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兴华: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课题

作者:卫兴华 来源:经济日报 2018-03-27 1764

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课题

卫兴华

卫兴华: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课题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依据中国经济实践的创新性发展,包括系统的、全方位的内容。

●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已经初步回答了这一问题。同时有必要提出,研究这一问题时,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弄清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 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都说明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内涵是指什么,也说明了为缩小和消除这种发展不足应采取的对策。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做好今年工作,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这一创新思想的内涵涵盖了诸多方面。可以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其重要内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包括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等系统的、全方位的内容。这里只就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有关论述做点简略概括,如,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等等。

以上所简要概括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依据中国经济实践的创新性发展,也贯彻于政府工作报告中。

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强调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抓好两大环节:一是快速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二是在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但是,建设社会主义怎样才能快速发展生产力,怎样才能更好地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以往社会主义国家在长期实践中未能解决好的问题。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通过不断探索,确立和不断发展与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社会主义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目的是要让全体人民过上美好、幸福、共同富裕的生活,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也是使国家强盛、繁荣的需要。没有国家的强大,就不能保证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所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通过发展与改革,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可以说,无论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还是政府工作报告对五年工作的回顾,都是围绕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不断提高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来论述的。同样,无论讲新时代共产党的任务和战略目标,还是讲政府新一年的工作安排,也要着力于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与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强调加强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深化改革、生态文明建设、科教兴国、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等,归根到底,都与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消除贫困,满足人民多方面的美好生活需要密切相关。这些方面的成就,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必需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也要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课题。其实,前面所简略概括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已经初步回答了这一问题。同时,有必要提出,研究这一问题时,要以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弄清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为轴心。无论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所讲的党的历史使命和新的战略目标,还是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新一年的工作展望与安排,都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密切相关。各项工作任务都要着力于怎样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怎样更好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内涵是指什么?应是指相对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言的供给不充分与不平衡。我们的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也总体上显著提高了。但是,我们的发展还不能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存在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

学界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曾有不同的解读。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已明确说明和回答了这一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几处讲得很清楚。例如,在论述十八大以来党的工作的巨大成就的同时,又提及还存在许多不足,首先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这里既讲明了作为社会主要矛盾供给侧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所指,同时也指明了解决矛盾的途径。又如,在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时,强调指出,“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显然,所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这种不足,是以我国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有些进入世界前列为前提的。有的学者竟用生产力还落后、还存在原始生产工具来解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显然是悖理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又讲:“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强调“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显然,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掣肘点在供给质量和效益方面。解决的途径是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益。而且,社会主要矛盾双方的转变“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显然,不能简单用乡村落后于城市、中西部地区落后于东部地区等来解读供给侧的不足。这是原有的老问题,不涉及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讲: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又说: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经济增长内生动力还不够足,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特别应注意到的是,当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做好今年工作,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时,首先提出的是“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强调“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可见,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说明了作为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主要方面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内涵是指什么,也说明了为缩小和消除这种发展不足应采取的对策。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可以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当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时,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能够基本得到满足,更高层次的、动态的供求平衡可期实现。

(作者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学术顾问)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卫兴华
卫兴华
0
0
0
2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