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任仲平:生态文明的中国觉醒

作者:任仲平 来源:人民日报 2013-07-21 340

  生态文明的中国觉醒

  任仲平

  《 人民日报 》( 2013年07月22日 01 版)

  (一)有两张地球的老照片,曾经深深刺痛中国人的心。

  一张是夜景。从北美大陆到东亚西欧,万家灯火,流光溢彩。相形之下,中国大陆的灯光寥若晨星,一派农耕社会“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清冷。

  一张是白天。中国像一只羽毛稀少的雄鸡,伫立在植被茂密的西伯利亚和东南亚之间,吟唱着黄土地渴望绿色的古老歌谣。

  30年过去,快速生长的城市灯火,照亮了神州大地。森林覆盖率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不足13%,增长到如今的20%多。发展起来的中国,一天比一天亮起来、靓起来。

  然而一片浓云,很快遮蔽了这愉悦的场景。从太空俯瞰地球,中国的身姿变得影影绰绰。2013年著名的“雾霾一月”里,北京上空有25天被灰霾笼罩,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如雾里看花若隐若现,6亿人在严重污染的空气中呼吸和生活。

  “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飞速发展,增速始终接近或超过两位数。但这只是硬币的一面”。“就像中国作为经济大国崛起的速度和规模在历史上无与伦比一样,中国污染问题也突破了既有的先例”……整个世界心情复杂地关注着这个国家正在发生的一切。

  经济学上有一条著名的曲线,叫做库兹涅茨曲线。这条倒“U”形曲线讲述的,是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无一例外遭遇过的一段困境:经济越发展,环境污染越严重。今天的中国,正攀爬在这条曲线陡峭的上升区间。

  挑战是全方位的。《鄱阳无渔》《濒死洞庭》《民勤生与死》《艰难的蒙煤外运》《咸潮考验珠三角》《太湖蓝藻再暴发》《锡林郭勒牧区寻路》《大兴安岭的艰难时光》《春天等来的难道只是沙尘暴》……媒体的一个个大字标题,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经受的考验,刻画得淋漓尽致。

  难道经济增长,注定要以牺牲几代人的生活质量作为代价?莫非13亿中国人,注定无法穿越眼前这厚厚的“生态墙”?

  (二)形势的确不容乐观。

  这是我们的环境压力——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37%、沙化土地占18%,90%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受污染的耕地高达上千万公顷,1.9亿人的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

  这是我们的资源瓶颈——石油对外依存度升至57%,2/3的城市缺水,年均缺水量多达536亿吨,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

  这是我们的消耗排放——到2011年,中国已连续3年成为世界机动车产销第一大国,机动车保有量超过两亿辆,比1980年增加30倍,尾气排放总量增加14倍。煤炭消费34.25亿吨,占能源消费总量近七成,而且仍在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

  “中国的环境压力比任何国家都大,环境资源问题比任何国家都突出,解决起来比任何国家都困难。”这样的结论,不是来自某个危言耸听的环保组织,而是来自国务院授权开展的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虽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中国的环境质量仍只是“局部有所好转,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仍然严峻,压力继续加大”。不断加剧的污染,正成为河山不能承受之重。

  上世纪的后40年里,日本对外转移了60%以上的高污染产业,美国转移出去的高污染产业占40%左右。发达国家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向世界转嫁危机,而今天的中国,已不再有类似的可能。

  本世纪最初10年是160年来最热的10年,全球温室气体含量今年5月达到数百万年来的最高点。尽管人均能耗远高于我们的欧美国家没有资格对我们说三道四,但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跃居世界首位的中国,内心深处的环境压力始终挥之不去。发展的权利不容剥夺,但发展的目的,不是让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烫。

  “美丽中国”的呼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天比一天高涨起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刚刚闭幕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掷地有声的坚定话语,传递了中华民族向污染宣战的坚强决心。

  (三)在互联网上搜索“美丽中国”一词,有两个结果非常醒目。一个引向纪录片《美丽中国》,它刻画了承载几千年中华文明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一个引向党的十八大报告,它展现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

