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日战争与抗战史研究的国际意义

作者:汪朝光 来源:光明日报 2020-08-15 411

 

中国抗日战争与抗战史研究的国际意义

作者:汪朝光(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中日关系史论著目录”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75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的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和民族复兴建立了丰碑;世界人民也打败了法西斯侵略者,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人类的和平进步事业树立了丰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我们今天沐浴在和平的阳光里,更能体会先辈艰苦卓绝的抗战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意义,也更能体会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对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贡献及其国际意义。

中国是最早打响反法西斯战争枪声的国家

众所周知,德、日、意法西斯轴心国同盟是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日本法西斯发动的侵华战争,目的不仅是吞并中国,奴役中国人民,也与德国法西斯侵略相呼应,企图建立法西斯的世界秩序,奴役世界人民。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逐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直至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的侵略行径,激发了全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和爱国热情,开始了抵抗日本侵略的正义抗战。中国人民认识到,抗击日本侵略“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最早受到法西斯侵略祸害的国家,也是最早意识到法西斯侵略危害的国家,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初的枪声。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也激发了世界人民对法西斯侵略扩张的警惕,由此展开了世界范围内对法西斯侵略扩张的抵抗和斗争。

中国抗日战争为二战中弱国抵抗强敌树立了标杆

日本法西斯是中国人民的敌人,也是世界人民的敌人,是法西斯国家侵略战争的东方策源地。自1931年9月日本入侵中国东北,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到1937年7月中国开始全国抗战,再到1941年12月日本袭击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在长达10年多的时间里,只有中国在东方战场独自抵抗着日本侵略者,承受着日本侵略者的几乎全部压力。与日本相比,中国当时在国力上是弱国。1937年,中国的工业总产值不到日本的四分之一,钢产量不到日本的百分之一。中国空军的飞机数量只有日本的五分之一,舰艇吨位只有日本的百分之三。在这样贫弱的物质基础上,中国军民坚持了长期抗战。当法西斯德国军队横行欧洲之时,欧洲各国多数被德国征服,甚而连欧洲首屈一指的军事大国——法国,也曾屈服于德国,但本为弱国的中国,始终坚持抗击强敌的侵略。中国军民在抗战中创造的持久战、游击战等战略战术,不仅拖住并最终拖垮和战胜了日本侵略者,也是对世界军事战略战术的重要贡献。可以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以弱敌强,为二战中被侵略弱国奋起抵抗并最终以弱胜强树立了标杆。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不仅开战时间长,地域规模大,作战次数多,而且长期牵制了日本军队的主力,使其无法从中国战场脱身而转战其他战场,对稳定东方反法西斯战局及其最后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当之无愧的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中国人民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坚持长期抗战,极大地支援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勇气与意志,也沉重打击了日本的侵略野心,使其“北上”“南进”的侵略图谋最终惨败。1941年,德国向苏联发动大举进攻,日本借机大规模调动军队,准备在远东向苏联进攻,然而由于中国军民的奋力抗战拖住了日本军力,束缚了日本调兵的手脚,使其不敢轻易“北上”进攻苏联,使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的威胁。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军民的抗战也牵制了日本的大量军力,使日本无法全力“南进”,进行在太平洋战场的作战。中国还直接参加了同盟国的作战,派军出击缅甸,配合英美盟军抵御并反击日本侵略。中国为同盟国在东方战场的军事行动提供了空军基地和人力物力等大量后方及后勤支持。中国还参加了同盟国的外交协调工作,为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军民长期坚韧不拔的抗战,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贡献,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承认和尊重。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成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就是反法西斯同盟国对中国抗战贡献的认可。因此,中国的抗战,不仅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独立自由的斗争及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重要转折。

加强对中国抗战的全方位研究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国际化研究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已经过去了75年,有关这场战争的研究仍是国际学界关注的重要领域,各种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从各个方面丰富着我们对这场战争的认知。东方战场是这场战争的东西两大主战场之一,然而在国际学界,开始反法西斯战争最早、受日本侵略伤害最为严重、抵抗战争最为持久坚定、对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贡献最大的中国战场,却较少受到关注,研究成果十分有限,其中还不乏对中国抗战的轻视与误解。这样的状况不应持续并亟待改进。

加强对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尤其是中国战场的研究,应该有各种各样的论题选择,全方位涵盖战争的方方面面,加强研究的国际性,这些都需要各国学者共同努力,将这场战争的研究推向深入,更接近历史的本来面目。近年来的研究,也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这样的趋向,也有西方研究者开始注意到中国抗战和中国战场的重要性。作为中国学者,我们应付出自己的努力,不断开拓新课题,贡献新成果。例如,中国抗战对亚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及其意义,就是非常值得关注的论题。当日本发动侵略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的战争时,这里的广大地域仍然是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其中包括法国殖民地印度支那(越南、老挝、柬埔寨),英国殖民地印度、缅甸、马来亚、新加坡,荷兰殖民地印度尼西亚,美国殖民地菲律宾等。日本打着“大东亚共荣圈”的旗号,扭曲历史叙事,制造对外扩张的侵略战争逻辑,蛊惑殖民地国家的人心。但是,日本对占领地采取的政策措施,本质上与西方列强无异,都是压迫、掠夺、占领式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从而也刺激影响了这些殖民地国家的民众心态,使他们日渐觉醒,开始了各种形式的抗争。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感同身受,对亚洲殖民地国家抵抗日本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给予了大力支持,如支持朝鲜、越南、印度的民族独立运动,而广大华侨华人也是东南亚国家抵抗日本侵略的中坚力量之一。中国抗战和亚洲各国的民族独立运动汇为一体,都成为国际反法西斯阵营的重要成员,都是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反映出中国抗战的亚洲及世界意义。

回顾过去,观照当下,展望未来,我们相信,中国的抗战史研究大有可为,也应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
0
0
3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