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上的新愚公——评电影《李保国》

作者:明振江 来源:《求是》 2018-09-03 514

太行山上的新愚公——评电影《李保国》

明振江

  李保国同志生前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他深扎太行35年,穷一生之力于绿色扶贫、科技富农,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领10万农民脱贫致富。习近平总书记对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称他为“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电影《李保国》艺术地塑造了这位太行新愚公,为新时代共产党人树立了不朽的丰碑。

太行山上的新愚公——评电影《李保国》

  影片一开始就给人强烈的震撼,在老师于宗周的墓旁,李保国放上一个苹果,开启了师生三代扎根太行、开荒拓土、接力扶贫、科技扶贫的感人故事,这是一个改变农民命运的苹果,也是知识分子精神传承的金苹果。李保国热爱农民,“农民的事就是天大的事”,“我最骄傲的就是把我变成农民,把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了我”,“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必须让技术长在泥土里”。这些发自肺腑的话语,体现出时代楷模李保国一心为民的优秀品质。他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真实写照。影片中,当李保国的灵车驶进太行山,村民们对天洒泪,迎接他们最信赖、最感激的保国教授“回家”。学生陆超在两位老师的墓碑上同样摆上了一个苹果,片尾“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朗诵感人至深。从来太行出英雄,这股子为人民奋斗不懈的新愚公精神,就是太行山的精神脊梁,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

  英模电影是最难创作的题材之一,要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故事原型与艺术创作度的把握,真实与虚构的融合,都需要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匠心独运。这部影片的最大成功是塑造了李保国同志的典型形象,这是一个接地气、有脾气、有骨气的丰满形象,一个有特色、有深度、有层次的知识分子形象。一批优秀表演艺术家的真情演绎,触及观众灵魂。李保国妻子郭素萍温婉、坚强,她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和事业,夫唱妇随,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岗底村书记杨双牛,勤劳朴实,他坚信李保国能够带领岗底村走出贫穷,与李保国情意深重、肝胆相照;村民老孬,性格鲜明独特,举手投足都带给观众欢乐,为影片增色添彩;李保国的老师于宗周,一生致力于荒山治理,在关键时刻为李保国指明方向,坚定信念,是李保国的榜样、偶像。这些典型人物的塑造,是当代英模的时代表达,决定了作品的优秀品质与艺术高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文艺作品的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给83岁的新党员、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牛犇同志的信中写道,文艺工作者要“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人”。电影工作者在创作实践中,面临着如何把影片的思想价值、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相统一、相结合的难题,要真正做到主旋律电影的创新性发展,就要像影片中李保国所说:“果有果品,人有人品。”电影只有拍精品、树人品,才能让作品真正成为刻在观众心中的丰碑。

  (作者:原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1
0
3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