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成才的四个基本要素

作者:杨占国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7-09-30 3156

 

青年成才的四个基本要素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

杨占国

   有关习近平总书记的文章和书籍我一向是特别关注的。当我发现有新出版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以下简称《知青岁月》)就第一时间捧在手里,开始读起来。读着读着,确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读后收获和思考颇多。这是一个15岁的北京知青在陕北黄土高坡的不懈奋斗史,这是一个黑帮子弟在中国农村脱胎换骨的涅槃史,这是一个大国领袖在童年、青年时期的饱受磨砺的苦难史。从青年成长成才的角度看,从知青习近平身上可以悟出以下四点启示。

   一、爱读书

   知道习近平总书记爱读书是20142月他去参加索契冬季奥运会接受俄罗斯电视台采访时,他自己道出的一联串的书单开始的。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正气。当时总书记接受采访的这段话,今天依然在耳边回荡。

   总书记酷爱读书,是《知青岁月》中几乎每一位受访者都谈到的对知青习近平的深刻印象。1969年初他到陕北插队,只带了两个行李箱,里面装的全是书。白天劳动、晚上看书成为他知青岁月的生活常态,而且一直坚持。总书记的读书生活大致有三个特点:一是阅读的广泛性。七年的知青岁月,他广泛涉猎了历史、政治、哲学、文学、外交、传统文化等领域的大量书籍,留下了“30里借书、30里讨书的生动故事。说得再细一些,比如史学方面,他读过《史记选》《汉书选》《三国志》《中国古代思想史》《中世纪史》等;中国古典文学方面,他读过《离骚》《古诗源》《李白诗选》《三曹诗选》;马克思主义者经典著作方面,他读过《共产党宣言》《法兰西内战》《反杜林论》《哥达纲领批判》《国家与革命》《资本论》等;外国文学方面,他读过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雨果的《悲惨世界》《九三年》、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以及巴尔扎克、莎士比亚、莫泊桑的作品;中外军事著作方面,他读过《三十六计》《毛泽东军事文选》《中国古代军事理论选集》《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选》《罗斯福见闻秘录》《太平洋战争》《隆美尔战时文件》《战争论》《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的重要战役》等。二是阅读的痴迷性。那时候没有电灯,他就伴煤油灯阅读,往往读到深夜,次日早晨,鼻子孔都被灯烟薰得黑黑的。他常常就是利用这种黑天、冬天和下雨天用来阅读的。用梁家河老乡的话说,近平读书有书瘾’”,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三是阅读的持久性。读书是他的生活方式,也是他的生存方式。宋人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总书记却常说:书中有许多古人的智慧,不读书是多么不明智呀。这也他倡导建立学习型政党的原因所在。

    二、能吃苦

   肯吃苦、不怕苦是知青习近平在陕北生活的鲜明特点。在七年知青岁月里,别人做事从开始,他却要从负数开始。他是陕北两万六千名知青中,所处条件最苦、下乡时间最长、年龄最小的知青。七年的农村生活,使他深深体味了最苦、最难的岁月,并在苦难中完成了自己人生的一次浴火重生。从扁担把他的肩膀磨得一层一层掉皮、出血肩膀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就不怕扁担磨了;从躺在跳蚤堆里睡觉,一咬一挠,浑身发肿对跳蚤的毒素产生抵抗力;从一开始劳动连婆姨都不如的每天五六个工分到两年后拿到壮劳力的10个工分,成了种地的好把式。不管多累多苦,青年习近平总是一直拼命干,从来不撒尖儿,一步一步地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这四关。这四关其实就是吃苦,这种苦可以细分为少小离家的思乡之苦,稚嫩之身的劳动之苦,食不裹腹的饥饿之苦,前程未测的求索之苦。特别是求索之苦,回望过去时,历史已经定格,呈现出一种确定性;但是,在真实的历史正在行进时,充满了未知和不确定性。现在回头看,知青习近平在梁家河一待就是七年,实属不易。更不易的是,当初在梁家河,他并不知道自己要待多久,很多时候看不到未来、也设计不了自己的未来。特别是多数知青都因招工、招干、当兵、上大学等先他而去、先他返城的时候。在那种情况下,他仍然坚持学习、坚持奋斗、坚持工作。这种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过程,恰恰是天降大任的前夜,为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做了最好、最现代版的注脚。

   2013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讲了一段与苦难、与青春有关的极有文采、极富哲理的话:青年朋友们,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