  生态文明源于对发展的反思,也是对发展的提升、对工业文明的超越。正是从文明进步的新高度重新审视中国的发展,我们党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布局。十八大报告中“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目标,以鲜明的形象、丰富的内涵,诉说着13亿中国人的向往,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铿锵有力的宣示,表达了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鲜明态度。

  不采取有力措施,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发展难以持续,民族复兴失去根基,美丽中国更无从谈起。

  今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快形成能源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双控制的新机制,画出了“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不超过40亿吨标准煤”的红线;

  2月,环保部宣布将在重点控制区实施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力争7 年内实现PM2.5排放总量显著下降;

  3月,全国人大会议公布的预算案中,中国环境保护预算比去年增加18.8%。这一增幅大大超过了财政支出的整体增幅;

  在江苏,省环保厅首次启动“约谈”机制,就太湖流域水质约谈苏南四地政府相关负责人,如半年内未完成整改,将直接由省纪委和省监察厅处理地方政府责任人;在湖北武汉,湖泊保护今年全面实现“包产到户”,166个湖泊都有了“一官一民”两位“湖长”,一旦湖泊出现问题,立即追责;在广西河池,龙江河镉污染事件中,3名官员因环境监管失职罪被判刑,10名企业责任人因污染环境犯罪被刑处……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其最终目标是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它意味着将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重新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使我们的资源环境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

  环境的警钟日日惊心,生态的保护时不我待。

  (四)然而,经济与生态“双赢”的道路,远非想象的那样平坦。

  很多人艳羡加州的阳光、塞舌尔的海滩、芬兰的原始森林,其实在我们身边营造同样的美景,也不算太难:

  实践证明,关掉燃煤电厂,停掉石化工厂,汽车限号运行,工地停止施工,不要半年时间,城市就会天变蓝,风变清,环境变好。

  再到中东部的一些农村地区去看一看,随着大量劳动力进城打工,环境休养生息,植被迅速恢复,野猪、野狼上演“王者归来”,一派山清水秀的田园气象。

  问题是,如果由此需要付出的代价是单双号限行、缺电少气、就业变难、经济下滑,我们是否能够忍受,又能忍受多久?

  下面这两幅场景,或许可以给出问题的答案:

  怒江沿岸,大峡谷间,环保主义者大声疾呼,反对水电梯级开发对生态造成的巨大损害。但令他们失望的是,当地大多数居民竟然都“愚昧”地赞成兴修大坝。

  在一个经济落后的海岛,参观者体验过热带雨林的原始风情之后,拍着当地干部的肩膀说:“这样的美景,一定不要搞旅游开发,要好好保护啊!”干部一脸苦笑地反问:“如果我们都爬到树上去扮猴子,你们是不是觉得更爽?”

  靠“回到从前”来解决今天出现的问题,并非正路。早在上世纪70年代,国际上就有这样的观点,在所有的环境污染问题中,没有比“贫穷污染”更为严重的。这一观点划清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两类不同的环境问题。

  无论是非洲人口激增带来的生态灾难,还是中国农村曾经绵延千年的毁林开荒,其危害都不亚于工业污染。就中国而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直到现在还有1.28亿贫困人口,让他们脱贫致富,必须靠发展;就人类整体而言,发展,也只有发展,才是走出生态困境的治本之策。

  然而硬币总有它的两面。

  必须承认,在发展问题上,我们的干部有使不完的劲头,我们的行政有相当高的效率,但在环保实施力度和资源使用效率上,我们的表现就要远逊一筹了。

  据国际能源署统计,中国单位GDP能耗尽管近年来所有下降,但仍为日本的7倍左右,相当于世界均值的两倍。2011年,我国GDP占全球的10.48%,却消耗了世界60%的水泥、49%的钢铁和20.3%的能源。在一些地方,为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绿卡”、“挂牌”、“进厂审签”、“预约执法”等土政策风行,环保执法部门对企业的正常监督执法受到阻挠。近年来曝出的血铅超标、违法排污等事件,很多就是企业扛着“挂牌保护”金字招牌种下的恶果。

  不充分的发展与发展带来的副作用,就这样在同一片土地上同时存在。这是中国的困境,也是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共有的尴尬。

