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南革命精神的红色基因

作者:李庆刚 任 伟 来源:学习时报 2019-04-08 725

浙西南革命精神的红色基因

李庆刚   

原编者按: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丽水调研时指出,刘英、粟裕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曾长期在此战斗,留有多处革命遗址,值得重视与挖掘。本文系统梳理了以丽水为中心的浙西南革命根据地建立、巩固、发展的历程,阐述了浙西南革命红旗屹立23年而不倒的主要原因,为当前丽水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活动提供了史实支撑。

浙西南革命精神的红色基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红色血脉,强调“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地处浙西南的丽水是全省唯一的所有县(市、区)都是革命老根据地的地级市,红色资源丰富密集,红色传统底蕴深厚,红色基因生生不息。追根溯源,在于这块热土上的中国共产党人书写了23年红旗不倒的壮丽史诗,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红军主力长征后创建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

1934年7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面临失利,中央红军准备战略转移。为牵制和调动国民党军队,掩护红军主力突围,党中央组建北上抗日先遣队。1935年1月,先遣队在江西怀玉山区陷入敌人重围,经浴血奋战,仅少数突围。此时,中央红军已转移至贵州,彪炳史册的遵义会议正在召开。先遣队以自身的牺牲策应保证了中央的安全。

1935年1月,根据中央命令,先遣队余部组建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粟裕任师长,刘英任政治委员。任务是:“经过闽北到浙江,长期行动,发动广泛的游击战争,扩大党与苏维埃的政治影响,发动群众斗争,直到分配土地,创立苏维埃新的根据地,以及建立党的组织,配合友军行动,调动和牵制大批的敌人。”此时,先遣队总共只剩下538人。尽管困难重重,但粟裕、刘英还是按照中央命令迅速完成组建工作,毅然直驱浙江,并选定以仙霞岭为中心的浙西南地区作为根据地。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建立根据地,是因为:第一,浙西南处于闽浙赣三省交界,与闽东、闽北和赣东北几块根据地互为犄角,可以互为支援。同时三省敌人之间的矛盾,又可为红军所利用,便于各个击破。第二,与其他老根据地一样,浙西南大部分是山区,仙霞岭一带的交通尤为曲折,便于挺进师隐蔽和游击。第三,浙西南受过大革命的洗礼,群众基础较好。国民党也意识到,红军一旦进入浙西南广大山区扎根下来,便成为他们的心腹之患。为此,他们先期在仙霞岭各关隘要道驻扎了众多保安团,严防死守。粟裕率领挺进师在闽浙边境不断调动,最终抓住战机,在斋郎毙伤敌300余人,俘获200余人,缴获长短枪150余支,子弹万余发。

斋郎战斗后,挺进师乘胜进击,打土豪、分田地。单是松阳一县,就打击地主土豪159家,处决恶霸劣绅54人。广大群众眼看平时作威作福的反动分子被处决,情绪大为振奋,纷纷要求加入红军。粟裕回忆说,我军所到之处,都有大批群众跟着、簇拥着,复仇的呐喊声,胜利的欢呼声,山鸣谷应,日夜不绝。反动区、乡政权瓦解了,接着就建起农民、青年、妇女、赤卫队等各种革命群众组织。1935年9月,挺进师发展到近千人,地方武装也发展到千余人。就这样,在党的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挺进师最终建立起浙西南根据地。

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意义十分重大。它是红军主力长征之后、南方革命根据地纷纷收缩乃至丧失、中国革命总体上处于艰难逆境之时而诞生的第一块崭新的根据地。它的建立,彰显了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新局面的奋斗精神,保存了党领导下的南方一块重要战略区域,有力推动了新的革命高潮到来。

楔入敌人腹地的红色堡垒

与其他根据地大都处于一省或几省交界处一样,浙西南根据地处于浙江省西南部山区。不同之处在于,其他根据地大都远离国民党统治核心区域,而浙西南根据地则紧贴国民党统治的核心区域。众所周知,浙江是蒋介石的老家,也是国民党着力打造的所谓模范省。浙西南根据地的建立,直接威慑到国民党的核心区域和利益,国民党对此非常忌惮,不断发动“清剿”行动。粟裕、刘英等则采取有针对性的办法,粉碎敌人的图谋。概括来说,办法主要是:第一,打土豪、分田地,给群众以实实在在的好处,以此扩大红军影响,揭穿国民党的政治谣言,让群众自觉地同情、拥护革命。第二,群众热情高涨之后,立即建立各种政治组织,如工会、农会、互济会、抗税斗争委员会等,第一时间把群众对革命的好感引向政治参与。第三,在根据地周围,尤其是交通要道、市镇码头,建立普遍而又顺畅的交通网与谍报网络,防止敌人突袭。第四,敌人进攻时,毫不犹豫地转到其侧后方,或到其最痛痒的地方,绝不能困守一地。第五,化整为零,派遣游击小组,不断向外游击。第六,加强政治工作,保证思想行动绝对一致,坚决清除不良习气。

