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物种”演化史

作者:贾晋京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3-05-02 692

跨国公司进化论

 贾晋京

 

跨国公司已成为当代全球经济在微观层面上的象征,在当前的金融危机时期这种象征意义则愈发明显。

2011年7月,位于苏黎世的瑞士联邦理工学院(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爱因斯坦的母校)发表了名为《全球公司控制网》(The Network of Global Corporate Control)的报告,该报告的研究小组收集了全球3700万家公司的股权结构数据,分析了世界上全部43060家跨国公司及将它们联系起来的持股关系网络。结果研究小组发现,持股关系网络中占全球经济大约40%份额的一个部分最终都可追溯到一个由147家大公司构成的“超级实体”——该“超级实体”中的每一家公司的大部分所有权都属于其他146家成员,而构成这个“超级实体”的147家公司,大多为金融机构。按规模排序,该名单中前10位的公司为:

 

排名

中英文名称

国家

主业

1

巴克莱集团(Barclays plc)

英国

综合性银行

2

美国资本集团(Capital Group Companies Inc)

美国

资产管理

3

富达公司(FMR Corporation)

美国

基金

4

安盛集团(AXA)

法国

保险

5

道富集团(State Street Corporation)

美国

资产管理

6

摩根大通公司(JP Morgan Chase & Co)

美国

综合性银行

7

法通保险集团(Legal & General Group plc)

英国

保险

8

美国先锋集团(Vanguard Group Inc)

美国

基金

9

瑞士银行集团(UBS AG)

瑞士

资产管理及投资银行

10

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 & Co Inc)

美国

资产管理及投资银行

 

不难看出,名单前10位都是金融机构。实际上前49位全都是金融机构,第一个出现的非金融机构是排名第50位的中国石化——这也是排名最高的中国公司。这个名单与更为常见的“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有着显著的直观区别,在美国《财富》杂志的2011年度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上,前10位的公司为:

 

排名

中英文名称

国家

主业

1

沃尔玛(Wal-Mart Stores)

美国

超市

2

壳牌石油(Royal Dutch Shell)

英国/荷兰

石油

3

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

美国

石油

4

碧辟公司(BP,原“英国石油”)

英国

石油

5

中国石化(Sinopec Group)

中国

石油

6

中国石油(CNPC)

中国

石油

7

中国国家电网公司(State Grid)

中国

电力

8

丰田汽车公司(Toyota Motor)

日本

汽车

9

日本邮政控股(Japan Post Holdings)

日本

邮政/银行/保险

10

雪佛龙(Chevron)

美国

石油

 

两份名单之所以有着如此显著的区别,原因在于排名标准不同:《全球公司控制网》是以持有的股份总价值为准,而《财富》全球500强排行榜则以年度营业收入为准。然而不同的标准却造成了两份榜单上榜公司所处行业截然不同的区别。事实上这种显著区别恰好可以作为当代跨国公司体系之性质的注脚:金融业为纽带,交叉持股,形成一张超越国界与产业划分的经济之网。这样一种格局下难怪金融危机会变成全面的经济危机。

全球经济之网是怎样形成这样一种格局的呢?这是历史累积而成的。如果说一家跨国公司的历史就是一部全球经济史的话,那么跨国公司体系的历史就是一部全球经济体系演化史。当前的格局是从16世纪“地理大发现”时代滥觞,历经殖民史、工业革命直到20世纪末“新经济革命”等时代演化而成,是既往各个时代历史成果的累积,跨国公司的种种性质,亦皆蕴含其中。

不同历史时代的跨国公司差异悬殊,并且每一家跨国公司乃至整个全球经济体系都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停改变形态。如果把一家跨国公司看作一种生物,全球经济体系就是由各个物种构成的“生态系统”。生物进化论认为,物种为了适应环境变化而处在不断的演化过程之中,生态系统的结构也随之变化。这个进化过程同样可以用来描述跨国公司及全球经济体系数百年来的演化史。

跨国公司起源于工业革命前殖民时代的海上贸易,当时的跨国公司实际上远洋贩运组织。到19世纪末,随着西方国家工业体系的建设完成,帝国主义时代到来,跨国公司也演化成从殖民地直接生产原材料(而非采购)运往西方国家进行加工的现代公司。二战后的全球化时代,由于运输、通信等现代技术的发展,跨国制造成为可能,作为超国界生产组织的现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出现。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经济环境进一步变化,跨国公司体系事实上发展到一个“国际金融时代”,直到这一轮金融危机爆发……跨国公司“物种”演化的历史就是一部全球现代史。

 

 

 

起源:殖民贸易时代

代表性公司:东印度公司、汇丰银行

代表性理论:比较优势理论

 

