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军队建设思想与人民军队建设

作者:叶纲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3-12-18 3391

  毛泽东军队建设思想,是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军队建设思想具有深刻的理论性,广泛的实践性和鲜明的党性,它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宝库,是我党我军的宝贵精神财富。纵观毛泽东人民军队建设思想与人民军队建设实践,其思想体系是丰富而完整的,其建军实践是卓有成效的,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人民军队必须无条件地置于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毛泽东人民军队建设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军事工作的特色和优势。从我军建军伊始,毛泽东就高度重视党对军队的领导。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认真总结了革命失败的深刻教训,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实行班、排设党小组,连队设立党支部,营、团设立党委的制度,并向连、营、团三级派党代表,负责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从而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总结红军建设的经验时指出:“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的创立,使新型人民军队始终保持了无产阶级的性质,使枪杆子始终掌握在党和人民的手里,使人民军队始终保持了严密的组织纪律和坚强的战斗力,成为我军建设的根本原则。在同党内外各种错误思想的斗争中,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得到巩固和完善。1929年,毛泽东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严厉批评了“司令部对外”和极端民主化等脱离党的领导的错误主张,明确指出“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军事只是完成政治任务的工具之一,党委要成为部队的“领导中枢”,各级党组织要“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并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确立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全国解放后,毛泽东又及时批判了高岗“两党论”和“军党论”的错误,进一步强调:人民的武装必须永远置于党的领导和人民的领导之下,枪杆子要永远掌握在党和人民的手中。我军之所以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一个重要原因是始终不渝地坚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二、人民军队必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惟一宗旨

  要建设一支革命的军队,首要的是明确建军的宗旨。在建军初始,毛泽东就非常重视这一问题。他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明确要求党组织对红军士兵进行政治教育,“使士兵感觉不是为他人打仗,而是为自己为人民打仗。”1929年,在解决军队建设根本方向问题的“古田会议”上,毛泽东就红军的性质与宗旨指出,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从而明确了红军是为着人民利益而斗争的武装集团的建军宗旨。1944年,毛泽东在追悼张思德的讲演《为人民服务》中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1945年,在七大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再次强调指出:“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庄严宣告,“本军是中国人民的军队,一切以中国人民的意志为意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根本目的,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本质属性,是我军区别于一切军队的根本标志,是建军中必须遵循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全军团结战斗的思想基础和行动准则,保证了我军建设的正确方向。

  三、人民军队必须实行坚强有力的政治工作

  注重在军队中建立和开展革命的、进步的政治工作,是毛泽东人民军队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军区别于旧军队和其他一切剥削阶级军队的显著标志。

  毛泽东突出强调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在创建井冈山根据地时期,他就指出,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他在《古田会议决议》中强调:“红军党内最迫切的问题,要算是教育的问题。”1937年10月,毛泽东在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中指出:“八路军更有一种极其重要和极其显著的东西,就是它的政治工作。”1944年,经毛泽东修改过的《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重申:“政治工作是我们军队的生命线,无此则不是真的革命军队。”1954年,毛泽东在审批《政工条例》修订送审稿时,发现“生命线”的提法没有了,亲笔重新加上。由此可见,毛泽东始终强调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将其作为保持人民军队无产阶级性质、保证我军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因素。此外,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原则、民主制度建设、加强军队中党组织建设,设立政治委员和政治机关,将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党的作风就是政治工作的作风,等等,都是毛泽东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和实践的重要内容。

  四、人民军队必须实行建立在自觉基础上的严格纪律

  纪律是军队集中统一和战斗力生成的决定因素。因此,毛泽东从建军伊始就十分重视人民军队的纪律建设。早在1927年10月,他在带领部队上井冈山时,就为部队规定了“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这三大纪律。1928年1月,毛泽东根据当时军民关系上出现的问题,又给红军规定了“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这六项注意。此后,他对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内容进行了不断调整和充实,将“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改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把“打土豪要归公”改为“—切缴获要归公”,并在六项注意基础上增加了两项注意,即“洗澡避女人”和“不搜俘虏腰包”,从而形成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正是由于党在红军中建立了一整套铁的纪律,有效地克服了旧军队遗留下来的军阀主义作风以及纪律观念淡漠、极端民主化、无政府主义、流寇主义、绝对平均主义等错误意识,从而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改善了官兵关系和军民关系,使红军能够经受各种严峻考验,队伍不断壮大,战斗力不断提高。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明确指出,人民军队的纪律是建立在自觉基础之上的革命纪律,并强调在纪律方面要提高到整齐划一、令行禁止的程度。在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的过程中,部队一度出现了分散主义、宗派主义、山头主义的倾向,一些新加入革命队伍的农民和知识分子中也有自由散漫现象。为此,党在开展“整风”运动的同时,适时地开展了“整军”运动,增强了广大官兵的组织纪律观念,从而使全党全军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高度的集中统一,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解放战争时期,为适应革命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1947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颁布训令,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内容做了新的统—规定,要求全军“深入教育,严格执行”,从而提高了全军官兵执行纪律的自觉性,统一了思想和行动。1948年5月,毛泽东向全党全军发出“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伟大号召,在全党全军深入开展了反对无组织无纪律、加强集中统一的斗争,大大加强了全军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中统一,为夺取战争全面胜利以及社会主义时期的军队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人民军队必须加强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毛泽东最早提出我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从中日战争的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军队现代化、正规化的极端重要性。1938年5月,他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指出:“革新军制离不了现代化,把技术条件增强起来,没有这一点,是不能把敌人赶过鸭绿江的。”这说明他开始把建设正规军制,具备现代新式装备,提高军政素质,作为八路军、新四军乃至整个抗日中国军队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出了建设现代新式军队的主张。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对我军的现代化建设考虑得更为全面。他提出了建立军事学校、加强军兵种建设、建立军事工业基地、加强军事训练、重视军事理论研究等一系列重要思想,我军现代化建设开始起步。但由于我军长期处于战争环境中,加之军队现代化需要有强大的国家财政做支撑,因此,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现代化建设还基本上处在起步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我军建设的任务已经由夺取全国政权,变为建设一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保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国防军,加之军队的现代化建设的条件业已具备,为此,1950年9月,毛泽东及时发出了“为建立强大的国防军而奋斗”的号召。这是毛泽东为人民军队建设规定的新目标,标志着毛泽东人民军队建设思想在新的时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由此,人民军队建设开始从低级阶段走向高级阶段。1953年,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把建设一支优良的现代化革命军队,以保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抵御帝国主义侵略,规定为我军建设的总方针和总任务,从理论上回答了如何把我军建设成为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若干重大现实问题,形成了系统的人民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思想。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正确指导下,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我军由一支装备简单低劣、单一兵种的军队建设成为一支装备精良、诸军兵种合成的现代化、正规化军队。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3
0
0
1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