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用一条天然气管道摆平了一个欧洲

作者:司马平邦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3-05-02 243
普京用一条天然气管道摆平了一个欧洲
 
如果,俄罗斯和乌克兰继续 “斗气”下去,真不知这个冬天会有多少欧洲人会被冻死。
没有1000万500万总有了吧。
 
欧洲国力较弱的保加利亚等国已经彻底“断气”,商店里的电暖气也销售一空,据说大量的保加利亚人涌入公众场所,如咖啡店和夜总会,用群聚和跳舞取暖;而在北欧,许多老派的欧洲人恢复劈材引火,围炉而坐,咬着牙准备回到原始社会去,而他们的政府对此几乎无能为力,因为让全欧洲发热的那条生命线掌握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人手里……这其实是一幅很可笑的画面,尤其是在21世纪,本来欧洲走向统一的主要目的是要和俄罗斯、美国、中国这样的大国一对一掰手腕的。
 
欧盟轮值主席捷克总理米雷克·托波拉甚至发出“最后通牒”:如果俄罗斯与乌克兰不能尽快解决天然气纠纷,恢复向欧洲各国的天然气供应,欧盟各国将被迫采取措施干预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天然气纠纷。
 
欧盟会有多少所谓“被迫采取的措施”不得而知,但米雷克·托波拉的最后通谍话音刚落,那边已经传来俄罗斯代表已经坐到谈判桌前——所以,我倒觉得欧盟最高领导人的“最后通谍”其实就是俄罗斯所要的,而不是最后把500万欧洲人冻死在家里。
 
不过据报道,已经有十几人因此而冻死了,杀一儆百的效果已经出来了。
 
俄乌关于天然气的纠纷,最大的受害者欧盟和欧洲诸国(19个),它们其实也是最不敢轻易发表立场的一群,从欧洲和欧盟的视角,这纯粹可以看成是普京借乌克兰的幼稚政治家为整个欧洲挖下的一个坑,这个坑欧洲跳也不是不跳也不是,虽然现在已经有政客在叫嚣欧洲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是个大错误,但现有的数据显示,欧盟的天然气消费61%依赖进口,其中42%来自俄罗斯,欧盟委员会预测到2020年,欧盟对天然气进口的依赖将上升至73%;而2006年俄罗斯计划把售欧的天然气价格从50美元的优惠价提高至230美元的接近市场价格时,欧洲用户并没有深切的感到来自俄罗斯的危机,甚至还压迫乌克兰在天然气问题上向俄罗斯低头,可见从始至终在天然气问题上,欧洲始终被“便宜”的俄罗斯利益所诱惑着。
 
现在他们想回头,虽然明知乌克兰站的立场离欧盟更近,但已来不及了。
 
一条深埋在地下的天然气管道里就令欧盟和欧洲将过往对俄罗斯政治意识形态和普京或梅德韦杰夫个人的执政风格的敌视全部放下,西方制度更优越的外衣被俄罗斯撕破,试想,在冰天雪地的欧洲全境,只有俄罗斯一国的国民可以住在温暖的房子里过着衣食无忧的好日子,那些曾以鄙视眼光看待他们的欧洲人则被冻得瑟瑟发抖两股战战。
 
你还有什么充分的理由证明俄罗斯的制度和意识形态比欧洲更差呢?
 
这次令欧洲最丢份儿的是普京只用一根天然气输送管道就打掉了他们的全部优越感,我相信不管此事在人道主义方面有什么瑕玼,但对绝大多数俄罗斯老百姓来说,这让他们在欧洲人面前更挺直了腰杆,获得了优越感。所以,对许多俄罗斯人来说,他们甚至更喜欢把这次俄乌天然气纠纷看成一次普京和梅德韦杰夫假道乌克兰向欧洲运营的政治阴谋,不,说是政治智慧也许更合适。
 
