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中央党校重视党性教育

作者:高中华 来源:学习时报 2015-03-12 536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性教育。早在延安时期,党性教育的问题就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核心工作,而为了使党性教育更加系统化、制度化,党中央把一大批高级干部集中在中央党校进行整风学习,这为以后革命的大发展和全国解放做了干部准备。

    重视党性教育

    1940年10月28日,总政治部发出关于干部政策与教育的干部第二号指示,其中提到提高干部的党性,加强党的锻炼与生活,军队中党员干部不仅应该成为好的军人,而且应成为好的党员。毛泽东赋予党校教育以统一思想的任务。他说考虑过去干部教育有很多问题,“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把方针完全搞到另外一边去了,研究马列主义搞到违反马列主义方面去了,方法也是违反马列主义的方法”,同时,党员干部思想庞杂,思想和行动不统一,结果导致“这个人这样想问题,那个人那样想问题,这个人这样看马列主义,那个人那样看马列主义。一件事情,这个人说是黑的,那个人则说是白的,一人一说,十人十说,百人百说,各人有各人的说法”。为凝聚人心,要求统一思想。统一思想的标尺是什么呢?无限忠心,联系群众,独立工作能力,遵守纪律。

    对于学习理论与增强党性之间的关系。刘少奇在延安马列学院演讲时指出:“我们共产党员不能把理论学习和思想意识修养互相割裂开来。我们共产党员,不但要在革命的实践中改造自己,锻炼自己的无产阶级思想意识,而且要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过程中改造自己,锻炼自己的无产阶级思想意识。”“这应该是我们共产党员修养的方法。这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方法,和其他唯心主义的脱离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的修养方法,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中央在运动过程中又把学习理论与增强党性联系起来,要求“用自我批评的武器和加强学习的方法”,“改造那些把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工作完全脱节的现象”,以“更加坚定自己的阶级立场、党的立场与党性”,并指出“粗枝大叶、自以为是的主观主义作风就是党性不纯的第一个表现;而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则是一个党性坚强的党员的起码态度”。

    当学习运动转入整风阶段后,毛泽东在中央学习组会议上进一步强调:“把马列主义搞通,把主观主义反倒,这是加强教育的更深刻的方法,更彻底的方法。如果我们全党干部在现在这一两年以内,能够把作风有所改变,扩大正风,消灭不正之风,这样一个目的达到了,我们内部就能够巩固,我们的干部就能够得到提高,我们也才能够有本事迎接将来的光明世界,掌握这个新的光明的世界。

    干部党性教育的原则

    1939年2月,在毛泽东的提议下,中央设立了干部教育部,制定了《延安在职干部学习教育暂行计划》,全面负责全党干部学习教育工作。

    一是针对不同干部的情况,对学习内容进行分类指导。党中央在《关于延安在职干部学习的决定》中将在职干部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有工作经验又有较高文化水准的高级及中级老干部;第二类是有相当工作经验但文化水平很低的中级及下级工农干部;第三类是工作经验不够但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中级及下级知识分子新干部;第四类是在学术或技术上有较高造就的专门人材。解决这四类在职干部学习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凡实际经验多而理论缺少者,以学习理论为主;凡缺少实际经验者,以学习实际知识为主;凡文化水平很低者,以提高文化为主;所有干部,均应了解时局动向与当前党的政策;一切学习,均应使之同自身工作有直接间接的联系。根据上述原则,《决定》对四类在职干部学习的方向作了规定:第一类,以学习马列主义理论为主,并从同自己有联系的某一方面学起,同时增加中国历史首先是中共党史与现实的知识;第二类,以学习文化首先以学习国文、数学、自然常识为主,同时增加政治常识与社会常识;第三类,以学习中国历史首先是中共党史与现实的知识为主,并从同自己工作有联系的某一方面学起,同时增加马列主义理论的知识;第四类,以了解时局动向与当前党的政策为主,同时增加中国历史首先是中共党史与现实的知识。四类干部均应研究时局动向与党的政策。

    二是将本职工作内的学习与工作以外的学习统一起来。中央《关于延安在职干部学习的决定》还指出:在职干部学习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本职工作以内的学习,一部分是本职工作以外的学习,其中,“第一种学习对在职干部是主要的,第二种学习是补助的,但是必须的”。本职工作内的学习,首先体现在自己所担负的实际工作中。因为无论哪一领导部门的工作,都必须了解情况与掌握政策,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做极大的调查、研究工作。“这种同本部门工作有直接关系的调查、研究工作,过去不是没有,便是很少;而这正是本部门工作的基本的与经常的部分,这种调查研究工作,即是在工作中学习的基本方面。”工作以外的学习,应该包含文化(国文、史地、社会知识、自然知识等)、政治(时事与策略)、理论(辩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政治经济学、军事学等)三方面。这种学习对在职干部带补助的性质,其目的,在帮助他们提高文化、政治与理论的水平,使他们对革命,对工作更有信心与能力。”

