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昏昏中的一缕曙光 ——读《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作者:余 航 来源:昆仑策网 2019-01-11 713

举世昏昏中的一缕曙光

——读《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举世昏昏中的一缕曙光 ——读《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当前,中美贸易战硝烟弥漫。从橡胶制品、钢铁产品到芯片、通讯产品。一路打来,并没有让美国政府看到想要的结果,反而愈挫愈勇,愈挫愈强。中国人民面对外来的压力充满自信和成熟,达到了近些年来的最高点。而这种自信的起点,正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创的伟大事业。

 

举世昏昏中的一缕曙光 ——读《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如今,对毛泽东思想的聚焦和研究已经走出国门,风靡海外。《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一书,截取了毛泽东在长沙求学的5年半时间,通过记述读书、交友等活动,探寻伟人成长为伟人的必然性。湖南第一师范在当时的长沙属于中等专业学校,培养的是小学老师。相较与同城的湘雅医学院、湖南高等商业学校、湖南高等师范学校等高等院校,完全不在同一办学层次。甚至毛泽东的恩师杨昌济老师,其实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教授,仅兼任第四师范(后并入一师)的德育老师。但是,为什么一个并不出名的中专学校走出来的学生能够成长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带领这个苦难深重的民族重新找回了自信,并以傲然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本书从立奇志、读奇书、交奇友、创奇事4个方面去探寻伟人伟大的根源。本书考证细致、论据扎实。细致而深刻地勾勒出了青年毛泽东长沙5年的求学生涯。

 

通读全书,有两处奇观:

 

其一,《致黎锦熙的信》。24岁的毛泽东利用暑假期间,穷游宁乡、安化、益阳、沅江诸县,于“举世昏昏”“歧路彷徨”中探求国家天下之大计,探寻救国救民的大本大源。文中论袁、孙、康之道,颇有“煮酒论英雄”之气概。其“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成为其一生伟大事业的思想之源。

 

其二,新民学会。新民学会1918年成立,1921年解散。这个仅存在3年,且以中专生为主的“草台班子”,却走出了毛泽东、蔡和森、罗章龙、向警予、何叔衡、萧三等党和国家高级领导人。其初创成员14名,除2人因政见不同未加入共产党(萧子升、邹蕴真)、1人因采取错误的方式对抗王明错误路线,被开除出党外,未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叛党叛国者。从这种层面比中共一大13名代表3人叛党,2人叛国的情况要好的多。

 

人有数不清的相同,为什么结局会有那么大的不同?如何创业立世才能达到人生目的?此书中青年毛泽东给在校学生、各层领导立志创业和带领团队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反思的经典样本。

 

                           (解放军某部干部  余航)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1
0
0
0
4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