轰烈烈,与政治发展相协调。“宪政”这种从西方传入的词汇之所以孤独,就是因为它拒绝同中国现实协调互动,而是要打断中国的进程,扭转国家的政治方向。说到底这是一种幻想,还是不要做这样的“脑筋急转弯”吧。

  在中国热衷政治的人一定要清楚一个事实:中国的国家道路已经选定,中国早已迈过十字路口,行走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上。这是中国人民历经苦难好不容易选出来的,中国宪法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对这条国家道路的保卫。想引中国走另一条路,整个西方世界加起来也没有这个力量,国内少数有不同意见的人更不行。

  维护、细化中国的发展道路不如尖刻否定它吸引眼球,但这恰是中国复兴路上最需要的坚定与执着。“宪政”这个概念同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相比轻飘飘的,正因如此,它在中国落不了地,更生不了根。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