    三是使制度化的在职学习与集中式的整风运动紧密结合。为实现干部在职学习的制度化,党中央从1940年起,将每年5月5日马克思的生日确定为“学习节”,在这一天“总结每年的经验并举行奖励”。还要求“建立在职干部平均每日学习两小时的制度,并保持其持久性与经常性”。后来又强调:“全党在职干部必须保证平均每日有两小时的学习时间,非因作战或其他紧急事故不可耽搁”。“凡环境许可的地方,可依类编成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每月开讨论会二次”。“一切为着在职干部教育而耗费的时间,均算入正规工作时间之内,把教育与学习看做工作的一部分。在鉴定干部的时候,学习情况如何应作为鉴定标准之一”。此外,还规定了“对于在职干部教育的考核测验与赏罚制度”。至1940年10月,“在教育制度上,我们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建设,如:小组与大课之相辅而行,指导员与支部教育干事的确立,巡回教育制与顾问团制的采用,各种研究组与研究会的推行,一般大讲演的举行与教育干部中策略教育的开始等等。”

    在中央党校,学员管理也要求体现出党性修养。如通过组织鉴定或者政治鉴定制度,来衡量学员的党性修养。效果如何呢?首先是让更多的领导、党员受到了世界观的教育。正如李维汉说:“经过延安整风,我的世界观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其次,极大地提高了战斗力。邓小平说:“没有那次整风,打败日本侵略者,打败蒋介石,是不可能的。”

    党性修养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把党性教育作为党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党性教育应有两个重点:提高学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注重党性修养。他说:“党校是学习党务的,也有政治、经济、文化课程,还有一些军事课程,但是比较偏重讲党的理论,党的历史和作风。”

    1940年2月,中共中央进一步总结了办好党校的经验,作出《中央关于办理党校的指示》,关于党性修养的考察,“主要的要从党员在学习生活中,在对于各种问题的了解中,在思想上,去考察他们的党性”。为了巩固与发展党的事业,指示要求“各地党的领导机关均应办理党校,以加强对党的干部的马列主义教育”。指示规定各级党校的基本任务是:“以马列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来教育干部,而来校干部的基本任务也就是学习。因此整个党校的组织形式与工作方法,均应服从于这个基本任务”。教学方面,“应以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中国到外国、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以达到学生对所学的功课真能切实懂得之目的”。学习方法应采取在教员指导下以个人自习(即自己读书)为主的原则。指示阐明了党校教学的中心目标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指出:“求得理论与实际的一致,是党校教学的中心目标。但在学校生活中,求得这种一致的方法,应该同在实际工作中不同。在学校中为了求得这种一致,应该使学生切实了解马列主义的精神和方法,应该经常研究与讨论党中央与党的领导机关的各种文件指示,应该经常多请当地的和外来的负责同志报告各种时事问题及各种实际工作的情况与经验。这些均应成为党校的主要功课之一部。为了这个目的,学校可以专门指定一天为党日(每星期内五天上课,一天党日)”。对于学员党性的考察,指示指出:“主要的要从党员在学习生活中,在对于各种问题的了解中,在思想上,去考察他们的党性”。指示还强调了党校“在学校生活中应该充分地发挥民主。在学习中应提倡敢于怀疑,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意见与同志式的辩论问题的作风。对于错误的、不正确的思想,主要的应该采用说服、解释与共同讨论的方法来纠正”。

    1940年8月1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作出《关于加强干部策略教育的指示》,要求把党的策略教育,即当前党的政策的教育,列为干部教育的正式教育的计划之中。

    延安时期,中央党校初步形成了党校教育课程的基本框架:政治教育、业务教育、文化教育、党性教育等,而核心则是党性教育。党性教育的内容包括:科学精神、宗旨意识、知行统一、遵守党纪、联系群众。党性修养的方式包括:课堂讲授、实地调查研究、小组研讨、开展整风、参与生产劳动等。

    1942年2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主题是研究干部教育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干部教育第一”的思想,规定高中级干部必须学习理论,“其学习范围分为政治科学、思想科学、经济科学、历史科学等项,一次逐步学习之。”“其学习方法,以理论与实际联系为原则。”同时,会议决定:停止过去所定课程,在本年内教育与学习党的路线。

    中央党校在延安整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宝贵的经验是找到了加强党的建设的好办法。

    首先,党员的党性教育要以思想理论教育为基础。切实提高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切实掌握和善于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世界观、人生观等根本问题上求得彻底转变和提高。

    其次,加强党的组织纪律,健全规章制度,严格规范每个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的言论和行为。延安时期,党的干部文化水平较低,缺乏系统的理论,工作能力亟待提高,但他们却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信仰,有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和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这正是中国共产党战无不胜的不竭动力和继往开来的强大思想武器。

    虽然今天的时代主题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今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但延安时期在中央党校开展的党性教育,对今天仍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党史部)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