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以为自己出了“洋相”,网友却流出了眼泪……

作者:佚名 来源:人民日报 2023-12-10 625

院士登台演讲

一个小事故打动了现场的所有人

人们发现

演讲台的地面

有许多黑渣

原来,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王志珍

穿了双老化掉渣的鞋

鞋底老化,不停掉落碎屑

王院士自嘲出了“洋相”

现场观众却致以掌声……

网友:

这哪里是穿了好久的鞋子

分明是买了很久舍不得穿

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访问学者

出国必备的竟是……

王志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

也是改革开放后

最早被公派出国的访问学者

演讲现场,王院士向大家提问

呢子大衣、中式调味料、肥皂

哪个是当年他们出国行李中的必备?

首先排除掉的呢子大衣

竟是正确的选项!

原来,那时候出国的访问学者

国家都会出资为他们配置

一件呢子大衣、两套西装

因为这一批“走出去”的年轻人

是中国的一张张“名片”

和一座座“桥梁”

代表了中国的形象

要让世界看到改革开放的中国面孔

好多顶尖科学家!

这个学校的系主任名单震惊全场

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是王志珍院士的母校

演讲现场展示了

中科大建校初始的系主任名单

让观众惊呼不断

钱学森、华罗庚、郭永怀、

贝时璋、赵九章这样顶尖的科学家

给大学生讲课、布置作业、改论文

王院士还在现场分享了

一张钱学森的手绘画

这是钱老的教学计划说明

他希望通过这幅画表达

力学系要培养的是旗杆式的人物

更让王院士印象深刻的是

“中外语文”被置于旗杆底座

作为基础

王院士说

“中文是母语

英文是进行国际交流的工具

要学好中文,还要学好英文”

一次爆炸

令她至今仍心有余悸

回忆起20世纪70年代的科研环境

王院士感叹:“实在是很差的”

对于蛋白质样品的制备保存

这个现在看来常规且简单的步骤

都需要用“土办法”制作仪器

王院士分享了一个

令她至今仍心有余悸的故事

一天中午

“土办法”制作的冷冻干燥仪

突然爆炸

碎玻璃布满整个房间

碰巧不在实验室的她

侥幸逃过一劫

后来

当有机会从德国

带回一件实验器材的时候

王院士选择了冻干机

她对现场的年轻人说

大家现在做实验的日常仪器装备

只不过是近一二十年

才变得“世界一流”

我们要珍惜改革开放的成果

勇于去做“零到一”的突破

“在实验室里,我才觉得

踏实、快乐、幸福”

被公派去德国工作学习期间

王志珍成果颇丰

逐渐在国际科研界崭露头角

回国后,她和同事

利用“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DI)”

成功催化了胰岛素的正确重组

这种酶和蛋白质折叠问题

成为了她一生研究的重心

1993年,王志珍提出

“PDI既是酶又是分子伴侣”的假说

突破了国际科学权威

对于蛋白质折叠规律的认识

20世纪九十年代后

王志珍继续对这种酶深入研究

持续至今已超过30年

在崎岖的科学道路上攀登

他们发现了更多前人未见的风景

“衰老、神经退行性疾病

心血管疾病、肿瘤等等

这些不同的生命活动中

都能看到这个酶在发挥作用

如果把它抑制了,就好了”

王志珍说,基础研究的突破创新

比大多数人想象中更加艰难

这些造福人类、

听起来足以让人心潮澎湃的可能性

或许就在不远的将来

也或许遥遥无期

这就是基础研究的魅力

如今,年过八旬的她依然坚持

每天在实验室里工作

“在实验室里我才觉得

踏实、快乐、幸福”

王志珍用这句最踏实最朴素的话语

讲述着她奋斗一生的科研事业

向王志珍院士致敬!

向一心科研的科学家致敬!

来源: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央视一套(ID:CCTV-channel1)、央视新闻(ID:cctvnewscenter)、《开讲啦》、《吾家吾国》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
8
0
0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