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等一位特殊的人物,这位开国将军的葬礼推迟了五天

作者:祖国网 来源:祖国网 2023-08-25 739

1994年3月27日,开国中将陈仁麒在北京溘然长逝,享年81岁。临终前,他用微弱的声音对守候在身边的亲属说:“董存瑞是我部队涌现出来的英雄,我的追悼会一定要有董存瑞烈士的亲属参加。”适逢董存瑞妹妹董存梅出差在外,为了满足将军的遗愿,他的追悼会不得不推迟了五天才举行。

开国中将陈仁麒(1913年7月24日-1994年3月27日)

陈仁麒,原名陈景麟,1913年7月生于福建省龙岩县(今龙岩市)新罗区小池镇汪洋村。1929年参加农民暴动,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土地革命时期、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建设时期。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资助董存瑞妹妹读完大学

陈仁麒将军是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同志生前所在部队的领导,也是发现、宣扬英雄典型的主要当事人之一。

1944年秋天,年仅15岁的董存瑞,在父母的包办下,同一个比她大三岁的本地姑娘卢长玲结了婚。十五六岁就娶妻生子,这在当时的河北怀来一带是常见的一种社会现象。1945年,抗日战争进入了大反攻阶段,16岁的董存瑞说啥也要参加八路军。小两口分别时,董存瑞对哭成泪人的妻子说:“你等着我,打下了太平的日子,我就回来!”

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

1947年,中野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解放军才拉开了反攻的序幕。在冬季攻势结束后,1948年冀热察辽军区第11纵队司令员贺晋年、政治委员陈仁麒奉命指挥所属部队攻打热河名城隆化。5月25日,为了解放隆化县,战士们做好充足的准备,只等一声令下。而防守隆化县城的则是国民党89师265团,该团部署工兵一部,炮兵一部,依托苔山和隆化中学,在县城周围构建了40多个碉堡。战斗在我方阵地最前沿的11纵队32师96团6连,负责炸毁阻挡我前进道路、对我攻击部队威胁最大的一座桥形暗堡。6连接连组织几次爆破皆未成功,6班长董存瑞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便向指导员请求道:“我是班长,是共产党员,由我带一个爆破组去炸掉它!”董存瑞满怀信心地向指导员表决心:“保证完成任务!”

董存瑞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关键时刻董存瑞没有犹豫,他决定用自己的身体当支架,双手托起了炸药包,引燃炸药炸毁了敌人的暗堡……部队顺利冲了过去,大大减少了伤亡,可英勇的董存瑞却光荣牺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董存瑞雕像

新中国成立后,陈仁麒将军虽然身居高位,但始终不忘董存瑞及其家人,一直跟烈士的父亲董全忠保持着书信往来,还不时寄些钱、物给董家,以表心意。他听说董存瑞正在读初中的妹妹董存梅非常爱读书,便高兴地说:“这是好事,我支持你!”从那以后,陈仁麒将军就一直在经济上和学业上给予董存梅以帮助,直到她上完大学。

1983年,陈仁麒将军正式离休。晚年的他一直致力于宣传和弘扬董存瑞的英雄事迹。1993年,隆化县隆重地举行了纪念董存瑞烈士牺牲45周年活动,当时早已百病缠身,瘫痪在轮椅上的老将军接到邀请信后,不顾家人劝阻:“就是爬,我也要爬到隆化去!”纪念会上,老将军和老战友们一道,忆往昔峥嵘岁月,想到董存瑞和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英勇牺牲,不禁感慨万千,热泪长流。

与陈明仁将军的革命情谊

在组建二十一兵团时,陈明仁有一个卫士排,特别是有专门的厨师,为此,一些干部颇置微词:“有食堂不去吃,自己有专厨,那是资产阶级、军阀作风。”陈明仁听到这些议论,心里颇为内疚。湖南人喜食辣,口味特殊。陈明仁又曾负过伤,那位由程潜推荐跟随他多年的厨师,烧得一手好湖南菜,对他生活照顾周到,陈明仁很满意。但是,既然个别干部、战士对此有看法,陈明仁二话不说,便为其买好车票,派人送他到南宁车站。

