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几个问题

作者:肖贵清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2013-07-06 6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在实践上和理论上创新成果的总称,是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题,其内涵十分丰富。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⑴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框架,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党的十八大对于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科学理解作为实践层面的道路、理论层面的体系、社会层面的制度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提供了基本思路。本文试就进一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研究略述己见。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及内涵的概括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凝结了党和人民90多年探索的智慧和心血,党的十八大报告把中国特色社会道路的探索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90多年的历程中进行考察,分析和评价了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1956年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初探索者,这一时期的探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源头。1956年,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针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和教训,系统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思路。在1957年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又有进一步的展开。其宗旨就是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⑵2011年胡锦涛在纪念建党9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尽管后来这一探索进入误区,但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以创造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⑶在十八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指出:“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⑷这一评价实事求是地概括了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历史性贡献。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一个承前启后、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不能割断历史,新的历史时期的探索是在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探索基础上的发展。

 

  党在改革开放30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既不封闭僵化,也不改旗易帜。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的概括和提炼

 

  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献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的概括先后有这样几次。一是胡锦涛2003年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我们要坚持的道路,就是邓小平同志开辟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并发展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这条道路,就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各方面的体制制度和方针政策,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持这条道路,就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友好相处,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⑸这是关于道路内涵的最初表述。二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⑹这是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概括其内涵。后来胡锦涛又在2011年的七一讲话中做出同样的概括。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又增加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内容。其中,增加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容,体现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经历了邓小平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党的十三大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发展目标,到党的十七大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再到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发展目标,具体来讲就是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几代领导集体的一贯主张。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也是现阶段影响我国社会发展和需要切实解决好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的概括,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更加丰富。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的概括,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但是,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对道路的内涵进行提炼和概括,就像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把中国革命的道路概括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也就是以农村为中心,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同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的概括也应该言简意赅,现在概括的内容比较宽泛,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概括大体一致,难于分辨二者的区别,不易把握道路内涵的实质,也不利于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当然,无论怎样概括,其核心内容应该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基础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决了中国的发展问题,引领了当代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中国特色,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理论指导和强大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势,这一制度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构想,也吸收和借鉴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历史经验,又适合中国国情,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为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障。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

 

  (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自从党的十七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以后,关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问题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在这里,我们先看一下党的文献中的有关表述。一是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⑺二是胡锦涛在2011年七一讲话中的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系统回答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并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以创造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⑻三是党的十八大报告的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⑼

 

  这几次概括和表述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尤其是2011年七一讲话,论述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突出强调毛泽东思想“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以创造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在对毛泽东思想的论述上有新意。二是论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提出:“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⑽党的十八大报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90多年的历史上来考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这一艰辛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挫折,但是这一时期的探索为新的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应当说,党的文献中的这几次表述从不同角度说明了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党的十七大以来,学界在这一问题上讨论的主要话题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否包括毛泽东思想的有关内容。对此,我们应该科学地加以理解和认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不同历史阶段形成的两大理论成果,二者形成的时代背景不同,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和完成的主要任务也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却不能包括也包括不了毛泽东思想的全部内容。但是,两大理论成果具有共同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基础、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保障人民利益的价值标准。因此,无论是纵向的继承和发展,还是横向的理论逻辑的展开都体现了两大理论成果一脉相承的关系。此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成果,主要是指那些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而且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仍然发挥指导作用的思想内容。这几个方面像一有机链条,把两大理论成果衔接起来,共同构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内容。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联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内容,三者形成于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背景下,都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虽然这一国情有阶段性的变化,但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主要矛盾没有变,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仍然是其主要任务。三者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共同的理论精髓——实事求是,共同的价值标准——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三者共同构成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者不仅从纵向体现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而且从横向的每一理论逻辑的展开方面都体现了一脉相承性。任何真理的发展都是永无止境的,我们也不可能穷尽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随着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这一理论体系还会不断充实新的思想内容,得到新的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的概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总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理论的真理性和科学性。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从整体性的视角,概括其基本原理,其意义在于使广大人民群众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质和精髓,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真正落到实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概括应当坚持这样几个原则:一是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功能,体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是对改革开放30多年这一时空领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三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四是对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抽象和概括,既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具有中国特色,是一种经过科学提炼和高度抽象的理论形态。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的概括,基本原理的提炼和抽象,既是目前学界应当着手进行的一件非常有意义的研究工作,也有利于构建具有中国风格和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话语体系。它一方面有利于与国际社会的对话交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们准确地去讲好“中国故事”,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影响力。

 

  三、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及内在逻辑

 