虽然现在说俄罗斯大获全胜为时过早也太有点儿拿欧洲百姓的饥寒幸灾乐祸,但还找不到更合适的词语概括之。
 
首先,俄罗斯获得了对传统的西方的主流的欧洲的全面优越感,在天然气这件事上,现在当然是俄罗斯离得开欧洲,欧洲却离不开俄罗斯,至少欧洲诸国尤其是之前那些在冷战时斯曾被前苏联统治的东欧国家这次也不得不接受俄罗斯地位不能忽视的结论,虽然北约和欧盟已经成形,但今后针对俄罗斯再做出什么样的动作之前,许多国家会大为忌惮,就连在欧洲最强大的德国、法国也不例外。
 
其次,俄罗斯通过这条天然气管道在政治上、经济上都得到了足够的好处。
 
政治上,普京上挤下压令乌克兰脱俄入欧的步伐全面放缓,俄罗斯只须用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指责乌克兰截留俄罗斯过境乌克兰卖给欧洲的天然气)彻底打低了乌克兰在欧洲诸国尤其是欧洲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而尤先科领导的乌克兰亲西方政府的腐败状况也一下子原形毕露;这为乌克兰千方百计融入欧洲又设置了一个巨大障碍。在经济上,俄罗斯先是收回了乌克兰所欠的20多亿美元的天然气款项,是尤先科责成季莫申科总理亲自汇的款,更为重要的是俄罗斯把输欧天然气的定价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当然,俄罗斯不会滥用这种权力,但它也会用这种权力在适当时机为自己争取支持,比如现在已经有波兰和德国等希望绕过这条全欧洲共用的管道向俄罗斯购买天然气,这对因石油跌价而身陷危机的俄罗斯能源工业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虽然俄罗斯在天然气上获得的利益还不能与其在石油上获得的相比,但这对振奋俄罗斯人的信心是相当正面积极的;记性好的朋友还记得2008年11月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向乌克兰提供164亿美元融资以帮助抵御金融危机,而这部分钱的一少部分看来是间接资助了俄罗斯。
 
再次,普京似在完成了其在乌克兰政坛的全面干预布局之后才向乌克兰发动天然气攻势的,至少近些天我们很少看到季莫申科主动站出来向俄罗斯发难,极端反俄的乌克兰现总统尤先科的声誉和稳固地位就成了俄罗斯天然气攻势的牺牲品,普京也似乎信心满满地在乌克兰找到了他的利益代理人——季莫申科,乌克兰总统和总理目前在对待俄罗斯的问题上分歧之大无法弥合,如果哪一天季莫申科真的上台,就是俄罗斯用天然气向乌克兰发动的另一次颜色革命,只不过不再是橙色的,而是红色的;如果俄罗斯说,季莫申科上台它可以把输乌克兰的天然后降价1/3,我相信现在八成的乌克兰人会一哄而上把尤先科辇走。
 
我倒觉得,“天然气+季莫申科”的手法亦可以为中国在许多国际问题处理所借鉴,有时,掌握生命线还不足够,扶植合格的代理人也是相当重要的。
 
更次,俄罗斯这次通过天然气危机进一步瓦解了欧洲之前对俄罗斯曾经趋向一致的立场,在些之前曾热情欢迎美国在其领土布置针对俄罗斯导弹的波兰和其它积极反对俄罗斯的东欧国家也是最先被天然气攻势击败的,是次危机之强烈,让19个欧洲国家感受到俄罗斯寒流的力量,也让19个国家感到了它们对俄罗斯暖流的不可或缺,这19个国家里更有数个国家举国停暖,回暖之日,他们会对俄罗斯怀抱怎样的心态呢?
 
嫉恨有之,畏惧有之,感激有之,但设身处地想一想,我觉得更多是可能是依赖。
 
如相对贫穷的保加利亚,也许更会思考融入欧洲到底都为自己带来了什么好处?
 
