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君柱:不怕苦累,不讲条件待遇,不分工种和你我的核潜艇苦战精神

作者:侯君柱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24-09-25 504

核潜艇诞生的历程就是一部艰苦创业史

侯君柱

我接到六机部调令,调离大连造船厂到某厂报到。这时的工厂,正处在生产的准备阶段,尚未形成生产能力。在这样状态下承担具有尖端技术核潜艇的建造任务,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然而,工厂的广大干部和职工,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历尽艰辛,忘我苦干,团结奋斗,终于建造成功我国第一艘核动力潜艇,并交付海军光荣服役。我每回想起这一段艰辛的历程,就心潮起伏,激动不已。

当年的工厂,没有道路,没有围墙,没有大门,没有厂房,厂区一片荒芜,杂乱不堪。我调到厂不到一个月,原大连厂建造过潜艇交船队整个建制人员调到该厂。会同上海、武汉等地来的大批工人和干部,就是在这艰苦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的。

外地来的同志,长期生活在大城市,一到这荒僻的海岛,衣、食、住、行各方面都不适应。他们首先要过吃饭关。从南方来的同志不要说吃粗粮,有的连玉米面和高梁米都没有见过.尽管当地政府在粮食品种上也做了一些调整,但这80%的红高梁米实在无法适应。副食供应也十分单调,多少年见不到细菜,土豆、大白菜、大萝卜,年复一年,顿顿如此。生活的改善也只有靠出差探亲时背回有限的“进口货物”。然而,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职工们不但不叫苦,而且积极的进行着各种生产准备。

不仅生活条件极其艰苦,而且,工厂处于基建,没有形成生产能力,加之政治上的动乱,给首制艇建造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正当工厂进入全面生产、基建准备阶段,政治运动波及XX岛。靠边站、斗批改、进牛棚,学习班接踵而来,独树一帜的辽宁插队落户对厂的建设及生产带来了无法估计的影响。345名干部分两批,连同家属到农村插队落户。这些干部大部分是从事核潜艇产品的生产、技术和管理人员,从施工员到总建造师,从管理员到副厂长、厂长,就连工厂派到了719所、原二机部15所参加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没有幸免.这些同志直到两年后才分四批从农村抽回.在这些干部下放期间,正逢首制艇机电设备现场安装,对潜艇建造的第二战役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在首制艇建造过程中,还曾遇到过无数的难关。例如材料的复验。壳体所用的每一块钢板和每根肋骨,都要经过100%超声波探伤和机械性能复验,复验合格才能投产。这样大量的复验任务,如果只靠试验室的几台刨床加工试片,最少需要两年。为此,工厂集中了全厂所有牛头刨床,集中人力和设备,不到两个月就全部完成了。在艇体建造过程中,手焊、自动焊、碳弧气刨都是难关。一是工作量大,技术工人少,二是质量要求高,技术难度大;三是作业环境条件差。船体车间领导解放思想,以身作则,及时开展练兵,大胆启用青年工人焊大缝;大力推广用碳弧气刨和气焊开焊接坡口工艺,以它代替风铲开坡口的传统工艺,提高了工效几十倍;并用地规气焊法切割肋骨圈焊接坡口,代替了十米立车。在全厂广大职工的支持下,船体车间经过一年时间的日夜奋战,首制艇第一个立体分段吊上了船台。利用春节四天假期一举拿下三道大焊缝。广大技术人员和工人、干部吃在船台,干在船台,睡在船台。从第一个立体分段上船台大合拢到总体试水全部完成,仅用了不到五个月的时间。这在当时全厂自动焊四级以上只有四名工人,手焊五级以上也只有16名工人的工厂来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如此艰巨的焊接装配任务,确实是个奇迹。

为了确保核潜艇首制艇下水,必须完成机电设备艇上安装。安装前的油漆工程是在十分恶劣环境下进行的,在短时间内完成12万平方米的任务,绝非易事,六、七月份天气炎热,舱室温度高,通风条件差,油漆毒性大。油漆工人日班连晚班。熏倒了,休息一会再干,有的工人一连熏倒三四次。安装铅屏蔽时,100来斤的铅块吊不能吊,抬不能抬,有的躺着干,有的趴着干,舱室中铅尘浓度超标1000倍.有不少同志腿上、身上起了红斑,鼻子流血,吃不好,睡不好。可是没有一个人叫苦,没有一个人计较待遇和报酬,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两个月的工作量。在敷设消磁电缆时,打破了工种界线,凡是能上艇的,不分男女、工人干部,船体上下一起干,一个月的敷设任务,10天就完成了。在这十天里,女工的孩子没人接送,就委托给邻居,男职工不能回家吃饭,他们的家属把饭送到工地。

作为首制艇建造的组织者指挥者之一,我至今难以忘怀那紧张团结的日日夜夜,难以忘怀那种不怕苦、不怕累,不讲条件、不讲待遇,不分工种、不分你我的苦战精神。正是他们,为我国核潜艇的建造成功建立了伟绩丰功。

2014年8月

参考文献:

[1]侯君柱.挑战生命极限,铸就金华绽放.中国核潜艇之路(一至四)[M].两弹一星研究会核潜艇专业委员会编写组.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党群工作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政治工作部、中国两弹一星研究会核潜艇专业委员会.2014.8(一卷):408-410.

(侯君柱,天津市塘沽人,1926年11月生。1946年进大连造船厂,曾任副总工程师、副厂长,1966年调入四三一厂任副厂长、厂长等职。1981年调回大连造船厂任党委书记兼厂长、大连造船工业公司总经理。1987年1月离休。为早日建成我国第一代核潜艇,他勤奋工作,对工厂的生产准备、人才培养、基本建设等方面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和落实。组织工厂对关键项目四万吨级注水式船坞的完工验收,为核潜艇提前下水创造了条件。在091首制艇建造过程中,组织了船体建造和设备安装,并现场指挥,制定了首制艇下水实施方案。与科研单位、驻厂军事代表室等部门大力协同,为我国的核潜艇建造作出了贡献。侯君柱同志现已过逝。)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7
0
0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