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中美“斗而不破”的命题荒诞无稽
作者:张志坤
来源:草根网
2014-07-09
511
中美关系现在怎样了?随着第六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到来,人们不能不再次提出这样的问题。
曾几何时,一些“专家”、“学者”把中美关系渲染得如胶似漆、蜜里调油,但事实无情地粉碎了他们的梦呓。现在,他们再也不好意思继续讲中美“同舟共济、风雨同舟”、“只能合作, 除了合作别无出路”之类的梦话了,因为中美之间在各个领域里的明争暗斗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就必须给自己打圆场、找台阶,于是,一个“斗而不破”的论调就空间流行了 起来。
关于中美之间“斗而不破”,其涵义大体上是这样的:中美之间之间有分歧,但存在这些分歧都是正常的,因而也是可以管控的,具体办法就是“对话”、“互信”、“合作”之类,所以, 中美之间免不了冲突,这是“斗”的一面,但接着就将其“管控”了起来,这样一来,中美两国就又能“和好如初”、不会婚姻破裂了。所谓“斗而不破”,其此之谓也。
这样的命题能够准确地反映中美关系的实质吗?中美关系未来的走向会按照“斗而不破”的逻辑发展演绎下去吗?
我们说,这样的命题根本不能反映中美关系的本质,除了具有相当粉饰功能以外,其对中美关系的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指导意义,因而从根本上说就是荒诞无稽。
第一,从逻辑上分析,这样的命题不能成立。
“斗而不破”的命题看起来堂皇可观,但实际上经不起认真的推敲。首先,在所谓“不破”的前提下,“斗”变得软弱无能,只是表面做个样子,因为对方完全可以拿“破”对中国做战略 胁迫。事实上,中国只有敢于“破”,不怕“破”, “斗”才能变得有力度、有价值,否则,难免堕入男女情人之间的游戏,只要男人大吼一声“再闹甩了你”,所谓的“斗”就立刻偃旗息 鼓、销声匿迹,顶多继续抽抽搭搭地撅着嘴而已;其次,因为“斗”而无力,这样的“不破”关系下,中国的利益特别是重大核心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对中国而言,所谓的“斗而不破” 没有实际价值,或者干脆说,根本就是一钱不值;最后,这只是中国的一厢情愿,因为只要“斗”,就有“破”的可能,所谓“不破”,不是也不可能成为中美之间的约定或誓言,或者退一 步说,即或中美之间对此山盟海誓,让大海作证,说“月亮代表我的心”,但也注定是暂时的而不是长远永恒的。
第二,从历史的角度看,这样的命题时过境迁。
“斗而不破”的提法是有历史渊源的,说这个东西的专利属于中国共产党并不为过。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结成统一战线,但蒋介石内心害怕共产党甚于害怕日本,虽然不得不和共产党联手抗 日,但始终坚持“防共、限共、反共”的基本方针,而且越到后来越“反共”,先后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反共高潮,向共产党发动全面进攻。对此,共产党展开了相应的反击,而这样的“斗 ”,就被限制在“斗而不破”的框架之内,要本着“有理、有力、有节”的原则来进行,因为还有共同的民族敌人,民族矛盾仍然大于阶级矛盾,还必须维护统一战线不破裂,还不到进行国 内政治决斗的时候。把这样一个“斗而不破”的历史逻辑套用到今天中美关系上来,驴唇不对马嘴。中美并没有面对共同的敌人,也没有结成统一战线,更不是一个民族,即或在抗战时期曾 经结盟,但也早已时过境迁、人非物非了。
第三,从国际战略实践看,这样的命题毫无意义。
国际战略领域历来波诡云谲,各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纵横捭阖,彼此之间不停地争斗,这些争斗有流血的形式,也有不流血的形式,流血还是不流血,并不是区分敌人与否的标志,即使是敌人 之间,也可能不流血就分出胜败、决出输赢,出现表面上的不破,比如美苏冷战,前苏联与美国经常签订各种军备协议,什么第一阶段限制弹道弹道条约,什么中导协议之类,甚至还创造出 喧嚣一时的戴维营精神。表面上看,当年美苏两国把斗而不破演绎的十分精彩、十分全面,结果怎么样呢?结果以前苏联的彻底垮台失败而告结束。当年美苏冷战的历史事实证明,“斗”是 绝对的、真实的,也是决定性的,而“不破”只是表面现象,任何人若是被表面的“不破”所迷惑,以为这就是救命绳索,结果一定死得非常难看。拿“斗而不破”来规范今日中美关系,对 中国而言,同样也不是逃生索、救命圈,而孕育着重蹈前苏联覆辙的巨大危险。以“斗而不破”来定位与霸权的关系,既没有价值,也十分危险。
那么,这样荒诞无稽的命题为什么在中国能大行其道呢?
这当然得归功于一些国际问题“专家”、“学者”的渲染炒作,但归根结底,是相当一些人仍然走不出中美关系的迷雾,始终在中美关系的迷信中徘徊,长期以来一直自编各种神话自导自演 、自我欺骗。这很不幸,但这样的不幸不会持续很久。如同以前有关中美关系的各种神话不断破裂一样,“斗而不破”这一荒诞无稽的神话也必定破灭,这样的日子已经不远了。之所以现在 说这些,还是要把话先放在这儿,莫等以后被人家说成事后诸葛亮。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