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工队传奇》:抗日战争中的“群众路线”

作者:司马平邦 来源:作者博客 2013-07-25 1465

  抗日战争中的“群众路线”

  司马平邦

  抗战时期,共产党武装建立所谓武装工作队的大背景是华北抗战进入最为艰苦的阶段,由于共产党在华北领导的主要抗日正规武装八路军无论在人员数量还是武器装备上都很难与侵华日军的正规部队硬碰硬,加之国民党正规军队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势态日益明显,八路军在对日的阵地战中没有胜算,于是由八路军与民间游击力量二合一组成的“武装工作队”应运而生了。

  现在,许多影视剧中的共产党武工队人数多到百人以上,但据史料,其实历史上的武工队一般由三五十名优秀的军队干部、战士和地方干部组成,隶属于军分区,受中国共产党同级地方委员会领导,其组织精干,装备简便,行动灵活。

  根据当时八路军留下的史料,现在可以总结出武工队的主要工作任务有以下3种:

  宣传,渗透,锄奸。

  在赵浚凯导演的这部《武工队传奇》里,由王亮(谷智鑫饰)当头儿的八路军武工队与由大汉奸牛贵顺当头儿的日伪夜袭队,是一对你死我活的路窄冤家,奈何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又都来自于本土本乡,所以横在这两支武装中间有许多丝丝络络的关联,在这些关联上还站着一些身份摇摇摆摆的人物,比如杨玉英那个当伪军军官的哥哥,最后是被夜袭队和日本鬼子“逼”着反正的。

  在《武工队传奇》里,即使是侵华日军和帮着日军侵华的那些日本人,成份和关系也开始复杂起来,不但他们内部关系复杂,对外,与武工队人员的关系也相当复杂,比如武工队核心成员程义坤(鲍鲲饰)与日军特种兵的领导人严丸曾跟同一个日本师傅学习功夫――这或者是本剧插入的具有特别戏剧性的一阙,导演赵浚凯向来对这种充满斗智斗勇色彩的战争题材情有独衷,也很有自己表现戏剧冲突的一套,正如这个关于渗透、锄奸的抗战故事,一样因这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物关系法则,而充满了丰富的故事趣味,个中人物,哪怕只是一个并不太抢眼的日本鬼子,也会偶尔有那么几段塑造性的着墨。

  刚看到一个中国电视剧导演的价值榜,赵浚凯与赵宝刚、郑晓龙等著名电视剧导演进入前六,现在结合这部没有大明星、不像大制作的《武工队传奇》,或者可以找出赵导演创作上的一些决窍。

  比如,经常在抗战剧集中露脸、并渐成气候的斌子,此次在剧中饰演莽撞而又坚定的武工队员大虎,乍一看,有点儿像《永不磨灭的番号》里的吸铁石的翻版,但细品,大虎依然是特色十足,比如他说话方式的“不靠谱”,即经常在参与群体对话时,突然沿着一条离题太远的小胡同狂奔,尤其越是在情况危急的时候,他越是给这危急提供人人都想给他一鞋底子的相当不靠谱解决方案――但最后,他又总能自圆其说地回到原点上来。

  在剧中饰演男主角王亮的谷智鑫,早就因曾成功演出少年毛泽东坐实了端正形象,这次出演有点儿“单纯军事主义”的武工队长,需要表现的却是他的偏激和愤青,一开始就是看不起女人的大男子主义派头,浑身的江湖义气、匪气,兼带着革命浪漫主义――预告一下,在最后几集里还有他跟女主角方佳(赵子惠饰)在狱中接吻的狂野镜头,可以说他把这些年“我党”抗战地方武装领袖的时兴劲和浪漫劲演到极致,想必会引起一番不息的争议。

  《武工队传奇》,出于纯粹的商业、主旋律剧集的属性要求,赵浚凯没有在制造作品风格的特殊性上花太多的心思,相反,他更愿意在一些边缘人物和细小环节上下更大功夫,比如武工队另一个核心人物付杰,拥有标志性的毛躁外形和习惯性的小动作,与大虎一左一右同为王亮身边的哼哈二将,这明显是传统叙事的创作风格,虽然论本事付杰也就马马虎虎,但他对主人公王亮的个性塑造起到了不可替代的补充作用。

  那个时候的武工队,所以能够承担渗透和锄奸这样的重任,看了《武工队传奇》,你就会明白,那时代,在中国最基层的单位,比如村与乡镇里,抗日和亲日之间,虽然立场完全对立,但组成这完全对立的团队的人员却可能同出一室,同出一村,同出一群,单纯的以正规军事单元与日军对抗的办法,根本解决不了战场之外已经被日本人层层渗透过的中国基层社会,共产党当年的成功法则之一,正是今天突然又被祭起的“群众路线”,在最基层和最底层的社会里寻找正面战场都找不到的破敌办法,最终通过这种在最基层和最底层社会的渗透,又为正面战场一点一点增加胜算。

  遥想当年,共产党曾用武工队这种群众路线,实现了打击日寇的宏大目的;再看眼前,它只要真正、认真地执行群众路线,清除腐败、整治党风和赢回民心这样的局部目标实现起来定会轻松许多――只要它真正、认真就没办不成的事。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司马平邦
司马平邦
0
0
1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