  2011年7月1日,胡锦涛在纪念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概念,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对其内涵进行了阐述。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概念提出不久,学界对其研究相对滞后于道路和理论体系的研究,因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尤其需要加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决定了我国社会的性质和发展目标。具体制度是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实现形式。各层次制度之间在目标上是一致的,同时又以灵活的适应性保持着制度体系与社会实践的互动,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整体上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又充分适应实践的要求。

 

  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过程中,要注重制度体系的层次建设,形成基本制度规范、体制实现合理、机制运行层次分明的制度运行层级。制度体系层次体现在三个层面:根本制度与基本制度的规范性、确定性,确保社会主义属性,勿容置疑;各项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表现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体制,需要实事求是,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根据国情、世情的变化有针对性地以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为前提革故鼎新;具体到各项体制的实际运行,构成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运行机制,这一层次的制度表现具有活力和可操作性,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改革和调整。总之,制度建设既要注重体制、机制间的协调,坚持社会主义本质,又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有重点、有层次,分清轻重缓急。注意各项制度、体制的先后顺序。积极稳妥开展政治体制改革,释放制度活力,进一步推进经济发展,关注民生,实现公平正义,使改革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为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做了必要准备。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定了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同时规定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原则。1956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确立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经济制度的框架,以及后来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和发展的起点。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和发展的第一阶段。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不断推进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其主要成果是:政治上恢复和发展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走向制度化,进行了以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政治体制改革,废除了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得到快速发展;经济上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方面进行改革探索;《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配套法规的制定取得新进展,以1982年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

 

  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六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和发展的第二阶段。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科学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时代特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其主要成果是:在政治上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各项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管理体制。在这一阶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八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和发展的第三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于新世纪的新特点和新情况,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其主要成果是: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列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提出了有利于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五位一体的体制创新思路,对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管理创新等具体制度运行做了部署。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在实践中日趋完善。

 

  (三)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研究

 

  一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制度建设理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概念提出以来,对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的研究应当加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制度、社会发展等问题的理论研究成果的缺失,还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和发展提供雄厚的理论支撑,这一理论的研究十分迫切。

 

  二是要加强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制度建设理论的研究。特别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理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实践需要深入研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特别需要分析和研究20世纪5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关联问题。

 

  三是加强对其他国家制度的研究。胡锦涛在2011年七一讲话中,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在改革开放30多年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在制度建设方面,要利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特别是制度建设成果,在与其它制度的比较中阐明中国特色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所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提供参考借鉴。但要注意各层次制度的本质不同,不能盲目照搬。

 

  (四)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

 

  在政治制度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由宪法确定的,其根本性质决定于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的设计无不源自于这一根本理念。“人民代表大会”制和“议行合一”的政府体制,体现着社会主义性质,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与“三权分立”的体制有着本质的不同;“单一制”的地方治理体制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政治现实和历史的制度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能够实现我国政治认同,也是最具绩效的制度设计,我国不能搞西方两党制或多党制。要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尤其是党内民主制度建设,以党的制度建设推动社会制度建设。在经济制度方面,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有效进行宏观调控,促进共同富裕,体现社会主义本质;非公有制经济为经济发展营造蓬勃生机,激活市场竞争机制,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使居民收入分配更加合理,并使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得到较快增长,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文化制度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既要正视文化多样化的需求,更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发展方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和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社会制度方面,坚持公平正义,倡导和谐互助的社会理念。正视社会差异,扶助弱势群体,主张机会均等,实现公平,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社会管理创新要探索出符合社会主义原则以及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制度。要强化制度保障,激发社会活力,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五)提升制度建设自觉,树立制度权威,培育良好的制度运行环境

 

  提升制度建设自觉,是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提升制度建设自觉,就是要进一步认识到制度建设的重要性。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一个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提升制度建设自觉,需要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只有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否则,制度就会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桎梏。提升制度建设自觉,还要注意把握制度建设的规律性。

 

  树立制度权威,是制度能够顺利运行的基本前提。树立制度权威,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决不能将权力凌驾于制度之上。只有树立制度权威,人们才能自觉遵守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制度也才能发挥作用。树立制度权威,就是在深化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制度。

 

  培育良好的制度运行环境,是制度顺利运行的必要条件。制度运行环境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制度实施的效果,也影响着人们对制度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培育良好的制度环境,主要是通过制度宣传、教育,从领导干部到普通群众,都能充分认识到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在全社会形成自觉遵守制度、自觉维护制度的良好氛围。

 

 

 

  【注释】

 

  ⑴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2页。

 

  ⑵吴冷西:《忆毛主席》,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⑶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讲话》,载《人民日报》2011年7月2日。

 

  ⑷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0页。

 

  ⑸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647页。

 

  ⑹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⑺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⑻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讲话》,载《人民日报》2011年7月2日。

 

  ⑼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2页。

 

  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⑾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讲话》,载《人民日报》2011年7月2日。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