再更次,也有人说,俄罗斯这次举起天然气大棒震慑欧洲,虽然在经济上大有收获,但对俄罗斯的国家信誉来说大打折扣——我倒觉得关于国家信誉问题,俄罗斯和普京似乎根本没把它当回事,俄罗斯不像中国这样如此顾忌西方人对自己的看法,其实我觉得这一点中国应学学俄罗斯,因为即使没有这次的天然气危机,西方对普京和梅德韦杰夫的俄罗斯也没抱什么样的好看法,专制、垄断、集权这样的词从来不吝送给梅普,这些词其实也时时被西方人拿来送给中国;反着看俄罗斯的这次重手出击,所谓的“专制、垄断、集权”其实更是西方的一种用以获得天然外交优势的手段,你只要不理它,它就毫无意义。
 
还是那句话,表现一个国家的实力和政治优越性,不应只在口头上,天寒地冻之下,看着可以住在暖暖大房子里取暖的俄罗斯人的好日子,许多被冻得瑟瑟发抖西方老百姓们是最有切身体会的。
 
再再更次,普京和梅德韦杰夫利用天然气向欧盟和欧洲发难,其实是被后者逼上梁山,叶利钦当总统时,俄罗斯曾向西方释放了无数的善意,但北约并没有减少对俄罗斯的军事包围,也没有减少对俄罗斯在欧洲利益的剥夺,俄罗斯的石油优势只是让其国力更强大,但石油价格仍然不是俄罗斯所能左右,这也是致使现在俄罗斯经济落入困境的主要原因,而又有西方人站出来因此讨伐俄罗斯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但他们万没想到一次标的额大大小于石油贸易的天然气纠纷改变了俄罗斯和欧洲之间的主被动关系。
 
善意换不回利益,但利益绝对能换回善意。
 
今后欧洲人该如何对待俄罗斯呢?
 
走着瞧吧。最后,对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这次天然气危机,中国人也存在一个“怎么看”的问题,有中国人喜欢奉西方价值观的旨意指责俄罗斯和普京、梅德韦杰夫缺乏人道观念和国家信誉,但我倒觉得这是俄罗斯与欧洲长期以来在政治、民族、军事和经济分歧方面的又一次演示,个中原因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而国家利益一定是最根本的出发点;但我仍然很欣赏梅普组合对西方和假西方(那此急于靠近欧盟和北约的东欧国家)压力的铁腕反制;让我觉得最有意思的一点是在外交上,俄罗斯总是总统很强硬、总理更强硬、外交部长比总理还强硬、国防部长经常是手里拎着导弹表态,俄罗斯在国际社会上并没有中国这么多的所谓“朋友”,但它的势力圈子的粘度一直很强,俄罗斯和中国就像两种男人,一种是爱憎分明非敌即友,一种是来的都是客但酒肉朋友居多,这两种男人都有他们过好日子甚至是当老大的道理,但我相信在中国人的主流价值观里,一定也是前一种男人更有种更像男人,也更容易做更大的事。
 
关于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天然气争端以及俄罗斯人的处理方大,对中国来说可参照的地方还有很多:
比如,中国继续增持美国国债,已经在牺牲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中国的善意换来了什么?是美国财长鲍尔森的一句话“金融危机是中国引起”的吗?
 
世界最大的稀土资源富国中国出口稀土资源,不仅没有定价权,连出口都被美日控制。
 
传说当年内蒙古两大羊绒公司试图合并,可凭占世界羊绒产量占世60%来掌握定价权。结果当时的某位大领导一句话“要与人为善”,合并计划流产。现在定价权被西方牢牢掌控。中国只能赚微薄的初加工费。中国每年为此损失几个亿。
 
关于善意换不回利益的最明显例子是中日关系,中国免除日本巨额战争赔款,承担了史无前例的巨大损失。与人为善既没有换来真正中日友好也没有换回钓鱼岛。中国在自己的领海开采油气田还要看日本的脸色。
 
中国驻法国的外交官们不断向法国以示善意,换来了法国的浪漫还是善意?又是签空巴核电大订单,又是送大礼包,忙的不亦乐乎。结果换来了什么?是法国政府支持藏独,侮辱中国残疾人奥运火炬手,跟中国耍政治流氓。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司马平邦
司马平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