1599年秋,伦敦的胡椒价格突然由每磅3先令飞涨到8先令,震动了整个英格兰。在当时,胡椒是生活必需品,以至于其价格可以作为其他商品价格的基准。为此,当时的伦敦市长斯蒂芬申尼爵士(Sir Stephen Sonne)召集贵族和商人开会商议对策。贵族和商人们认为胡椒涨价是由于荷兰和葡萄牙垄断了从胡椒产地“东印度群岛”到欧洲的贸易航路造成的,因此形成决议集资建造英国的东印度贸易船只,并上书请求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授予特许状。

1600年12月31日,女王终于批准了这份申请,英国东印度公司宣告成立,当时它的名字是The Governor and Company of Merchants of London Trading into the East Indian,直译是“伦敦赴东印度贸易的商人们的长官及同事”。这个名字从现在的角度看起来显得奇怪,但却很好地反映了其时代背景和组织性质:这是一个集资从事贩卖的合伙机构,因此出资人之间都是“同事、合伙人”(company)关系,由于有女王的特许状,所以会有长官(governor)。实际上“公司”(company)一词之所以来源于“同事”,就是因为类似东印度公司这样的早期公司都是从事贸易的,而贸易组织往往由一些参与集资的“同事、合伙人”构成。

这些早期跨国公司的业务主要是“新航路”上的海上贸易,兼职从事海盗。东印度公司是其代表,其他著名殖民贸易公司还有皇家非洲公司、哈德逊湾公司等。这些公司对其贸易目的地拥有王室授予的独家垄断权,并且兼有一定行政职能。不过追究这种行政职能来源,其实也无非是“天高皇帝远”,只好让其有一定行政权力了。殖民贸易公司在西方殖民史上扮演了具体操作者角色,他们开拓殖民点并经常进行抢劫,但他们在殖民点的行为方式,17-18世纪还是采购为主。

1757年,东印度公司在印度进行了普拉西之战,其后逐步开始蚕食印度领土,到1820年前后,印度完全沦为东印度公司的殖民地。这时的东印度公司兼有了政府职能,但微观行为仍然主要是贩卖——尽管是不公平的,所以从英国的角度来看,其仍属于贸易组织性质。为什么其微观行为仍主要是贩卖呢?这是因为当时英国虽然号称已然在进行工业革命,但工厂体系实际上仍然是些小作坊,远未进入到真正的工厂化大生产阶段,当然不可能出现跨国制造链条,因此海外贸易也只能是原材料贩运。

为了解释当时的国际贸易,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即绝对高效率或绝对低成本,亚当·斯密认为,一个国家应该出口其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有绝对劣势的产品。1817年,大卫·李嘉图把斯密的观点发展成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两国间只要有相对成本差异,哪怕其中一国在所有产品中都是绝对劣势,只要有相对成本的比较优势,就仍能出口该产品。比较优势理论很好地解释了19世纪的国际贸易,成为经济学中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而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都与东印度公司关系密切,他们理论中的贸易模板实际上就是东印度公司。

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摧毁了东印度公司的殖民贸易体系,东印度公司这个巨无霸被一些相对较小的贸易公司继承。被称为东印度公司三大继承者的是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 & Co.)、宝顺洋行(Dent & Co.)和旗昌洋行(Russell & Co.),这三家公司都是从事对华鸦片贸易的商行,其中怡和洋行是由两名大鸦片贩子渣甸(William Jardine)和马地臣(James Matheson)合伙成立,宝顺洋行则是以大鸦片贩子颠地(Lancelot Dent)为首。他们英文名称中的“& Co.”是那个时代的公司的标志,相当于“和同事们”。拿怡和洋行为例,其英文名“Jardine, Matheson & Co.”相当于“渣甸,马地臣和同事们”。

与海上贸易相适应,现代银行业开始出现。其基本原因是,一船货远航到港的过程中代价高昂,因此船主不愿在没拿到钱的情况下先发货,因为他怕不能按时拿到钱;而买方也不愿在没有拿到货的情况下先付钱,因为他怕船跑掉。这样银行就应运而生了:以“信用”为担保为交易垫支,通过买卖双方让渡一部分预期收益获得收入。

1865年,15家在中国的洋行发起成立了汇丰银行,其英文名的意思为“香港-上海银行公司(法人)”(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这是一个带有浓厚殖民贸易色彩的名称,标志着其殖民银行性质。实际上那个年代银行只有两种类型:债券承销银行与殖民贸易银行。

如同怡和洋行与汇丰银行一样,很多殖民贸易时代成立的跨国公司至今仍活跃在全球经济体系之中,当然其组织形式与业务模式早已在不断的适应性演化过程中历经多次改变。

 

