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12字为中国公卫体系改革定向布局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0-05-27 1104

  (两会观察)习近平12字为中国公卫体系改革定向布局

  中新社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 张子扬)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4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时,对未来如何“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提出“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的改革方向。

  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的学者认为,这既是针对疫情中所暴露的问题“补短板”,更是为防范未来风险做出顶层设计,为“后疫情时代”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面定型。

  ——12字标定改革方向

  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薛澜认为,“整体”“系统”“全面”的要求首先就是不能就事论事,而是要全面系统地分析公共卫生体系的长处和短板,从长远出发整体谋划,系统地全面改革,以求全面提升中国公共卫生体系的现代化水平。

  其实,疫情以来,针对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暴露出的短板和不足,习近平不止一次强调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加大改革力度,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常健认为,习近平所提“补、堵、强”,其指向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更不是将现有的公共卫生体系“推倒重来”,而是着眼全面深化改革,着力从体制机制层面理顺关系、强化责任,强调的是系统性。由改革推进改革,本是破题重要切口。

  “过去我们面对公共卫生风险时的传统应对之策,在此次疫情冲击下已显力不从心。12个字背后所蕴含的思考,可视为将公共卫生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和部门进行职能整合、优势互补、系统集成、协同合力;在面对不确定性的公共卫生风险时能释放1+1大于2的效果。”常健说。

  ——法治保障后端支撑

  如何“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亦体现在习近平所做出的具体部署: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升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法律法规;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在常健看来,无论是具体举措,还是习近平在讲话中列出的“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健全疾控机构与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等八项机制,都体现了其对防控疫情实践和制度创新的全面思考。这些机制的“创新”“健全”,一方面将疫情防控中创新的有效经验进行科学总结,使之固化;另一方面亦为尽快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以便今后更加高效地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将损失降到最低。

  有分析认为,习近平所筹谋编织的“公共卫生防护网”,不仅强调坚持预防为主,更要求发挥法治保障作用。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洪向华指出,弥补公共卫生体系短板,应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前端、中端、后端三个环节同时发力。前端重在预防,优化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能设置,在预防阶段中,疫情监测预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中端重在救治,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以“平战结合、分层分类、高效协作”为原则,构建分级分层分流的城市传染病救治网络。

  “后端重在支撑和保障。”洪向华说,在法治保障方面要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公共卫生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疫情防控执法机制,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公共卫生风险防控意识。

  ——两个“事关”凸显防范化解风险紧迫性

  外界注意到,习近平讲话中专门提出“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社会政治大局稳定”。

  两个“事关”,道出面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如何防范化解的紧迫性。

  薛澜认为,在“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执政逻辑下,习近平将“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提升至事关全局的高度,是向全社会发出警示: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防范化解公共卫生风险,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头等大事,这根弦要持续紧绷。

  学者指出,这次疫情可看成是中国进入现代风险社会的一个“成人礼”。虽然大家对金融风险概念已比较熟悉,但对于现代社会中风险的内在本质还缺乏全面认识。

  “这堂风险社会启蒙课以后,应该发挥政府、社会和市场的积极性。”薛澜说,既要提高全社会的认识程度,也应该在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建立风险评估制度,同时还应该发挥市场在化解风险方面的积极作用,从被动的应急管理转变到主动的风险治理,本是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的一种进步。

  从“未见”、到“遇见”,再到“预见”,面对人类社会可能同疫情长期共存的状态下,做好风险管理,在疫情面前凸显其重要性。常健说,“防范”强调的是对未知问题端口前移,“化解”,则检验的是工具箱里有多少解决问题的工具。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