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从根本上消除腐败”,必须从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存在“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入手。

作者:叶劲松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3-05-02 361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科学发展基础

  叶劲松

  据11月8日央视报道,胡锦涛在党的第17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强调:“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胡总书记在这儿提到举什么旗帜旳问题。对于旗帜的问题,我在17大后曾写道,“我心中的旗帜不是别的什么旗帜,我心中的旗帜是马克思主义。”而共产党的旗帜也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应该是共产主义。即应该明确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反对资本主义私有制。

  马克思主义指引的社会主义,是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主义。他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才是科学社会主义,才是真正的科学发展,才符合共产党的“共产”含义。并且,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我国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诸多问题。

  据11月10日《调查:八成受众称未来十年最需解决“贫富差距”》讲,“根据本期新京报‘京报调查’(新京报《评论周刊》与清研咨询联合推出)结果,排名第一位的是‘贫富差距拉大’(81.3%)”。而我国贫富差距拉大,形成贫富悬殊的根本原因,则是我国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泛滥,资本对劳动剝削。

  只有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科学社会主义,才能消灭我国资本主义私有制产生的剝削,消灭资本主义剝削产生的广大劳动者的贫困,才能消灭一边积累财富而一边积累贫困所形成的贫富悬殊。

  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科学社会主义,不仅能消除贫富悬殊,还能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前景。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一直说要“扩大内需”、“消除內需不足”、“剌激消费”。但“內需不足”、“消费不足”的根本原因,则是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剝削及使广大劳动者贫困,必然使广大劳动者消费能力不足。历史证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会产生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亿万劳动群众购买力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马克思指出:“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人民大众的贫困和他们的受着限制的消费,但与此相反,资本主义生产的冲动,却是不顾一切地发展生产力”(《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561页)因此,不消灭产生“內需不足”、“消费不足”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我国纵然喊了10多年的“剌激消费”、“扩大内需”、“消除內需不足”,并釆取了许多措施,但“內需不足”、“消费不足”仍然存在。这些年来,我国仍然只有通过扩大基建投资产生的投资需求,以及加强出口为产品寻找国外销路,来缓解我国“內需不足”、“消费不足”对经济的制约。但随着生产过剩的加剧和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备(现在,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一些基础设施的过剩),基建投资产生的投资需求不可能长期一直扩大下去。而国际资本主义经济仍在危机中挣扎,其接纳中国商品能力受限,其贸易保护也趋于增强(对华的反倾销措施的增多也说明这点),企图为生产力发展寻找更多的国外市场也将更困难。而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消灭了剥削,也将消灭广大劳动者贫困,从而消灭劳动者贫困而产生的“內需不足”、“消费不足”对我国经济的制约,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广阔前景。

  据新华社电,11月8日下午,“温家宝来到他所在的党的十八大天津代表团时讲,在完成今后5年或更长时间的任务当中,三件事情重大而迫切:一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二是把反腐败放在重要位置;三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特别是要推进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但如我前面所讲,不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不消灭剥削,我国经济的持续较高速发展不可能实现。另外,即使经济发展,资本剝削下,广大劳动者的收入增长也将远低于经济增长。生产力增长高于消费能力增长,从而产生“內需不足”、“消费不足”制约生产力发展也成必然。我国改革这几十年经济发展,劳动者收入总的也有增长,但劳动者收入增长运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即劳动者收入增长运低于资产阶级收入增长速度。这种情况造成劳动者相对贫困化(劳动者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比重下降)和社会贫富悬殊愈加严重,从而造成相对于生产力发展要求,消费能力不够,“內需不足”、“消费不足”问题一直存在,不能解决。劳动者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比重下降(即资产阶级在整个国民收入中比重上升)情况下的“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不能改变劳动者相对贫困化状况,不能改善我国贫富悬殊愈加严重状况,也不能解决我国“內需不足”、“消费不足”问题。

  另外,不能脱离生产资料所有制谈“把反腐败放在重要位置”。因为生产资料私有制下,富有的剝削阶级,必然用金钱腐蚀拉拢官员,制造着腐败。资产阶级金钱腐蚀的客观环境存在,以至现在大批落网公仆大叹“想不腐败都难”。厦门远华走私案中,市场经济下追求利益最大化,使赖昌星认为贿赂官员来走私进口,所付成本低于交付关税进口,能获取更多利润;趋利使许多官员接受赖昌星的贿赂。追求利益最大化使资本和官员勾结在一起。一篇文章写道,“当初一切进”厦门远华红楼的“客人都‘红着进去,黑着出来’。200多位官员不管曾经是怎样的意坚志定,不管是怎样的又红又专,不管是怎样的道行高深,最后都百分之百地沦为腐败分子”。“红着进去,黑着出来”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制造腐败的大环境,大染缸。当初解放上海后,上海的一些资本家就曾说,有较发达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的上海是个大染缸,保证共产党干部红着进来,黑着出去。而现在旳资产阶级也使许多共产党干部红着进来,黑着出去。

  我国有句老话叫: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脚。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环境中,干部随时随地都有被腐蚀的可能。这也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在我国泛滥后我国腐败也泛滥的根本原因,是我国这约20年大谈反腐败却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腐败的原因。

  而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从根本上消除干部“湿脚”的条件──私有制和市场经济。我国要在上个世纪50年代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除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更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外,还因为消灭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计划经济,将从根本上消灭老板们用金钱腐蚀干部、从而产生权钱交易和干部腐败的经济基础。这是保护各级干部,使他们不至于腐败的根本办法。这是那些年基本没有什么干部腐败的主要原因。江泽民曾经指出:“从本质上说,腐败现象是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的产物。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区别于历史上任何剥削制度的崭新的社会制度,为从根本上消除腐败创造了条件”。因此,要“从根本上消除腐败”,必须从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存在“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入手。

  温总理说,“三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剝削使广大劳动者贫困并形成严重贫富悬殊时,当资本主义私有制滋生大量腐败时,必然削弱党的威信,损害党的领导。而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及产生的剝削,是增强党的威信,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最重要条件。

  因此,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发展的基础。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叶劲松
叶劲松
1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