 

继承:帝国主义时代

代表性公司:力拓公司、德意志银行

代表性理论:资源禀赋理论

 

19世纪50年代起,世界经济出现了一种重大变化,这种变化首先是在美国展开的,在经济史上被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虽然名义上是“第二次”,但实际上这是工业经济的第一次真正爆发,此前号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国产业革命在制造业方面其实是作坊式工场为基础的,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工业。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爆发始于运输与通信革命:铁路、轮船和电报技术的扩张从根本上改变了经济环境。三个原因使铁路成为引爆美国经济革命的火种:1. 这是美国第一个大型系统,第一次需要大规模的管理层级和现代会计实务;2. 铁路的建造(以及同时期电报系统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大规模制造的产品;3. 铁路连接了全国各地,为产品提供了可靠的全天候运输网络。

由于大规模铁路建设的带动,最早的一批制造标准化工业产品的公司出现了——部分原因在于把来自不同产地的多种原材料运输到同一个工厂中变得容易了。这些标准化工业产品的制造公司包括柯尔特手枪公司、胜家缝纫机公司和麦考密克联合收割机公司等,这些公司的名字至今也还活跃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美国发明家以撒·胜家(Isaac Singer)于1851年发明了缝纫机,随后创办了胜家缝纫机公司,使缝纫机成为第一种走进千家万户的大规模工业制品。胜家公司还开创了工业产品跨国销售的先河,当时的媒体送给胜家公司一个称呼——跨国公司,因此以撒·胜家被称为“跨国公司之父”。

铁路网第一次真正把原先分割的地域联入到同一个经济体系中,使它们必须遵从同一张时间表并进行相互分工,美国和欧洲完成了工业化,工厂成为经济运转的中心环节,极大刺激了对原材料的需求。与此同时蒸汽轮船大大增加了海上运输能力,使西方国家的对外扩张能力得到极大加强,于是一个列强瓜分世界版图的帝国主义时代出现了。

帝国主义时代的列强与殖民地之间的关系已彻底从贸易关系演变为统治关系,因此微观层面上跨国公司的行为方式也就发生了新的变化,贸易转运公司不再是中心,中心的位置让给了直接在殖民地从事经营的公司。这些在殖民地从事经营的公司以资源开发为主,它们负责开采殖民地的原材料,再由贸易公司运送回母国的工厂进行加工制造。

帝国主义时代诞生的殖民地资源开发公司著名的有力拓公司(Rio Tinto Limited)、必和公司(Broken Hill Proprietary Company Limited)、必拓公司(Billiton Limited)和壳牌石油公司等。从名称上来说,其特点与殖民贸易公司就有着显著的区别。以力拓公司为例,这家由怡和洋行创始人詹姆士·马地臣的侄子休·马地臣(Hugh Matheson)于1873年在西班牙创建的公司,是以创建地附近的一条河的名字Tinto命名的,而Rio在西班牙语中是“河”的意思。同样,1885年成立的必和公司是以其所在地澳大利亚布罗肯山(意译为“断背山”)命名,1860年成立的必拓公司是以其所在地印尼的勿里洞岛(Billiton)命名。这些公司名称中“Limited”则表示有限责任公司,这是公司组成方式适应这一历史时期的经济环境而发生的演进:由于工矿企业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像合伙贸易那样可以拆分个人责任,因此责任承担与出资比例相对应的规则就产生了。

经济体系的变化也使得比较优势理论不再能够很好地解释国际贸易了:怎样解释国际贸易主要是殖民地向工业国家输送原材料的现象呢?1919年,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li Heckscher)和俄林(Bertil Ohlin)提出了资源禀赋理论,认为一国出口什么主要是由其具有什么样的丰富资源决定的,比如亚洲劳动力资源充足就输出劳动力,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就是输出矿产品。从此资源禀赋理论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俄林后来在197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工厂则对金融体系提出了新的需求:建设贷款。为此,新的类型的银行出现了。一个代表性的案例是1870年以德国工业家族西门子家族为核心,在柏林成立了德意志银行。这是一家服务于企业信贷的银行,1871-1872年就陆续在法兰克福、慕尼黑、莱比锡和德雷斯顿等地开设了分行。1887年,德意志银行开创了企业初创服务,这是银行史上的第一例。

 

 

转变:全球化时代

代表性公司:丰田汽车公司、高盛公司

代表性理论:新贸易理论

 

二战后,随着一大批军工技术转入民用,“新科技革命”蓬勃展开。电子信息技术、喷气式飞机、计算机、原子能、航天等技术的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重塑了世界产业格局。

