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什么我们要重讲王二小的故事

作者:韩 进 来源:中华读书报 2019-06-18 4713

今天,为什么我们要重讲王二小的故事

  

今天,为什么我们要重讲王二小的故事

《三十六声枪响》,孟宪明/著,海燕出版社2019年4月第一版,58.00元

今天,为什么我们要重讲王二小的故事

孟宪明

捧读孟宪明的长篇儿童小说《三十六声枪响》,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一部非常及时的红色儿童文学力作,对今天孩子重述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是一部向新中国70周年献礼的主题出版物,是当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好读本。共和国的旗帜为什么那么鲜艳,因为她浸染着孩子们的鲜血。77年前,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为着掩护群众撤离到安全地带,13岁的放牛娃王二小放弃自己逃生的机会,机智沉着地应对日本鬼子,将他们带入游击队的伏击圈,自己却被鬼子用刺刀挑起摔死在山谷大石头上,以自己年轻的生命换来伏击战的胜利。正是成千成万的孩子们像王二小一样不怕牺牲,在祖国各地英勇抗日,才有抗战的最后胜利,才有新中国的诞生。现在十三四岁的孩子们,生在和平年代,过着幸福生活,快乐读书学习,他们在课本中读到了小英雄雨来、小兵张嘎、海娃送鸡毛信的故事,也应该知道王二小英勇抗敌的故事,知道王二小和他的小伙伴石矛、精豆儿为抗战胜利献出生命的事迹。在放牛娃王二小身上,集中体现了外敌面前不屈服、不低头、不退却、以身殉国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最好纪念。

这是一部讴歌抗日小英雄的史诗般作品,是当代青少年宝贵的精神财富。自古英雄出少年,自古英雄多磨难,少年英雄的磨难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壮力量,那是鲜血和生命的绚烂绽放。《三十六声枪响》讲述少年王二小从普通放牛娃到抗日小英雄的成长故事,这是一个幼小的心灵从屈辱绝望到在抗争中走向“光明”的艰难历程。“三十六声枪响”就是三十六场战斗,这是日本侵略者在两年内对中国河北一个小村庄发起的三十六次疯狂的灭绝人性的残酷虐杀,这是放牛娃王二小亲身经历的三十六次侵略与反侵略的英勇斗争,在三十六次生与死的抗争中,少年的心经受了三十六次血与火的洗礼,最后在战争中走向“生的伟大,死的光荣”。10岁那年,王二小目睹了小伙伴韩石矛被子弹洞穿脑袋死亡的惨状,那一刻他们正在村头一起扮演杨家将抗战的游戏,那是王二小听到的“第一声枪响”。12岁那年,王二小又目睹了鬼子扫荡的滔天罪行——爹被刺杀、娘被糟蹋、菊花媳妇被奸杀、丹红爹戏班子34人被炸死……这一年,在二十一声枪响中,二小娘参加了妇女救国会,二小哥王大小参加了民兵队,王二小当上了儿童团长。13岁那年,他们一家都在保家卫国、抗击侵略者的战斗中英勇的牺牲了……第二十五声枪响,王二小失去了哥哥王大小;第三十二声枪响,王二小看见娘拉响手榴弹与鬼子同归于尽;第三十六声枪响前,王二小还陷入在失去母亲的悲痛之中。无数次的磨难,亲人的血和生命,让他幼小的心灵充满悲痛的力量,充满对战争结束后光明生活的向往,所以,他能在遭遇鬼子时,沉着应对,从容做出牺牲自己、保护村民、消灭鬼子的决定,面对死亡,生命之花在瞬间绚烂绽放。在王二小身上,集中体现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的抗战精神是王二小用生命书写的中华民族之魂,是留给今天青少年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人们克服一切困难走向最后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这是一部关于战争与儿童关系的历史沉思,是当代青少年必修的历史课。读史明智,鉴知未来,在今天的和平年代,仍然要有战争意识,特别要有对战争的正确认知。作者在《后记》里写了这么一件事,一位朋友听说作者要写王二小,立即在电话里表明他的态度——我最痛恨的是让儿童参加战争。大人都到哪儿去了?让我们的孩子承担苦难!乍一听,还觉得很有道理,细一想,却是非常危险。我想有这位朋友想法的大人一定还有不少,这正是《三十六声枪响》的现实意义。我劝大人们也来读读这本书,因为王二小的故事可以告诉人们,是谁将战争强加到孩子们身上?大人们又都到哪儿去了?我们的孩子为什么要承担苦难?据有关抗战史料记载,侵华日军疯狂杀戮中国儿童,违背天理良知,达到丧心病狂、泯灭人性的境地。《档案天地》2005年第三期发表李翠艳的文章《抗战时期日军对中国儿童的虐杀——以华北地区为例》,从“触目惊心的杀童数字”“屡屡发生的杀童惨案”“泯灭良知的杀童手段”三个方面揭露了侵华日军的暴行。从七七卢沟桥事变抗战全面爆发到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的8年间,仅仅在晋冀鲁豫边区的太行区根据地,被日军直接杀害170047人,其中儿童17031人,占全区被直接杀害人口的10%;因伤残染病致死的475941人,其中儿童322375人,占间接被杀害人口的68%。史料显示,侵华日军仅仅在华北就制造了1540多起惨案,屠杀华北手无寸铁的和平居民293.6万人,其中至少15万儿童遇害。以上两例正是王二小生活的华北地区,华北如此,全国又有多少儿童惨遭屠杀,可以说无以计数。儿童本是最脆弱的群体,理应得到保护,可侵华日军对中国儿童凶恶至极,是惨无人道的虐杀,是要我中华民族亡国灭种。凡落入日军的中国儿童,从还未出世的胎儿,到十几岁的少年,都无一幸免,而且手段无比残忍,甚至变幻着花样,以残杀中国儿童比赛取乐。据不完全统计,日军残杀中国儿童,除了枪杀、刀砍、火烧、活埋等与成人相同的杀害手段外,还“发明”了专门针对儿童的屠杀方法,仅仅在华北使用的杀童手段,至少有32种之多,包括活活撕死劈死、用开水蒸死烫死煮死、割下器官刀剐、用枪挑死扎死刺死、用车压死,用石头砸死……杀戮与儿童本不该联系在一起,却被侵华日军的兽行改写了。战争让儿童走开,这只是善良人们的愿望。有侵略就有反侵略,中国人民不当亡国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顺利的大旗上,有中国儿童殷红的血!抗战时期,儿童唯一的出路,就是“做一个战士”——1938年9月巴金给《少年读物》创刊号写的发刊词就是《做一个战士》。战争本应让儿童走开,但日本侵略者疯狂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儿童时,孩子们别无选择!

