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公知会反省:“这些年我们做了什么?”

作者:吕景胜 来源:淮左徐郎 2021-09-12 712

假如公知会反省:“这些年我们做了什么?”

吕景胜

假如公知会反省:“这些年我们做了什么?”

  假如少数公知良知未泯、良心尚存,是否也该反思、反省、反躬自问这些年我们做了什么?笔者尝试着为少数公知反思、反省这些年我们做了什么。

假如公知会反省:“这些年我们做了什么?”

假如公知会反省:“这些年我们做了什么?”

假如公知会反省:“这些年我们做了什么?”

假如公知会反省:“这些年我们做了什么?”

假如公知会反省:“这些年我们做了什么?”

假如公知会反省:“这些年我们做了什么?”

假如公知会反省:“这些年我们做了什么?”

假如公知会反省:“这些年我们做了什么?”

假如公知会反省:“这些年我们做了什么?”

假如公知会反省:“这些年我们做了什么?”

假如公知会反省:“这些年我们做了什么?”

  限于能力笔者无法穷尽公知这些年的高论高见,笔者猜想如果实施上述这些高论高见会不会就是人们常说的不可逆转、不可挽回的邪路或灾难性、颠覆性后果?笔者有几点感想并建议公知:

  1、少一点幻想,回到现实、回到土地、回到中国。公知爱谈常识和文明,如果你的常识和文明就是不搞美式民主、多党、普选中国就要完蛋就要崩溃,那不是“常识和文明”,只是一种假设,自然科学的某种假设未来实验条件技术手段具备也许将被验证成为科学定理。社会实践中的假设一直有机会、有岁月经受实践检验。多少年过去了,中国没按照公知的假设实施,但吸取了人类政治经验的合理成分,如约束权力,中国没崩没溃,且日益崛起、行稳致远。中国还会有机会、有岁月等待检验所有来自国内外的质疑,包括公知不搞多党、普选的“民主”中国要崩溃的假设,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和我们的下一代。

  2、历史上在有些问题的思考上、有些决策选择上我们不会比我们的父辈精英和杰出领袖们聪明高明多少。这不仅是说隔代人智商没有多大的差异,更重要的是我们不会比前辈更多置身于当时的语境、环境、社会现实、据以决策的信息。当年我们的父辈走在南昌起义路上、长征路上、抗日路上、延安路上,三大战役路上、抗美援朝路上,当年他们要民主要科学、反饥饿反内战反独裁,有那个时代的逻辑、理性和必然,有他们的理想、初心和信仰,有基于那个特殊社会的判断和选择。你今天的“聪明才智”不一定能洞察感知理解那个时代的必然。轻佻地假设历史、虚无历史没有意义,也是对目前大多数人们的父辈的亵渎,因为目前大多数人的父辈参与了那个时代的流血牺牲和巨大变迁,难道说那些参与、那些流血牺牲、那些奋斗都是虚假、愚昧、无意义?若此,无法解释今天的国家地位和国家成就的取得。

  3、闭上空谈误国的嘴。今天国家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国家也需要各种质疑和批评,但需要专业化诊断、对策,不能靠哗众取宠、花拳绣腿、华而不实的言论吸睛、为获取某种利益的炒作,甚至违法违宪的煽动颠覆。否则知识分子话语权越来越失去专业力、公信力、影响力,越来越边缘化、卡通化、戏剧化。公知常说缺乏方向感和安全感。国家目前及今后的方向感就是目前的国基、国本、宪法框架、党的领导、四项基本原则等。公知想要什么方向感?如果要改变目前国基、国本、宪法框架的方向感,笔者和许多人还不答应呐,也有许多人会产生不安全感。

  我们是要居安思危,时刻警惕迫切解决治党、反腐、民生、民主、国防等问题,如果有强大的国防抵御外侵,解决好治党、反腐、民生、民主问题防范内忧,怎会有不安全感?公知的所谓不安全感是否是近年话语权及话语影响力减弱的失落感、边缘感?公知对此应该有心理准备,网络话语权多元格局,人民百姓一定是越来越开启民智,越来越不容易被忽悠,越来越有鉴别力,越来越有选择性。所以社科知识分子应多学科技人、航天人、筑路人、实干者脚踏实地,让自己言论和学术产品经受社会和时间的检验。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2
0
0
6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