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铸就国之重器

作者:佚名 来源:经济日报 2018-08-13 637

结束了一天工作的李军从厂房走出来,取出保密柜里的手机,这才看见有多个未接来电。其中一个电话是妻子打来的,想告诉他孩子已经被心仪大学录取的好消息,可是由于工作繁忙,他错过了这个电话。

李军是中国航天科工三院159厂特级技师,从事飞航导弹的总体装配工作。在他的记忆中,很多有关家人的重要时刻他都缺席,但是有关每一型飞航导弹的研发突破,他却从未错过。他称自己是大国重器上的一颗普通“螺丝钉”。冲锋在导弹研制第一线的李军,用“十年磨一剑”的实战经验攻破了许多技术难关,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取得过数百项飞航导弹的工艺优化成果。

一定要掌握核心技术

飞航导弹的发展,走过了50余载辉煌历程,李军从事飞航导弹的总体装配工作也已经30年,见证了飞航导弹产品的数代更迭。作为一名航天人,1999年是李军难以忘记的一年。当新闻报道美军三枚精确制导炸弹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时,电视机前的李军愤慨不已。

“落后就要挨打!一定要掌握核心技术!”从那天起,李军决心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国之重器攻克核心技术成为这位共产党员无悔的选择。

“他的脑子里仿佛有各个产品的3D仿真效果图,你随便说一处结构,他都了如指掌。”这是同事们对李军的描述。当一张张铺满办公室地板的设计图纸摆在他面前时,李军总能迅速判断各个零件大致装配位置,估算出零部件装配空间是否合理。“这个缝隙太小了,不能达到装配要求。”李军用手比划着图纸,接着在本子上演算出几个数据,“这两个成件装配时需要转换角度,这样可以让出一部分空间”。李军在装配设计上,总能找到最合理的空间利用方式。

在一型导弹研制过程中,李军看过设计图后,脑子里的“识图器”便迅速开启,他将二维图纸在脑海中演绎出凹凸不平且不规则的舱体结构,跟随着电缆从复杂的结构中穿行。“这里需要增加一个电缆转接,这样才能保证部件对接间隙符合要求。”他果断地对身边的技术人员说。经研究,这型导弹的定型采纳了他的建议。

从未间断的专业学习,以及日复一日积累总结经验,让李军成为行业内响当当的“技术牛人”。大家都说他不是学者,却将浩瀚的图纸印入大脑,将自己的精湛技艺融入各型导弹结构设计之中。“九三阅兵”时,长安街上三军列阵、铁甲生辉,在这举世瞩目的时刻,李军再也掩饰不住自己的激动心情,和同事们相拥而泣。“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现在的飞航辉煌,更没有我的今天。”李军感慨地说。

对待产品如同对待孩子

航天产品的研制,没有一帆风顺的,每一型产品定型都需要数代人孜孜不倦的摸索和付出。李军把产品视为一个个有生命的孩子,为保证每个孩子的身体“健康”,他不放过任何一个质量环节。有一次,李军发现产品试验数据接近标准范围上限,多年来养成的精益求精习惯让他决定再做一次试验。六七个小时过去了,结果依旧处于上限边缘,经验丰富的李军坚信,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李军带着徒弟仔细勘察,直到深夜他们才发现,在管接头的密封面上有轻微划痕,影响了整体密封性。替换好零件后天空已经微亮,疲惫的师徒这才放心离去。

还有一次,设计要求在狭窄的舱段里安装几乎同等大小的发动机,许多人都觉得不可能,可李军偏说要试一试。接下这项任务后,李军经常凝视着发动机和舱段,时不时用手抚过它们,就像抚摸自己的孩子一般。指尖在零件上滑过,李军的脑海里已能准确模拟出内部结构、电缆走向以及发动机的形位。经过一个月时间的探讨、模拟和试验,在不改变设计图纸的前提下,他终于找到了最适合安装的方法。第一次正式总装的场景,许多人还记得,他一手扶住舱体一手扶住发动机,指挥各个部件之间升降调节,根据他的“手感”和对空间的敏锐把握,发动机在毫米间隙中游走,3个小时过后,他终于找到位置实现了精准对接。“这样的活儿,只有李军才敢接!”大家得知组装成功后十分佩服,李军却轻描淡写地说:“我是老师傅了,又是共产党员,本来就该往前冲。”

航天事业需要匠心传承

李军的师傅是当时全国70名能工巧匠之一,也是李军的入党介绍人。李军一直按照师傅的教导对待工作,思考、创新、改进,同时也用这种思想教育徒弟。如今,他的徒弟们都独自挑梁承担各型导弹总装工作,技艺和工匠精神在一代代飞航人中传承下来。

在李军工作的智能总装厂房里,有一套智能总装生产线格外醒目。一排排整齐排列的卡环卡着导弹沿着轨道平行移动,再由专车运送至下一条生产线,在这条生产线上,可以实现导弹舱体的自动对接。在产品舱段对接时,李军发现零件对接复杂,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如何才能高效完成舱段对接?李军想到了这条智能总装生产线。经过大胆创新多次试验,李军团队终于让操作经验和“智能总装”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并没有人觉得以前的方式不行,可是李军师傅总是在寻求最优方案。”班组成员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李军的一言一行,如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带动了团队的创新奋进。2014年,中国国防邮电工会授予他带领的班组“李军班组”荣誉称号;2016年,这个团队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30年总装工作中,李军经历过许多次现在想起来仍激动不已的事情。最有代表性的是,他在靶试现场看到自己亲手制造的产品击中靶心时,他总是禁不住热泪盈眶。“那是我装配出来的,成功了比什么都开心!”飞航导弹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李军明白他从事的是一份守卫和平的事业,国之“匠心”方能铸就国之重器。正是这份专注和坚守,诠释了一个航天匠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
0
0
0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