【“假如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用刺刀指着我们的尸体说:‘看,这是奴隶!’”】

1938年诗人田间创作的《假如我们不去打仗》就是当时最真实的抗战心声。正如李文圃为《少年先锋》(1938年第20期)采写的儿童抗战纪实《小战士们怒吼了》,儿童们被组织起来,保护起来,“时刻准备着”,和大人们一起奔赴抗日前线。《三十六声枪响》真实再现了抗日战争的残酷现实,王二小就是华北地区乃至全国儿童抗战的缩影。王二小们不去抗战,就只有死路一条,中华民族也就没有活路,这个简单道理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真理。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牢记历史是要面向未来。我们重讲王二小的抗战故事,就是要让今天的孩子们了解那段刻骨铭心的战争历史,树立正确的战争观,不让王二小的鲜血白流,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牢记历史不是记住仇恨,而是要守护正义和平,是要更好地保护儿童权利。

今年是联合国通过《儿童权利宣言》60周年和通过《儿童权利公约》30周年,宣言和条约的基本精神就是“在战争中保护儿童”“谴责在武装冲突中以儿童为目标”。这两部姗姗来迟的儿童保护公约,正是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儿童的鲜血”写成,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野蛮屠杀儿童的正义谴责,这其中就有中国儿童被屠杀的血泪控诉。确保侵华日军在中国杀戮儿童的暴行不在人类战争史上重演,这是我们今天重讲王二小英雄故事的又一历史与现实的意义。

这是一部传统题材主题创作的创新力作,是当代青少年文学审美的新体验。1942年10月25日王二小英勇牺牲,《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雄事迹。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士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后来传唱全国的著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王二小的英雄事迹一直传颂到今天,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但人们读到的大都是简短的故事性介绍,还没有一部作品再现放牛娃王二小在战斗中成长为小英雄的全过程,还没有一部作品将英雄王二小的成长还原到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中去再现历史的真实,特别是还没有一部作品深入到英雄王二小的内心世界去揭示儿童在战争中的心路历程。《三十六声枪响》别出心裁地以“三十六声枪响”来结构作品,其实是写了王二小参加的“三十六个抗战故事”,三十六声枪响是英雄王二小战斗一生的高度概括。而这些故事的讲述不是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来顺叙,而是以主人公王二小在牺牲时的瞬间心理活动为主线,也就是作者在《后记》中自述的:“我决定以二小中弹牺牲前的须臾弥留追忆构成其短暂生命的三十六声枪响。这样的好处是,可以瓦解呆滞的‘三十六’的顺序,将其变成白云苍狗般的随心所欲,借以呈现主人公此时的意识状态和心理逻辑。这一表现了小说内容的准确性,二体现了文学作品的创造性”,三从心理视角讲述或许更契合当代青少年读者的阅读心理。为着解决作者在阅读上由此产生的“心理逻辑”与“生活逻辑”的“巨大矛盾”,将“连贯阅读”和“连贯事实”对应起来,在作品之后附加了《导读目录》。作者这一创造性构思和创新性布局,体现了作品的文学性和读者儿童性的结合,不仅需要创作的勇气,更需要创作的实力。作者的良苦用心和美好愿望都取得了预期效果,让英雄的故事给人耳目一新的艺术感受,作品自始至终洋溢着革命现实主义的坚定信念和革命浪漫主义的理想豪情,为传统题材的现代化呈现提供了成功经验。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
0
0
4
2
0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