陈明仁上将

兵团司令部的管理干部得知后,立即将情况报告给了陈仁麒。“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陈仁麒霍地起身,立刻命令管理员道:“快去车站把厨师给我截回来。”说完,陈仁麒连忙带着党委其他成员赶到陈明仁的住处,一进门,他就检讨道:“司令员,我这个政委工作没做好,现在来给你作自我批评,你负过伤,身体不好,加之水土不服,吃大灶不必了,厨师不要辞退。”陈明仁一听,面带赧颜,立即摆手道:“陈政委,同志们说得对,我现在是一名解放军的干部,生活上要和大家同甘共苦,不能搞特殊化。”听到陈明仁这一席话,陈仁麒等二十一兵团党委成员顿时肃然起敬,他们对司令员的这种自律精神深感欣慰。接着,大家耐心地劝说陈明仁不要辞退厨师,他的工作也是革命工作的需要。不久,叶剑英又从广州亲自打来电话,请陈明仁继续让老厨师照顾他的生活。

陈仁麒和陈明仁在一个班子里搭档共事,前后仅有一年时间。次年,陈仁麒调往海南,出任中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兼海南军区第二政委。行前,陈明仁拉着他的手感慨地说:“仁麒同志,组织上派你做我的政委,虽然时间短,但我们合作得很愉快,我从你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真有些舍不得你走。”陈仁麒到了海南后,俩人除了在广州开会,一般难得见面。虽然相距远了,但俩人结下的革命情谊却很深厚,时常通通信,遇有相识的人,彼此捎个口信互致问候。陈仁麒到海南时,他的几个孩子尚幼,原先在南宁时,家中的公务员小郭和几个小家伙颇有感情。不料,到了海口后,小家伙们还惦记着熟悉的小郭,找了几个保姆,都不大理想。陈明仁得知这些情况后,立刻让小郭去海南,帮助陈仁麒照看几个小孩。但是,令陈明仁始料未及的是,小郭去了几天后,就带着陈仁麒写给陈明仁的亲笔信,又打着背包回到了南宁。信中,陈仁麒感谢司令员的好意,表示小郭是一名革命战士,以前仅仅是分配在自己家中作服务工作的,现在的工作调动要经过组织。再说,孩子们由老伴带,无甚大碍。

陈明仁当然明白陈仁麒的意思,他拿着信感慨地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讲:“要是在国民党军队里,不用说让战士做家庭保姆,就是干其他私事也是正常的。共产党人的确不简单。”后来,二十一兵团撤销了,陈明仁改任55军军长,驻在湛江。陈仁麒每次路过此地,无论工作多忙,总要抽出时间去看望一下陈明仁。

毛主席接见陈仁麒将军

兄弟两岸分隔六十载

1930年陈仁麒离家时他的弟弟陈景南才刚5岁。多年后,聪明上进的陈景南考入福建泉州国立师范学校。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陈景南到台湾高雄成为一名小学老师。

3年后,国民党军队在大陆节节败退,国民党有了退守台湾的决定,顿时岛内人心惶惶。陈仁麒因为处于一线,无法回到家中和父母家人相见,便写信给家里人,希望他们可以到江西赣州和自己在一起。家人收到信之后,立刻又给远在台湾的陈景南写了一封信。

接到信之后,陈景南以防事变,立刻收拾东西,乘船回到厦门。阔别20多年的兄弟即将相见,两人都非常期待。然而没想到的是,陈景南乘坐的客轮被百余名国民党的军警挟持,再次送回了台湾。

回到高雄的陈景南继续当起了教师,并一直通过努力希望回到家中,但都未能如愿。

1979年1月1日,事情迎来了转机。大陆主动释放善意,停止炮击,并且希望通过对话,促进统一。20世纪80年代初,台湾迎来探亲热,陈景南也开始寻求返乡的机会。因为陈仁麒的特殊身份,陈景南还因此入过监狱,他担心自己的返乡会给哥哥带来灾难,迟迟下不了决定。

而陈仁麒慢慢步入晚年后,心中对已经几十年未见的弟弟也越发思念。消息传到高雄,陈景南失声痛哭,决定去北京见自己的哥哥。

陈仁麒夫妇与陈景南夫妇合影

1990年夏天,陈景南与哥哥陈仁麒在北京见面了。曾经指挥过千军万马的开国将军,拥着弟弟哭得像个孩子。许久,兄弟俩才互相端详着面庞,寻找曾经的记忆和讲述彼此这么多年的故事。他们时而哭,时而笑,没有人打扰两位已经别离了六十载的兄弟。

本文系《祖国》杂志社赵娜据相关资料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5
0
1
2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