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益民:日本财团如何“玩转”印度塔塔

作者:白益民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3-05-02 227

 2008年,印度第一大家族塔塔(Tata)的年收入达625亿美元,占整个印度GDP的5.1%,有人称塔塔家族为印度江山的基石。与中国有着150年历史渊源的塔塔还在博鳌宣布,不排除未来对中国的钢铁企业进行收购。

  但是,由于2008年年底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塔塔集团董事长拉丹·塔塔紧急叫停了进一步的收购行动。缺少商业、产业、金融业三位一体模式的印度塔塔家族,海外抄底在危机中变成了“无底洞”。

  而此时的日本财团企业却加紧了在印度钢铁产业上下游的布局。

  在印度复制中国模式

  在亚洲,中国一直是日本投资最重要的目的地,但从2006年开始,日本逐渐减少了对中国的投资,投资进入了负增长的时代。

  日本对中国投资的减少实质上是战场的转移。日本“财界总理”、经团连会长奥田硕,早在2006年率代表团访问印度时就讲到:“对日本来说,印度是世界上留下的最后一个巨大市场。”时至2008年,日本对印度的直接投资额约为5400亿日元,而2005年约300亿日元。

  日本公司对亚洲经济体投资的周期约为20年。实际上,从开始投资到产业成熟再到投资转移,这一发展阶段约为20年。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是日本对亚洲四小龙投资的20年;8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的20年是对中国内地的投资时期,中国许多产业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发展为成熟产业。而未来20年,印度很可能成为日本投资的主要目的地。

  日本在印度的布局和在中国的布局如出一辙,都是通过与当地最大型企业合资合作,进行资本、产业、信息、流通等方面的嫁接,最终控制整个产业链。

  目前三井物产除了对印度钢铁公司进行了入股及铁矿山的投资外,还处于潜伏阶段,打头阵的仍是新日铁。

  以技术输出开拓市场

  新日铁作为三井财团的重要关系企业,于1996年开始与塔塔钢铁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当时,新日铁负责为塔塔钢铁公司筹建的新冷轧工厂进行基本计划的决策,双方于1998年缔结了有关新工厂早期施工的合作合同,技术合作自此展开。

  新日铁对塔塔公司的技术输出是一种战略考虑,派专家为塔塔员工进行经验、技术分享及培训,以进行全方位接触和了解。在技术合作的同时,新日铁终于参与进了对印度钢铁公司钢板供货市场。

  一般企业“专注”于追求自己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而实际上压缩别人企业的利润。日本财团所谓“团”就体现在一个整体,协同作战。新日铁在与塔塔钢铁公司合作过程中,也将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机构(NEDO)带到了印度。

  2006年,塔塔与NEDO签订了改善环境管理的协议,签订协议后塔塔各钢厂将采用干熄焦技术,而这个改善环境管理的协议价值3900万美元。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机构将向塔塔提供日本生产的相关设备,塔塔将安装设备并向其他钢厂推广此项技术。这是塔塔继2001年后第二次接受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机构提供的日本技术。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日本全球的环保项目中,多是日本政府(或者通过NEDO)委托相关企业开展具体项目合作。NEDO与塔塔两次项目合作的委托企业就是新日铁。

  与钢铁产业关联最密切的就是汽车产业。如同在中国一样,日本财团通过产业链延伸大举进入印度汽车产业。

  2007年3月,新日铁和塔塔进行了在印度合资建立汽车薄钢板制造工厂的谈判。该合作使新日铁成为首家进入印度市场的日本钢铁制造商。同年11月,双方就合资正式达成协议,合资工厂将利用新日铁公司的钢铁技术,投资500亿日元,生产在汽车车身等领域广泛使用的冷轧钢板。印度计划在2010年时生产客车300万辆,该合资公司100万吨的产量将有能力为印度的目标产量提供50%所需汽车薄板。

  此时,三井住友财团旗下的住友金属工业公司(下称“住友金属”)在印度也渗透很久,而新日铁和住友金属在2006年已经合并部分钢材部门。与此同时,丸红商事(富士财团的综合商社)的汽车部门也参与了塔塔的汽车业务开发。2007年1月,住友金属与塔塔收购的英荷克鲁斯(Corus)集团签订了技术联盟协议。

  掌控物流

  塔塔拥有自己的海外铁矿石资源,并希望通过与日本物流企业的合作能够达到控制物流成本的目的,这也成为日本财团实施对印度进行钢铁产业统合的良机。

  2006年12月26日,日本最大船运公司日本邮船(三菱财团的海运物流企业)与塔塔合资成立了一家航运公司,名为“塔塔日邮”(TataNYK),双方各占50%股份,该公司将为塔塔承运铁矿石、焦炭以及钢铁等货物。

  2008年8月,塔塔日邮与日本邮船签订两艘17万载重散货船的租用合同,租期20年,主要为塔塔承运煤炭,由此,塔塔日邮经营着6艘干散货船,2008年货物承运量近500万吨。而到2010年,塔塔日邮经营的干散货船队计划达到20艘,为塔塔承运的货量争取增至2000万吨。

  在与塔塔集团合作的同时,日本邮船也逐步开始在印度布局。2008年12月11日,日本邮船和挪威华伦威尔森物流(WWL)一起,与印度蒙德拉港( Mundra Port )签订备忘录,投资该港口的汽车运输码头,开辟由该港输至欧洲的汽车运输航线,2009年1月起该码头年运量达20万辆。

  随后,2009年5月26日,日本邮船(印度)公司与印度集装箱公司签署备忘录,意向成立一家各持股50%的合资企业,拟通过铁路从事印度国内的汽车运输业务,此前日本邮船在印度的汽车运输业务主要靠卡车完成。

  无论在哪一个国家,无论涉足哪一个产业,日本财团几乎都遵循着这样一套“行动逻辑”——以金融资本、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结合的高效形式渗透到产业的上下游链条中。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白益民
白益民
日本财团研究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