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莹颖案:美国陪审团制度的种族歧视阴影

作者:陶 谢 来源:察网 2019-08-10 696

章莹颖案:美国陪审团制度的种族歧视阴影

  

章莹颖案:美国陪审团制度的种族歧视阴影

7月18日,虐杀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的凶手克里斯滕森被判终身监禁。听到免死判决,克里斯滕森“看着他的家人,低头微笑,并和他的律师拥抱。”这个魔鬼不仅从未道歉,没有丝毫悔意,而且在这场历时700多天的诉讼中,最后俨然一副胜利者的姿态。所谓的“程序正义”就应该是这样的结果吗?

章莹颖男友说,这是在鼓励犯罪,无法接受这一判决结果;外交部发言人表示:

【“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是最严重的犯罪。我们始终主张通过法律方式让正义得到伸张,让罪犯得到惩罚,让悲剧不再重演。”】

也有网友描述美国重案犯监狱如何可怕,化解对这个恶魔的心头之恨。然而,这都无改于判决结果。

美国实行的是州和联邦两套司法系统,案发地伊利诺斯州虽已废除死刑,但克里斯滕森犯下的是绑架强奸杀人重罪,按联邦法律,最高仍可判死刑。这需要12名陪审员都同意,只要有一人反对就不能判死刑。法官沙迪德在宣判中说:

【“一些陪审员认为被告应当被判于死刑,但是有至少一名陪审员对此不同意。”】

他告诉被告:

【“陪审团向你显示的怜悯是他们人性的证明,而不是因为你的原因。”】

陪审团制度是英美法系的一种制度安排,意在用普通人的视角平衡司法刚性,从实践看,有它合理的地方。陪审团成员是由法院挑选的,不需要受过专业的法律训练,只要年满18岁没有犯罪前科能说英语的本地居民即可。他们根据控辩双方提供的证据陈述,对案件做出判决,这里面就难免夹杂着个人不同的人生经验、情感好恶、是非标准,使一些案件的判决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章莹颖案12名陪审员至少11人是白人(另一人有白人血统),他们要对一个白人罪犯是否死刑作出判决,这个罪犯杀害了一名亚洲人中国人。资料显示,伊利诺伊州白人占比70%,而此案陪审员白人占比高达92%,这样的人员构成比是否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平公正原则?其所标榜的“程序正义”又在哪里?

一个问题是,如果章莹颖是白人或是美国人,陪审团会不会这么判?会不会这么多人性?

美国作家戴维.伽特森写过一本畅销书《雪落香杉树》,讲的是移民、爱情、战争、历史,贯穿全书的是连续几天的庭审过程。

西雅图圣佩佐岛上的渔民卡尔.海因在捕鱼中坠海身亡,警方怀疑这是一起谋杀案,日裔渔民宫本天道作为嫌疑人被逮捕公诉。

对日本移民的不信任氛围,在案件调查时就出现了。“混蛋都长得差不多,从来都分不清他们谁是谁。”、“小日本”......因为讨厌日本人,再加上两家以前在土地买卖中有过纠纷,卡尔的母亲一口咬定宫本天道就是谋杀他儿子的凶手,给法庭提供了很多想当然的不利于天道的证词;正像辩护人内尔斯总结陈词说的:

【“他没有犯错,本案全因偏见而起”。】

这一点宫本天道及其家人是心知肚明的,所以没有第一时间主动向治安官报告捕鱼时两人相遇谈话的事情,他害怕这件事一丝一毫刮涉到自己,他知道自己生活的小岛上充满了不相信“日本佬”的强烈情绪。二战太平洋战争爆发,这些本分勤劳的日本移民都宣誓效忠美国政府,很多青年包括天道都报名参了军,但是不信任的气氛还在蔓延,移民被辱骂,家被搜查,房子玻璃被砸坏,美国政府更是毫不客气地把他们全体送到了荒漠中的曼扎纳集中营。宫本天道知道等待他的是什么,所以他不屑去辩护,他知道辩护也没用,因为他是日本人,他的国家跟美国曾经是敌对国。虽然他的律师告诉他要给陪审员留下好印象,他的妻子也告诉他,法庭上不要坐那么笔挺,像东条英机的士兵,那些陪审员会害怕你的……

2名菜农,1名退休捕蟹工,1名簿记员,1名木匠,1名造船工,1名杂货店主,1名帆船水手,1名退休女招待,1名钻木厂书记,2名渔民妻子,1名美发师。12名陪审员将对宫本天道一级谋杀罪是否成立作出裁决。

庭审最后一天,法官菲尔丁告诫陪审员,哪怕有一丝一毫疑点或者不确定,你们都不应该判被告有罪。12名陪审员只有一人认为这个案件还“存在合理的疑点”,其他人都坚持被告有罪,一个名叫罗杰.波特的陪审员更是直言不讳地说:

【“我觉得他看上去就是一副贼相。”】

如果不是记者伊斯梅尔在最后时刻,向法庭出示了卡尔意外死亡的关键证据——海岸观测记录,冤案几乎无法避免了,这显然很大程度上是一起因偏见、种族歧视酿成的冤案。

《雪落香杉树》虽然是一部小说,反映的却是美国社会的现实。小说以正义得到伸张结尾,但是人们依然可以看到偏见和种族歧视在貌似公平公正的法律上的投影。章莹颖案中陪审员所呈现的人性,到底是普遍的人性,还是有选择的人性,有没有偏见和歧视,都要打一个问号。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2
0
0
0
3
1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