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们嘲讽,辅导员的突围之路在何方?

作者:朱广生 来源:第一辅导员 2018-05-02 1721

张鸣们嘲讽,辅导员的突围之路在何方?

朱广生

张鸣们嘲讽,辅导员的突围之路在何方?

一、辅导员职业的异化,是张鸣们嘲讽辅导员的根本原因

人大政治系教授张鸣以一篇婆婆妈妈的《大学生辅导员,婆婆妈妈背后的尴尬》嘲讽大学辅导员,以忧民忧国为己任的张大教授的婆婆妈妈真够婆婆妈妈的。

对于张鸣这个人我们不过多赘述,大家度娘一下,就知道张是什么成色。这类人,秋收后,在一望无垠的复兴田野上,估计也蹦跶不了多久了。

文章其实没有多大看头,里面举的例子“有一次”“我认识的一个做过辅导员的人”等来讥讽辅导员,实在不像一个名教授的水准,就好比我们不会举“有一次”“我认识的一个做教授的人”来讥讽张教授一样。

这种以偏概全的伎俩一点也不高明,甚至低俗恶俗,话说论证辅导员工作成效的最客观群体理应是他们的服务对象——学生,而但凡做过一点调查,或者有过一点实践的人,毫无疑问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许多毕业大学生,他们最认可的不是校长书记、不是专业课教师,而是他们的辅导员。

为什么呢?

高高在上的张鸣们估计是敲碎脑瓜也想不通这个道理的,特别是像张鸣这样完全不通历史唯物主义却洋洋洒洒要重说中国近代史的人。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告诉我们说: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正是张鸣们瞧不起的辅导员的这些“婆婆妈妈”,服务了学生们的吃喝住行、奖助学贷、心理情感等,奠定了学生的物质基础、生活基础、情感基础、思想基础,他们才得以更好地进行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创新创造。

一句话,学生首先是物质人,然后才能成为精神人思想人专业人。

高高在上的眼睛里只有思想没有生活的人,其实践本质是头脚倒置,是空中楼阁,是镜中花水中月,是马克思批判的黑格尔式的的唯心主义人。

那么,为何张鸣们还会产生这种如此居高临下的自带优越感的嘲讽式心态和腔调呢?

如此我们就要探究辅导员工作的本质。

今天许多人探讨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倦怠感,众说纷纭,辅导员职业倦怠感的根究竟在哪里呢?

它的理论根基可以追溯到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提出异化劳动理论,他这样说:

【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劳动的异己性完全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

辅导员的日常事务管理工作固然重要,是学生的物质生活基础,但日复一日重复此类工作,辅导员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这种不幸感的日积月累,就是辅导员职业倦怠感的根本原因。

那么,为什么辅导员重复此类工作感到不幸,产生职业倦怠呢?

马克思说:

【吃、喝、生殖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加以抽象,使这些机能脱离人的其他活动领域并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

马克思接着论述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是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

日常事务管理工作相当于动物的生命活动,满足于此,仅仅是满足动物的机能,而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是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

张鸣们居高临下的自带优越感的嘲讽式心态正源于此。

那么,辅导员的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在哪呢?

当我们把辅导员职业放回它的本来历史,当我们考察“辅导员”三个字的词源学,当我们再认真读一遍辅导员的职业定义: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答案:

辅导员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在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唯有如此,辅导员才能超越动物人、工具人,才能成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人。

张鸣们嘲讽,辅导员的突围之路在何方?

二、辅导员最应该考的证,是思想政治教育师

一个数学老师,他的职业核心技能是学好数学;一个计算机老师,他的职业核心技能是学好计算机。这是再浅显不过的道理。

那么,一个辅导员老师,他的职业核心技能是什么呢?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却又是一个值得每一个辅导员深刻思考的问题。

是职业规划、是心理辅导、是创新创业……还是思想政治教育?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力度,力度决定深度,深度决定效果。

如果我们紧紧锚住辅导员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在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那么我们不难得出这个问题的结论,那就是:

一个辅导员老师,他的职业核心技能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有人可能会问,那职业规划、心理辅导、创新创业就不重要吗?自然重要,但辅导员职业的主要矛盾,本来、应该、理应是思想政治教育。

因此,我们提倡考职业规划师、心理咨询师、创新创业师,但其实辅导员最应该考的一个证,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师。

可惜,没有这个证。

但是,我们要明这个理。

三、辅导员职业大厦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

事实上,尽管当前辅导员职业的一些异化情况和现状,但大部分辅导员明白,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的主责主业。

大部分辅导员,也走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路上。

但许多人,其实不得要领。

一提思想政治教育,许多人下意识的想法就是找来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之类的专著来读,结果越读越糊涂,越读越迷糊,为什么呢?

因为方法不对。

整座思想政治教育学大厦,它的基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起房子,要先打地基,打好地基,才能起一层、二层,读书亦是如此。

一旦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源,你再来阅读思想政治教育学专著的流,就不会事倍功半,而是事半功倍。

所以我们看今天的几乎所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咖,无一不是精通马克思主义者,其道理就在此。

四、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本质,是存在决定意识

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就能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如果我们把思想政治教育比作砍柴的话,马克思主义就好比砍柴的刀。我们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这把刀,只是有了砍柴的工具,但接下来要做的事是要把这把刀磨锋利,如此才能砍柴。

怎么磨刀呢?

秘诀在于,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

读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弄懂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中的两大重要发现之一,是贯穿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基石。

马克思的早期作品《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孕育形成的过程,到《德意志意识形态》时马克思开始系统论述:

【意识在任何时候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因此,根据唯物史观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掌握社会存在,通过讲述社会存在,影响人的思想意识。

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真谛。

今天我们的思政课、思政教育效果不好,根本原因也在此,我们不是以存在影响思想,而是以理论讲理论,以思想影响思想,违背了存在决定意识的唯物史观原理。

社会存在体现在哪呢?

体现在我们生活的历史、体现在整个国民经济运转体系、体现在活生生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具体生活。

思政人就是要把握占有这些生活材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阐述给学生,展现给学生,以此影响他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

这就是历史唯物,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摆事实讲道理。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里说: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我们往下追问,人本身是什么?

人本身就是人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产生社会交往社会活动社会联系的有思想、有意识的人。

这里的社会交往社会活动社会联系,就是人的社会存在。

我们把这个社会存在厘清讲透,就是彻底的理论,就是事物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如此一来,这样的思政课,这样的思政教育实践,学生不能拒绝,学生无法拒绝,学生将被彻底说服,因为这样的课就是社会存在,就是现实生活,就是学生本身。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8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