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美国不小心说出的真话:关键技术必须设置“小院子、高围栏”

作者:司马南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22-10-15 1756

小院高墙,老汉持刀

——美国破坏中国半导体产业一则背景分析

司马南

司马南:美国不小心说出的真话:关键技术必须设置“小院子、高围栏”

美国政府心理阴暗的政策,导致对我国技术出口最严苛的制裁措施,从某角度看去,似是在奥林匹克运动当中,美国运动员一边自己往前跑,一边给别人公开使绊子,并且将这种作法堂而皇之写入奥林匹克规则。

这是人类文明的倒退。

在国家安全战略的讲演中,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代表拜登总统公开言明,之所以美国这么干,系为所谓关键技术设置“小院子、高围栏”。

“基础技术的关键点,必须在这个院子里,围栏必须很高,敌意竞争者不致利用美国及其盟友的技术,来破坏美国及其盟友的安全,”说的多么堂而皇之。

然而,沙利文承认,说服盟友很难,荷兰不同意,日本不同意,韩国不同意,以色列不同意,英国政府也不同意,他们不愿意放弃中国的技术市场,他们不愿意铤而走险,他们不愿意与美国绑在一架战车上,如此阴险且反文明地针对中国公开脚下使绊子推推搡搡,那毕竟不好看,而且耽误赚钱,他们没有信心和胆气与美国一道公开宣战。

司马南:美国不小心说出的真话:关键技术必须设置“小院子、高围栏”

众所周知,美国自己也造不出芯片来,大规模攻势开始之前,对这些企业,美国决策者不得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英特尔、台积电、三星和SK海力士获得临时豁免。

即使在重要的盟友对切断与中国的商业活动犹豫不决的前提条件下,年迈的拜登总统仍然决定破罐破摔,单独围剿中国。

故而,请各位看清一个事实,美国这次对中国的气势汹汹是一向注重结盟的拜登政府的孤注一掷的冒险举动,即在盟友未采取公开措施的情况下,美国的单独行动,这不是美国的自信果敢,而是美国的无奈与绝望。

为了让这项反文明的政策好看一些,擅长意识形态舆论战的美国对外宣称,推进出口管制的决定是一种领导力的展示。老哥儿一个举着一把菜刀冲了出来,同伴都在那里看热闹踌躇不前,如此领导力,难道不滑稽吗?

故而,美国这次打压中国的极限行动未必如拜登总统设想的那样有效。几个月未能说服密切伙伴,拜登老爷子自个儿上场吆喝,这次并没有直接限制外国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向中国销售产品,从而留下了美国人不愿看到的一个结果。

美国的决策者是疯狂且绝望的。

今年7月中芯国际清除了一项重大技术障碍,其生产的半导体可以与我台湾省制造的复杂芯片相媲美,相信这个事例触发了白宫和国会山更加极端偏执的思维,拜登8月祭出行动打压我国的半导体产业,致函设备制造商和芯片制造商,禁售这个,禁售那个。上周,又发布了覆盖全球范围的所谓美国规则。

经常把“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挂在嘴上的美国政客,他们不但是运动员,而且是裁判员,更有终审裁定权。人类科技进步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他们的吃相有多么难看,连最密切的同伴都拒绝与之协同。

司马南:美国不小心说出的真话:关键技术必须设置“小院子、高围栏”

5000年文明催生的道德律与好生之德,让普通中国人很难理解,美国人如此作为又大言不惭,这是怎样的一种文化。沙利文公开讲:“拜登政府现在明白,仅仅让美国跑得更快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积极阻碍中国在科技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野心,”他竟说“这标志着拜登政府思想的重大转变。”

业界人士认为,美国此番限制措施,对中国半导体业造成的破坏是十分严重的,譬如对我自动驾驶的人工智能、视频推荐算法和基因测序的进步等行业会构成直接影响,打压我芯片制造业那是更直接的。

我的家乡东北,有一种民间戏叫单出头儿,什么《王二姐思夫》、《王二嫂说心里话》等,一时广为流传。一个人饰演所有的角色,完成独角戏。每至结束,大冬天演员身上都让汗水湿透,为啥呀?累呀,忙活呀。终究非正剧,登不得大雅之堂,这世上哪有奥运会自个儿开的?

白洁曦是康奈尔大学政府学教授、最近出任国务院官员,对美国的单出头儿就很不感冒:“让美国与其盟友和合作伙伴产生分歧的制裁,不仅会削弱制裁的效力,也很难让更多国家参与到美国的威慑努力中来。”

司马南:美国不小心说出的真话:关键技术必须设置“小院子、高围栏”

中情局为代表的情报界,在这里面扮演了一惊一乍亦正亦反的角色,他们的情报一会儿把美国政客吓尿了,一会儿又说美国的政策让中国吓尿了。总之,中情局时不准备让大家尿到一个壶里。

去年10月,情报界吹起一股强劲的风:美国必须马上对中国下刀子,中国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半导体领域的进步是美国承受不了的风险。获知这些信息之后,据说沙利文表情板结,犹似面部神经麻痹,不再微笑。沙利文和其他官员开始百倍疯狂地推动对华半导体技术的限制。

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及其副手配合沙利文团队的行动,但她嘟嘟囔囔充满了担心和抱怨:美国自己冲锋在前,单方面采取行动,可能会损害本国企业的利益,阻止中国半导体进步几乎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目标。

20221015日早饭前,写于北京东城区南锣鼓巷8号)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司马南
司马南
主持人,学者
3
0
0
5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