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做强高校党建

作者:佚名 来源:光明日报 2018-06-15 790

  【高校党建】

  1931年,中国医科大学前身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在江西瑞金诞生。1934年学校跟随中国工农红军踏上两万五千里长征,在硝烟战火中赓续文化命脉传播医学火种,成为全国唯一一所在长征中坚持办学并且走完全程的院校,也是中国最早进行西医学学院式教育的医学高校之一。中国医科大学有“红色医生的摇篮”之誉,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创了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卫生事业的先河,铸就了伟大的红医精神,其内涵包括“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埋头苦干”。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基因的传承,他指出:“我们要发扬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努力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先辈的业绩。”红医精神与红船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医科大学的发展历程正是红船精神和红医精神的集中体现。红船精神、红医精神等红色基因凝结着忠诚、追求、忘我的革命精神,传承和弘扬这些红色精神,对做好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将红色文化融入理论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政治理论学习是增强党员宗旨意识、角色意识、身份意识、形象意识和行为意识,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是关系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任务。加强、改进和创新理论学习,使之有效化、常态化、机制化,是当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任务。

  要丰富教育形式,深化党员角色意识、使命意识、宗旨意识和执政意识教育。中国医科大学采取党课教育、特邀讲解员讲述红色故事,举办红色文化、红色基因传承与践行专题报告会等方式,创新运用现场交流、课题调研等载体,强化师生党员的理论学习。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利用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突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趣味性和感染力。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党性教育提供了多样化的载体。在开展党性教育培训中,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不断拓宽党性教育渠道,丰富党性教育活动载体,增强党性教育的实效性。开展丰富多彩的党性教育实践,切实强化情感体验,最终达到“笃行之”的信仰境界,实现党性教育的目的。

  要创新工作方式,让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思想、网络文化、网络平台和工作队伍建设,形成矩阵力量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切实发挥网络育人功能,使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文化自信得到更多彰显。利用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宣传党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校园网络电视台推出每周一课专题学习。通过网络开展红船教育的宣传活动,发挥网络思想引领作用,开辟融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于一体的网络课堂。加强正面思想舆论的宣传引导,保证校园网络安全,使红色文化所传承的文化和精神渗透到每一个师生的心中。

  讲好新时代的红色故事

  高校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高校党建工作是保证高校培养人才、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抓手。在高校党建工作中,注重传承与激活红色基因,就是要把党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与高校正在进行的立德树人的办学实践、教育教学改革和事业发展相结合,让党的宝贵历史经验和精神财富彰显出新的时代价值,焕发出新的活力,进而为高校事业发展助力。

  要以富有时代感的方式讲好新时代的“红色故事”。中国医科大学充分用好红色资源,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争当党建排头兵。

  学校党委着重围绕“学习身边的榜样,找寻前行的力量”组织学习活动,开展“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师生心中牢牢扎根”主题活动。围绕激发广大师生爱国、爱党、爱校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好医大故事,开展“红医颂”主题征文活动。以弘扬红船精神为主题,在全校启动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组建了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重走长征路”宣讲团,同时,中国医科大学延安旧址陈列馆被列为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校史馆被评为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积极开展“红医青年讲述梦想”系列活动,弘扬校园红医文化。启动了对陕西延安、新疆塔城、西藏那曲等地医院的医疗帮扶活动,积极推动志愿文化的建设,成立高原医学研究中心,开展下乡义诊、健康宣教、扶贫助困等活动,增强了学生传承红船精神和红医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未来学校将继续结合校史,探索具有中国医科大学特色的红色基因传承新路。

  (作者:朱京海 郭秀芝,均为中国医科大学东方人文医学研究所、辽宁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教授)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