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阶级:美国的“新权贵”阶层

作者:柏言Boyne 来源:译言网 2015-03-28 717

  八月份,当众多共和党候选人齐聚一堂,为争夺党内宝贵的总统提名人选站台拉票时,人 们可能没有发现,其中有三位候选人,他们的父辈也曾参与过总统竞选。讽刺的是,无论他们当中哪一位胜出,都很有可能将在16年迎战另一位政坛明星的亲属, 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这对于一个在建国之初即摒弃了权力世袭这一做法的国家来说,时下人们面对“世袭”制如此容忍的态度,的确是件值得关注的 异闻。鉴于美国历史上从未诞生过领主或君王,人们也很少担心本国精英阶层会因传统出现“阶层板结”的现象。

  托马斯·杰弗逊曾将世上所存在的贵族大致划分为两类:一类“真贵族”不但出身高贵,更难得的是自身品德高尚、极富才干。他们依靠自身努力创造财 富,是国家的栋梁;另一类“假贵族”则仅依靠先人的财富和地位,骄奢淫逸、不学无术。他们所能的只是守着父辈的财富坐吃山空,是国家的蠹虫。虽然杰弗逊本 人无法归为其中任意一种,而更像是这二者的混合(一方面他是一位成功的律师,同时他从他岳父那里继承了一大笔财富,包括11000英亩的土地以及135个 黑奴)但不影响他分辨贵族种类的一番言论确是历久弥新的。美洲的开拓者(掠夺大亨)们虽积累了令欧洲王公眼红的巨额财富,然而由于他们自身的乐善好施,子 孙的肆意挥霍外加联邦政府的反垄断措施(反托拉斯法),以至于美国人过去从不知道生活在一个精英阶层可以世代相传的国家里会是什么样子。

  现在,他们开始知晓生活在这样的国家里是怎样一种感受。如今越来越多的富人选择留给儿女某样特殊的财产,这份财产虽不能用于在赌场肆意挥霍,但也不必担心遗产税使它受到一丝一毫的缩减。事实上,它比传统意义上的物质财富更加实用。它就是人们代代相传的经验智慧。 

  纽黑文的强强联合

  智力资本带动知识经济(增长),因而占据雄厚智力资本的人往往也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直译可以分得更大块蛋糕)。同时,这一资本的重要地位也 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被越来越多的人传承。与过去相比,如今更多精明能干的成功男士选择同样慧心巧思的成功女性作为结婚对象。有研究数据表明,因选择“选 型交配”方式组成家庭的两个人往往都取得高等级学位,并且各自拥有一份丰厚的薪水,这样的“强强联合”会导致社会机会不均等率提升25%。优秀的父母往往 会孕育同样聪慧的孩子,并为他们提供更加稳定的成长环境。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当中每年仅有9%的女性未婚生子,而在中学便辍学的女性当中这一数字却高达 61%。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不断刺激孩子的智力发育:专业人士的孩子往往在四岁之前就比靠社会救济度日者的孩子多听32000个单词。前者往往会搬去配有 良好师资的高档小区居住,他们不惜重金聘请老师教授孩子长笛,同时依靠熟人走后门让自己的孩子进名校就读。

  作为美国社会中坚力量的摇篮,如今许多美国名校都尽可能淡化家庭出身对于教育机会获取方面的影响,从社会各阶层招收天资聪颖的学生,甚至对那些 被常青藤盟校相中但出身贫寒的优秀学生给予全额免除学费的优惠政策。但仍无法改变作为社会主流---绝大多数中产阶级出身的学生的境遇。他们仍需借一大笔 钱用以缴纳学费完成学业。毕竟,身处当今社会,大学文凭仍是叩开心仪单位大门必备的敲门砖。同时,父母收入与子女学术成就之间关联日益密切。聪明人越来越 富,同时对于子女教育问题也比他们的先辈们投入更多的精力,譬如许多富人甘愿掷重金为女儿聘请中文老师教习汉语。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随着社会的演 进,社会对于脑力劳动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有数据表明,在同样从事全日制工作的前提下,一位年轻的大学毕业生的收入要比高中毕业生的收入多63%。更何况, 在当今社会,仅凭高中文凭可能根本找不到工作。相对的,那些名牌大学的高材生一毕业,往往就能直通一份令人称羡的好工作,未来在这一平台上获得的潜在回报 也是不可限量的。