   三、善思考

   古人讲,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任何财富和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而劳动和创造的源泉则是思考。什么样的人容易思考?受苦受难的人容易思考、悲天悯人的人容易思考、忧国忧民的人容易思考。《知青岁月》一书中,可以找到知青习近平善思考的一点蛛丝马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其位而谋其政的持续思考。在赵家河搞社教期间和当了梁家河村支部书记之后,他一直围绕村民需求、发展需求而思考全村工作。比如,怎样解决村里粮食增产的问题,怎样解决耕地面积少的问题,而一直在思考打淤地坝、增加耕地的可能性;怎样解决村民烧柴困难、饮水困难的问题?而一直在寻找办沼气的可行性、打水井的可行性;如何解决村民购买毛巾、针线等日用品而翻山越岭、往返数小时的问题,如何解决农村妇女白天从事体力劳动、夜里还要为全家的穿戴而点灯熬油、缝缝补补的问题,而一直在思考办代销店、缝纫社的可能性;如何解决村民排队磨米磨粉、铁制农具坏了无处修理、农用牲畜去外村钉掌等问题,他一直在琢磨开办铁匠社、开办磨坊等事宜。总之,作为村支书,全村农、工、商、学、兵的事宜,都需要他去思考。

   二是面临棘手问题而快速思考。习近平当了村支书之后,村里接到上级分派下来的一批救济粮;那是一个以粮为纲、粮食短缺的年代,粮食到了村里,大家都很高兴,但是到了分粮的时候,谁都说自己家困难,谁都想多分一点粮食。村里人开会商量这个事,说着说着大家就吵起来了,这时的村支书习近平急中生智,说:大家别嚷了,咱们现在就到各家各户去看,究竟谁有多少粮食,都会看得清清楚楚,谁该多分,谁该少分,不就一目了然了吗?听了这话,大家果然不吵了,座谈会变成了走访会,他带领大家到各家各户去看,每家有多少粮食,都当即记录在册,从夜里10点多,一直看到次日早晨5点多。最后根据账目,谁家粮食少,就分给谁家。

   三是作为身处基层组织建设最前沿的支部书记对党群、干群关系的根本思考。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永远是执政党作风建设的大问题。当年齐云阿姨给十几岁的习近平讲述自己抗日战争时期,党员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时,用了这样的话:那个时候,只有坚决依靠老乡。找到老乡,才能坚持斗争,坚持生存。哪有嫌弃农村生活艰苦、农民落后的道理,这种言传身教,应该是知青习近平思考干群关系的一个重要起点和重要里程碑。他处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在当年的邻居送他的一碗白米饭上,在197510月乡亲们送他上大学的目光中,在乡亲们你三角、我五角而凑齐的总计5.5元的照相费用中,我们已经找到了答案。可以断言,在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中,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的思想,一定深深地影响着习近平。

  这让我们自然想到了20175月,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养成了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的习惯,终身受用。

   四、乐助人

   助人是快乐之本。知青习近平身上的助人、利他的品质,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管窥。

   助众人。一个人要想助众人,就要办公事。一个政党要想助众人,那就要牢记和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知青习近平当年仅仅20岁刚出头,就要胸怀全村百姓的冷暖、公平公正地处理全村男女老少的事情,何其不易。梁家河的村民讲:近平不搞形式主义,不搞那个年代时兴的学习、运动,而是立志办大事,要给群众做实实在在的事情。村里缺地缺粮食,他就带领大家打淤地坝;村里缺水,他就带领大家挖深水井;为了方便村民缝补衣服、磨面磨粉、购买日用品和农具,他给村里办起了缝纫社、代销店、铁业社、磨坊。这就是助众人的习近平。

  助他人(不相识或不太相识)。帮助他人,《知青岁月》书中有多种描写,对乞食老汉解衣推食、帮助老汉拉车、帮群众找猪、为救治受伤村民而心神不安、寝食难安。此外,在村里还流传着他用自己的三轮摩托车(系奖品)给村里换手扶拖拉机的故事、替穷困户张志林交80元口粮钱(1975年)而只字不提的故事、接济半憨憨孤儿寡母500元的故事(1993年),这些都是知青习近平心中有爱、心中有民的集中体现。梁家河的村民们讲,总书记那时候主要想的就不是自己的前途,而是怎么能做好村里的工作,怎么能让群众的生活好起来。这就是助他人的习近平。

   助故人(老相识)。《知青岁月》一书中多处提到知青习近平的助人故事。在村子期间,他曾经送给黑子(大名王宪平)一本《毛主席诗词》和一个笔记本,黑子一直珍藏着;他离开村子临行前,他曾送给张卫庞两条棉被、两件大衣和一个针线包,38年后张卫庞已经将这个针线包捐给国家(这个针线包上有他母亲齐心老前辈亲手绣的娘的心三个字)。1993年和1999年,已经离开陕北多年的习近平曾两度给村民吕候生支付数目不菲的医疗费,不包括他先前寄出的陕西去福建治病用的往返路费500元。20145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总书记面对青年学生一连讲了八个学会,其中就有学会助人、学会感恩(其他六个是: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这就是助故人的习近平。

   2002年,总书记公开发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文中写到:“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可以说,总书记在梁家河的7年岁月,他读懂了生活这部大书,读懂了中国农村这部大书,也读懂了实际这部大书。

   我们的青年,如果手捧着《知青岁月》还有些迷茫的话,我相信,读完《知青岁月》后,一定会对未来自信满满。这正是本书编辑和出版的初宗。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3
0
0
0
0
0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