  就像每个月挣100块钱的人如果要靠10块一斤的有机大米养活,其结果必然是饥饿,环保成本的高昂,催生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冲突与矛盾,也成为许多地区在生态环境方面寅吃卯粮甚至饮鸩止渴的现实背景。

  精心调适发展与环保的关系,尽最大可能维持两者间精细的平衡,不仅是经济问题、技术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这是对人类智慧和伦理的双重挑战。这样的挑战,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之内,都不会消失。随着经济版图变迁和社会转型,在局部地方甚至还可能进一步激化。

  (五)今天的中国,就处在生态环境矛盾的激化期。

  就在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的时候,中国已经进入公民环保意识觉醒的时代。

  从1997年开始,环境污染纠纷直线上升,每年递增25%,到2002年已超过50万起,环境维权成为社会热点。2005年以来,从圆明园防渗膜工程、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到厦门、大连、宁波、成都、昆明PX等重化工项目,再到最近的广东江门核燃料风波,环境公共利益冲突日趋尖锐,对抗方式也更加激进。

  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环保意识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些领导干部落后的发展理念。

  事实上,从4000年前的夏朝,到3000年前的周朝、2000年前的秦朝,官府都有春天不准伐木、夏天禁止捕鱼,不准捕杀幼兽和获取鸟蛋的禁令。在粮食危机随时可能引爆的古代,对王朝稳定的最大威胁是饥荒,官员的主要职责,是守住底线。到了当代,这样的观念被“GDP至上”的政绩指挥棒所取代。这种理念延续了“超英赶美”的传统,又有着近几十年“发展主义”思想作依托,一时之间很难扭转。

  在很长时间里,地方干部竞争的“政治锦标赛”模式,其中心内容是“经济锦标赛”,经济业绩成为考核任用干部最简便易行的标尺。迅速改变一地之面貌、实现民生之发展,变成地方干部最主要的追求。只争朝夕的现代化,让很多人有一种停不下来的冲动。与此同时,受制于对现代化规律的认识局限,环境问题往往被有意无意地忽略。

  这样的背景之下,环保部门的尴尬也就在所难免了。

  法律授予环保部门的是检查权、罚款权和建议权。但是在基层,这些职能有时会被各类土政策阻挡,有时会被地方保护主义的长官意志扼杀。权力一旦可以绕过法律,决策也就可以抛开程序。很多大型项目上马时,不透明的环境评价过程,不充分的公共决策参与,其实质往往是为了让项目顺利过关。可一旦遭遇公众的抵制,这些工程无论环境影响如何,通常都会迅速下马,形成“一闹就停”的示范效应,让一些并不理性的邻避运动得到不应有的鼓励,也让一些本属必要的项目中途夭折。

  权与法的冲突,理性与欲望的龃龉,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较量,剪不断,理还乱,成为环境改善的羁绊。对此,环境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很多环境问题从表面上看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博弈,实质上是“局部与全局的博弈、政绩与民生的博弈、大资本与政府监管部门的博弈”。

  (六)审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没有一个国家成为工业大国而不曾遗留环境破坏问题、付出艰难治理的代价。

  泰晤士河曾经看不到一条鱼,甚至跌落河中的人也被要求常规防疫接种,英国政府经过20多年的艰苦整治,才将它变成洁净的城市水道;日本治理最大的淡水湖琵琶湖,历时近30年方见成效。美国洛杉矶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受光化学烟雾困扰,治理60多年,到20世纪初才基本打赢这场“蓝天保卫战”。即便如此,洛杉矶地区的臭氧水平依然常年超标,大约有100万成年人和30万儿童患哮喘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6亿美元。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之路,多则二三百年,少则100多年,其环境问题是分阶段出现的。我国的工业化,真正上路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快速发展阶段则是近30多年,环境问题呈现压缩型、复合型特点。旧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不断出现,新旧问题叠加,污染机理更加复杂。加之观念、政策、制度、管理、技术的滞后,解决起来自然更加困难重重。

  一方面,我们面临的生态环境现状,就像一个人长期透支身体,积劳成疾,多病缠身。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环境治理、生态恢复有其客观规律,只能遵循,无法超越,解决起来得有耐心;

