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引领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作者:佚名 来源:央视网 2017-12-18 266

央视网消息:党的十九大报告描绘了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蓝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复杂局势,科学判断,正确决策,真抓实干,引领我国经济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随着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中国经济正在开启新的时代。

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从2011年的44.4%快速上升至2017年前三季度的52.9%;超过三分之二的经济增长来自消费,而不是投资和出口;与此同时,制造业技术升级、产业结构高端化的发展特征愈加明显。

中国经济在变,对于这个重大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给出了一个全新的判断:“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时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任务,“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围绕着质量变革,中国正在展开一场从理念、目标、制度到具体领域工作细节的全方位变革。围绕着效率变革,改革将着力破除制约效率提升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打破行政性垄断、推动要素价格的市场化,加快实体经济、金融、对外开放等领域的效率提升。围绕着动力变革,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正在从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就在不久前,国家批准建立6大国家研究中心,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创新能力。

中国经济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也让国际机构的观察研究视角有了新的调整。对于即将到来的2018年,渣打银行表示,预计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效率和质量将得到更好地提升;高盛最新发布的报告认为,新兴工业、互联网、新消费和健康产业是中国带给世界的新机会;而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中国经济展望》中,则把中国经济关键词重新定义为“高质量”。

优化供给 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如今,围绕着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中国正在通过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等举措,全力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成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发力点。

补上短板,中国制造正在不断创造着新纪录。中国已成为世界信息领域发展的重要贡献者。国产C919大型飞机首飞成功,1217日,第二架飞机也完成首次飞行,中国高端制造的行业名单里,又加入了大飞机这张“新名片”。

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国家明确要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继续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创新开启中国经济新未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面向未来,我国正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进创新,加强前沿科技布局,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创新,正在开启中国经济永续发展的新未来。

大科学装置推动前沿基础研究不断突破,为创新驱动带来了源头活水。目前我国已经在核物理、未来网络、空间和天文等多个领域建成了50个重大科学装置,在大科学装置聚集的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和安徽合肥,国家建立三个综合性科学中心,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的基础研究,孵化战略新兴产业。

基础科学研究的短板正在补上来,如何进一步强化创新第一动力的作用?十九大报告把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构建现代经济体系中重要内容,并用“战略支撑”四个字,强化了创新的重要地位。

创新的引擎,正在被改革点燃。169项全面创新改革举措在全国八个试验区域全部启动。2016年,我国企业科研经费投入占全社会投入的近五分之四。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企业达到2万多家。

目前,在数字科技的人工智能、智联网、金融科技等方面,中国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北京中关村成为继美国硅谷之后,全球第二大吸引全球风险投资的区域,人工智能产业与硅谷齐头并进。

在刚刚落幕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布了18项世界最顶尖互联网科技成果,中国团队研发的占六成以上。创新对国家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支撑作用正在逐步显现,也在为中国经济开启崭新的未来。

中国乡村走向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亿万农民幸福感。破解“三农”问题,进入了乡村振兴战略引领的新时代。

不久前,农业部正式对外宣布:我国有七个省份已基本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颁证,九个省份正在收尾。拿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不少农民放心把土地流转给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新产业。

中国要强、农村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要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要富。十八大以来,国家做出了一系列强农惠农的土地制度安排,从土地确权整省试点推进,到“三权分置”将承包权和经营权拆分开,让农村土地迸发出新活力。农业部最新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已有80%的承包地完成确权,35%的承包地进行了流转。

在激发土地新活力的同时,针对农村基础设施薄弱落后的问题,2013年以来,国家仅在农林水方面的支出就达到8万多亿元,农村社区通路、通电、通电话接近全覆盖,“一站式”“一体化”互联网服务迅速向基层延伸,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在增强,农业发展方式也在转变。最新数据表明,全国农药化肥用量已经连续三年负增长;今年1200万亩土地轮作休耕。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农业生产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

补短板,强弱项,党的十九大报告,又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围绕着乡村振兴,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快马加鞭,十九大后首次中央深改小组会议上,有关三农的议题占了将近三分之一。开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范围也将拓展。《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正案(草案)》也已完成向社会公开草案征求意见。

如今的中国农村正在主动发力、迎头赶上,成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家园。

党的十九大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决策部署,让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紧扣新时代要求推动改革发展”,把握好“开局之年”、“关键一年”的2018,实干苦干,走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走进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