创业艰难百战多。挺进师智勇双全,以一当十,粉碎了国民党的数次“清剿”,浙西南根据地一步步巩固壮大起来,成为楔入敌人腹地的红色堡垒。这一红色堡垒,打击、吸引、牵制了敌人相当数量的兵力。仅在两次反“清剿”战争中,就先后吸引国民党罗卓英、刘建绪部各三四十个团的兵力,历时8个月之久。这很好地策应了党中央和主力红军的战略转移,为长征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一红色堡垒,搞得国民党长期如坐针毡,如鲠在喉,被动不堪,但却让浙江广大群众受到革命的熏陶和影响,了解认同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的人越来越多,为后来浙西南和浙江的解放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这一红色堡垒,培养造就了以粟裕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干部队伍。在后来的革命与建设过程中,他们仍然冲锋在前发挥了重要的模范带头作用。

革命红旗始终不倒

在大革命时期,1926年浙西南就建立了党的组织和支部。1927年10月,浙西南第一个中共县委即遂昌县委成立。到1928年,浙西南已有遂昌、宣平、缙云三个县委和七个区委、数十个支部,党员近700名。大革命失败后,1928年7月遂昌县委领导了梭溪暴动,1930年1月缙云县委领导了黄余田暴动。暴动虽然失败,但革命淬炼的星星之火却播散在浙西南大地上。1930年5月,红十三军在永嘉县成立,下辖三个团共4000余人,并攻克缙云县城,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地方反动势力的嚣张气焰。国民党多次派兵“清剿”,在极端困难情况下,红十三军一直坚持斗争。

1935年挺进师进入浙西南,革命力量形成合流,很快站稳了脚跟,开拓出新局面。国民党重兵卷土重来,步步紧缩包围圈。挺进师面对强敌,浴血奋战,随着人员不断牺牲减少,支队整编为大队,大队又缩编为小队。到最后只剩下数十人,仍与敌周旋。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浙江省委迁至丽水,丽水成为党在浙江的中心区域。解放战争时期,尽管国民党重兵集结在浙江,但丽缙永武人民游击支队、松宣遂人民游击支队和各县武工队等党领导下的多支武装,仍高举旗帜坚持斗争,最终迎来革命的胜利。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因反动势力的残酷镇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能够做到红旗一直不倒的为数不多。但从1926年到1949年浙西南革命红旗却屹立23年而不倒,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于党的坚强领导。挺进师主要领导人之一、全面抗战时期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刘英总结指出:“只要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不论国内外形势如何的严重以及自己所处的环境如何的恶劣,如能坚持到底,团结一致与万众一心,最后胜利必然属于我们。”“没有党的坚强领导与上下一致的团结,要完成党所给予我们的任务与顽强的坚持斗争也是不可能的。”这是浙西南革命得出的历史结论。

第二,在于群众路线贯彻得好。挺进师进入浙西南之前,中央就特别要求整顿纪律,密切联系群众。按照中央要求,粟裕规定全体指战员每人每天写五条标语,找10个群众谈话。部队到驻扎地,尽可能召集群众大会。十里八方的民众被红军感染,于是口口相传,鱼水之情分外融洽。民众支持,军民融合,成为浙西南革命的一个突出特色。

第三,在于有大无畏牺牲精神。浙西南四任特委书记宗孟平、黄富武、许信焜、张麒麟,为革命全部壮烈牺牲。解放前浙江在册革命烈士达7000余人,其中浙西南烈士占了很大比例。粟裕曾指出:浙西南子弟兵,觉悟很高,甘愿为保卫家乡、保卫红色政权、保卫土地革命而英勇献身。在整个大革命时期,浙西南畲族同胞没有出过一个叛徒。习近平总书记曾对此给予特别赞誉。这些革命先辈可歌可泣的奋斗诗篇,值得我们永远缅怀铭记。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2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