有三个领域的变化使跨国公司的面貌发生了转折性的改变:从跨国贸易转变为跨国制造,即不再仅仅是在一国范围内制造出产品再销售到另一国,而是产品的制造过程本身在不同国家进行。这三个领域是:

1.                集装箱海运的出现使零部件跨国生产成为可能。1956年美国商人马尔科姆·麦克莱恩(Malcom McLean)开创了集装箱海运业,他随后创建了海陆联合服务公司(Sea-Land Service, Inc.)推广这项事业。集装箱使货物在轮船、铁路、公路间不需要重新包装就能连续转运,极大地降低了运输成本。1966年集装箱进入国际运输,此后10年,国际制成品贸易量增长速度是全球制成品产量增长速度的2.5倍。

2.                通信技术的发展使跨国管理成为可能。

3.                国际航空的发展为人员流动带来了便利。

实际上这三个领域的变化也是全球化真正展开的标志,地球被紧密连接成了“地球村”。随着跨国制造这种经济环境的变化扩展,一批将其生产体系分布在多个国家的跨国公司出现了,实际上这才是我们现在使用“跨国公司”这个词的时候最多出现的义项。1960年,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生海默(Hymer)在其博士论文中首次研究了“跨国公司”,这也是这个词的起源,不过当时海默所指的跨国公司还只是进行跨国营销。

跨国制造公司兴起的一个典型案例是丰田汽车公司。1933年成立的丰田汽车曾在二战期间为日本法西斯生产装甲车,战后一度被整改。1950年由于朝鲜战争缘故,美国向日本企业提供大量订单,丰田汽车趁机发展起来。1957年丰田汽车开始在美国设立销售网点,不过由于海运费高昂,当时丰田参与争夺的市场是高端汽车。1958年丰田在巴西设立了第一个海外制造厂,并且大量零部件是从日本发出。1984年丰田在美国设立了汽车制造厂。到2008年丰田已在全球26个国家建立了52个生产基地,这背后是一张庞大的全球物流网,把产自多个国家的零部件运往同样散布多国的整车组装厂。

值得一提的是,跨国制造不仅仅使一批制造业跨国公司成长起来,很多非制造业的公司也被这个环境改变了,加入跨国公司行列,其中一个例子就是因渤海溢油事件而为中国公众所注意到的康菲石油公司。

康菲石油公司英文名为ConocoPhillips,即“大陆-菲利普斯”公司,是由大陆石油公司(Conoco)和菲利普斯石油公司于2002年合并而成的。20世纪60年代之前,大陆石油和菲利普斯石油都只能说是美国本土的中小型石油公司,并非跨国公司。但跨国制造的兴起为这两家公司发展成跨国公司提供了机遇。由于跨国制造的兴起带来的原油需求量剧增,很多原先不受国际石油巨头重视的地区也被加以勘探开发,20世纪60年代初的利比亚就是这样的地方。大陆石油公司和菲利普斯石油公司的国际化都起步于在利比亚的勘探开发,获得成功之后,他们把产品就近运往欧洲。20世纪60年代,大陆石油公司和菲利普斯石油公司都在欧洲建起了炼油厂和加油站网络,成为了跨国公司。此外,菲利普斯石油公司还参与了对日本的天然气贸易和英国的北海石油开发,这都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跨国制造分工主要在发达国家中展开,这就造成了国际贸易以“北-北贸易”为主导而不再是二战前以“南-北贸易”为主的格局。这样资源禀赋理论就不足以解释这样的贸易格局了。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提出一个问题: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和资源禀赋理论,一个国家应该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或资源禀赋的产品并进口在这两方面处于劣势的产品,也就是说出口和进口的产品应该是不同的,然而实际情况是发达国家在大量出口和进口同种产品,比如当时美国既出口汽车又进口汽车,这该怎么解释呢?克鲁格曼写了两篇论文提出了解释:由于汽车零部件的国际化产运,可以把大量的零部件选择组装成不同的汽车,从而形成不同品牌的整车相互竞争,发达国家进口和出口的实际上是不同品牌的汽车。这就是规模经济扩展出国界线的表现。克鲁格曼的论文开创了“新贸易理论”,解释了全球化制造时代的国际贸易。这也使得克鲁格曼于200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全球化制造使经济体系变得更加复杂,也对金融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出现了复杂多层次的国际商品市场,并且具有了先进的电子通信手段,因此与之相适应,20世纪70年代,一个全新的跨国金融体系产生了,这也被称为金融革命。金融革命的核心是从套利交易发展起来的衍生金融体系,一家原先在二战前不在顶级之列的金融公司——高盛公司在金融革命中成长为全球数一数二的投资银行。20世纪70年代,在罗伯特·鲁宾(Robert Rubin)为首的团队运作下,高盛在随机过程分析、复杂数量化分析和数学模型化操作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为衍生金融体系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这种新的金融体系也为2008年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