  以上现象并非为美国独有,但其在美国的表现却最为明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源于美国社会贫富差距之大在世界强国当中都是无出其右的(这 一点也在1月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国情咨文演说中多次暗示过)另一方面也是源于美国的教育系统较其他西方国家更照顾本国的富人阶层。拜美国超本土化拨款 所赐,美国也成为世界上仅存的三个,政府教育拨款倾向于富人而不是穷人的国家。自1980年以来,美国大学学费累计提高17倍,这一增速与其国民收入的中 位数增速持平,高昂的学费部分被用于养活校内人浮于事的机关官僚,同时也被用来兴建各种浮夸招摇的校内建筑。除此之外,美国的很多大学还存在某种“遗产” 情节,招录学生的时候更愿意录取在校职工的子女入学。 

  要教育,不要枷锁

  解决以上问题(教育机会不均等)的有效方式并非劝阻富人打消对其子女进行教育投资的念头,而是尽可能多的帮助那些品学兼优但家庭拮据的学生,帮 助他们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研究表明,令孩子在其幼年时期便开始接受教育最好,因为此时大脑可塑性最强,稍加引导,便可收获极大的效果。虽说在育儿方面, 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父母的地位,父母同孩子讲话、讲故事是很好的幼教方式。但是对于那些家庭关系极为恶劣的家庭来说,将孩子交托给好的育幼机构或许是更好 的选择。遗憾的是,美国育幼机构在办学质量方面仍与国际标准存在较大差距。在改善贫困社区育幼教育建设方面的努力,往往能收获十倍以上的丰厚回报,而同一 水平的高回报率却鲜见于其他政府投资项目。

  目前,美国的许多学校正处于受多股民粹主义势力包围的困境当中:以教师工会为代表,他们抗拒任何表达类似“好的教师应受嘉奖,差的教师应被解 雇”言论的发生。要解决这一问题,同时为了消除各种教育投入不平等的丑闻,教育体系的改革需要双管齐下,加强部分地区本土化的同时,兼顾另一部分地区去本 土化的推进。学生的人均投入应当由州政府统一规定(去本土化),并向贫困地区倾斜(加强本土化)。同时多开展一些补助计划,多办特许学校,把钱真正花到学 生身上。如此,必然导致生源多的好学校能继续发展,差学校就要关门。这样做一定会让工会及其民主党同盟勃然大怒,但在落后的新奥尔良试点已经证明这种择校 方式是可行的。

  最后,美国高校普遍需要注入一股精英主义精神。目前,仅有包括加州理工在内的极少数几所高校能做到唯才是举而不是唯财势举,这是远远不够的(言 外之意就是需要树典型,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加州理工”这样唯才是举的典型形象)同时高校需要努力让学生缴纳的高额学费匹配同等优质的教学服务,时下 流行的平价网络教学便促使传统教学机构为免于破产倒闭纷纷削减成本费用。各州政府也可要求州内院校提供更透明的毕业生收入情况,以促进改革。

  鉴于当下极为严重的人才流失情况,以打破固有的门阀士族垄断教育情况为目的的改革可以使美国更加富强。同样,改革也可以使国家内部的凝聚力增 强。一旦他们开始怀疑所谓体现人民意志的的总统选举不过是一场包裹着民主的华丽外表,实质只是被政客操纵的金钱游戏这一事实。他们便可能为那些蛊惑民心的 政客煽动,将选票投给右翼或左翼的候选人,尤其是在另一个克林顿还是另一个布什之间做出选择的时候。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
0
0
0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