  从另一个角度看,也不能因为发达国家通常在人均GDP1万美元时才出现环境拐点,而我们现在才6100美元,就坐等发展阶段的升级。以韩国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人均5000美元时环境就开始好转了。它们的做法,值得我们深思。

  形势的发展,已经不允许我们像发达国家那样按部就班地解决环境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统筹协调、标本兼治,探索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发展新路,从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

  转型,首先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继续提升第三产业比重,推动技术创新、降低节能环保技术成本,逐渐淘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产能,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转型,关键是优化法治环境。赋予环保部门有力的强制执行权,克服环境法律法规偏软、可操作性不强、处罚力度不够的弊端;加强执法监督,健全内部监督制约、完善层级监督、落实社会监督,坚决杜绝行政权力对环境执法的干扰,构筑生态文明的法治基础。

  转型,重点是协调利益关系。观念问题的实质是利益问题。就像考核标准不变、领导干部的行为方式就难以改变一样,如果缺少外来约束,企业难免将环保成本转移给消费者,而公众也可能只想着呼吸新鲜空气却不愿意付出代价。实现利益结构的调整,破解人人都说环保重要、可一旦触及自身利益就不干了的“吉登斯悖论”,必须依靠不断的制度变革和机制创新。

  转型,核心在唤起全社会参与。归根结底,环境问题是由社会结构、社会过程和社会成员的行为模式共同导致的社会问题。几十年来,“环保靠政府”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对于克服环保领域的市场失灵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单纯的行政措施,不仅边际效益递减,而且容易产生权力寻租的弊端。只有政府、企业、个人、社会一起发力,综合施治,美丽中国才可能由愿景化为现实。

  (七)经济增长、社会公正、环境保护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实现经济繁荣、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社会和谐,是美丽中国的基本内涵。

  英国卫报记者华衷讲过一个故事:小时候大人告诉他,如果十亿中国人一起跳起来,地球将偏离轨道,人类会因此毁灭。忧心忡忡的他从此每晚睡前都要祈祷:“不要让十亿中国人一起跳起来”。后来他来到中国,发现十几亿中国人真的“跳起来”了——他们以只争朝夕的焦灼,奋起直追人类现代化的潮流。

  华衷的担忧,也是中国人自己的担忧:如果人们的价值取向不能从物质的富足功利向社会的健康文明转化,如果生产方式不能从资源掠夺型向保育再生型转轨,如果消费行为不能从高能耗、高消费向低能耗、适度消费转变,美丽中国终将是纸上谈兵。

  事实上,转型已在更自觉地加速推进。

  本届政府成立短短4个月间,就有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围绕大气治理和节能环保产业展开。让城乡居民喝上更干净的水、呼吸更清洁的空气、吃上更安全的食品、享受更良好的环境,很多省市区确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路线图、时间表,不少地区提出了“生态强省”、“生态立市”的战略目标。以往的GDP竞赛,正在逐步转向公共服务竞赛、改善民生竞赛、节能减排竞赛、社会管理竞赛。

  把“生态”重新引入经济学,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第一位的追求。从刚刚公布的今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数据看,新增就业持续增加,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发展加快,能源消耗强度下降增幅加大,经济转型的攻坚战初见成效。

  中央气象台历史上第一次专门针对雾霾发出预警;人民日报等媒体以报道与公益广告提升全社会环保理念;实行有史以来最严厉的车用油品新标准,逐步将燃煤电厂撤出城市中心地带,试行以天然气和新能源取代汽油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燃料;众多企业、民间组织积极参与的“中国低碳联盟”一个月前正式宣布成立;从9月起环保部门将主动公布重点监控企业的排放数据等信息;电价改革、资源税改革以及征收碳税等政策列入议事日程。

  在日常生活层面,限塑令颁布4年多来,全国每年减少塑料购物袋240亿个,相当于节约石油480万吨,约占大庆油田年产量的1/8;近3年时间里,5.2亿只节能灯、5000多万台节能空调、460多万辆节能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

  不必讳言,今天的中国,我们还未能完全摆脱很多发达国家经历过的“先污染后治理”老路。但转型已经开启,发展不容回头。“同呼吸,共奋斗”,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是13亿中国人的共同追求。美丽中国,正孕育在每个人的努力之中。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