 

 

合流:国际金融时代

代表性公司:苹果公司、贝莱德公司

代表性理论:金融工程学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球经济体系又开始出现了新的根本性变化,需要一个新的名字来命名它。尽管这个时代仍然被成为“全球化时代”,但我认为这是无法跟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相区分的。实际上新的趋势在80年代中期开始凸显,到90年代可以说已经完全取代了以跨国制造为特征的全球化过程——因为这个过程已经完成,不是正在进行的过程了。

这个80年代中期开始凸显的新趋势是什么呢?就是以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大转移为基础,发达国家产业金融化、“空心化”为特征形成的新的全球经济秩序。我们姑且称之为“国际金融时代”——因为80年代中期开始金融衍生化、国际化出现一个大爆发,此后成为全球经济总量中的绝对“大头”。

国际金融时代的全球经济体系有哪些特点呢?第一是“合流”:前面三个时代的某些特点全都有;第二是“蜕变”:出现了很多新特点但又不能说是整个“生态系统”全换了新内容。

就“合流”这一层而言,殖民贸易时代的跨国公司如怡和洋行今天仍在,并且与之产生与同一时代的一些跨国贸易公司如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仍是国际贩运的主宰。帝国主义时代产生的跨国公司如力拓、壳牌石油也依然是跨国资源企业的王者,只不过必和公司与必拓公司在2001年合并算是赶了国际金融时代公司并购浪潮的时髦而已。至于跨国制造企业的情况,就更不必多说。

然而重大的变化也存在,集中体现在全球制造业分布和金融产业格局。

20世纪80年代,国际制造业开始向以中国为代表的一些发展中国家转移。一大标志是作为整个工业体系基础环节的炼油和化工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1980年被称为世界炼油业的历史转折点,西方炼油业的“黄金时代”结束了,发达国家的炼油厂建设基本停滞。相反,大量炼油厂开始在发展中国家兴建。以中东为起始,随后亚太和非洲的炼油能力建设高速发展,其中增加最快的是中国和韩国。到目前,全球炼油能力约3/4在发展中国家,只有1/4在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自从制造业转出,在工业领域还处在全球主导地位的跨国公司就只局限在比较少的部门了。苹果公司是其中的代表。不过苹果公司的存在也很能说明国际金融时代的特征:在产销各个环节都高度需要新的金融工具,其公司本身就是由风险投资基金这种20世纪70年代才壮大的新型金融行业扶持起来的;上市和结构融资在其壮大的过程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至于其产品,拿iPhone来说,触屏产自韩国,组装在中国,只有核心的芯片是在美国生产,是典型的全球化制造品。

与制造业大转移同时,20世纪80年代中期,金融业的大转变发生了,一个标志性事件是1986年英国金融业“大改革”(financial big bang),“大改革”放松了金融行业种种古老的准入限制,同时使计算机交易系统取代了传统的面对面交易。这样,以石油期货为核心的衍生金融此后出现了爆炸式发展。

1986年纽约商品交易所推出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合约,1987年伦敦洲际交易所推出北海布伦特轻质原油期货合约,成为了此后衍生金融大爆发的基石。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据估计全球衍生金融产品总量达600万亿美元左右,是全球年GDP的10倍!而在国际资金往来总量中,只有约1%是与实物贸易有关的资金往来,其余99%都是衍生金融。金融业从以往历史阶段的服务于实体经济产业变成了大部分活动与真实经济毫无直接关系的行业。

这就对金融业本身的格局带来了改变: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下,个人的钱可以存商业银行或者金融机构,那么商业银行、金融机构的钱放在哪里呢?于是资产管理公司应运而生。目前欧美跨国公司的大部分股份都被资产管理公司持有,这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资产管理公司占据“超级实体”半壁江山的图景。目前世界上管理资金数额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是贝莱德公司(BlackRock, Inc.),其在2010年三季度末管理的资金规模达到3.45万亿美元,远远超过任何从事实体经济的跨国公司的规模。

 

当金融危机爆发,我们这个时代的全球经济体系的问题集中凸显:拥有制造业工厂的国家不掌握贸易、原材料与金融权力,而掌握这些权力的国家制造业在萎缩。跨国公司从恐怖的“哥斯拉”变成了虚弱的巨人。世界在蜕变中。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贾晋京
贾晋京
北京集成创新经济咨询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