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和乡亲们的脱贫故事

作者:佚名 来源:人民日报 2021-02-23 2012

  一个奇迹,令世人瞩目。

  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8年后,全部脱贫。

  占世界近1/5人口的大国,彻底摆脱绝对贫困,是人类减贫史所未见。这个大事件,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发生于中国。

  泱泱大国,治国理政千头万绪。在轻重缓急间传递着党的初心、国家的温度。山脚下直通省城的路、搬出土坯房的家、家门口就能读书的课堂,人们从点点滴滴的变化中,读懂中国。

  “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

  习近平总书记和乡亲们的脱贫故事,是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国人民的故事,中国的故事。

  情怀:

  “我是人民的勤务员”

  2015年10月16日,北京。人民大会堂高朋满座,各国嘉宾汇聚一堂。习近平主席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

  总书记动情地回顾起一路走来的历程,颇为感慨:“40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

  这是一位常年深入最偏远农村,经常出现在最贫困群众身边的大国领袖。多少回,前一天总书记还在风云际会的外交场合,在重大关头引领国际议题,第二天已经轻车简从,风尘仆仆赶去贫困村。

  数年间,总书记的足迹遍布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等区域的连片特困地区和已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省涉藏州县、新疆南疆三地州……

  翻山岭,冒风雪,顶烈日。一串串足迹,在中国地图上星罗棋布,丈量着从贫困到小康的进程,也澎湃着党心民心的同频脉动。

  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他走进地处边陲、正艰难进行产业转型的林区;在大凉山村寨,他沿山路看了一户又一户人家;在秦巴山麓生态移民村的老乡家,他挨个屋子转一转,摸摸炕脚暖不暖;太行山深处,他带着贫困户一笔笔算脱贫账;他走进六盘山区破矮的土坯房,舀起一瓢水尝尝水质;武陵山区层峦叠翠,一位老人紧握着他的手,一个劲地夸赞党的政策好……

  置身扶贫一线求解脱贫,是习近平同志多年来一以贯之的工作方法。早在福建宁德工作时,路途最偏远难走的寿宁县下党乡,他就是第一个到那里的地委书记。

  乡亲们至今记得,是当地乡党委书记拿柴刀一路砍,习近平同志拿竹竿拨草向前。至今,下党乡的人们还常念叨,习书记端起村里满是茶垢的杯子、和乡亲们唠家常的模样。

  曾在宁德地委工作的同志回忆起那时:“一年里他半年的时间都在下乡,入户看得很细,不知道掀了多少锅盖、掀了多少桌盖、掀了多少铺盖。”

  锅盖铺盖里,装着群众真实的吃穿用度。习近平同志读得懂锅里的穷,感受得到受穷的痛。

  当年,他从北京到陕北梁家河的时候,还不到16岁。在那个每到青黄不接农民就要外出讨饭的穷窝子,他一干就是7年。他也一样挨饿,仅吃过一次白米,米香记到现在。他和村民们辛苦劳作,打井、筑坝、淤地、修梯田、建沼气池,就是要让生活能够好一些,能过上“一年四季吃上玉米面”的好日子。“但这在当年几乎比登天还难。”

  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令他刻骨铭心:“多年来,我一直在跟扶贫打交道,其实我就是从贫困窝子里走出来的。”从村到县、市,到省,到中央,习近平同志始终挂念着众多还没有摆脱贫困的乡亲们。那些人、那些事,都装在他的心里。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的紧张行程里,特地抽出时间,会见了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乡亲们。见面时总书记亲切地说:“我们并不陌生,因为有书信往来。”此前,乡亲们曾致信总书记,每年有半年大雪封山的独龙江乡,即将因一条隧道贯通改变境况。长久地记挂,此行了却了见一面的心愿。

  2016年全国两会,距习近平总书记去湖南调研已时隔近3年。他参加审议时遇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代表,还不忘问起十八洞村大龄男青年“脱单”的情况:“去年有多少人娶媳妇儿?”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电视新闻里,看到过大凉山深处的阿土列尔村。那里开门是悬崖,背后为绝壁,祖辈只能靠木棍藤条编的“藤梯”攀过险处。2017年全国两会上,总书记就问起这个“悬崖村”,近况令他“稍稍放心”。2018年初,在山路上颠簸两个多小时,他赶到了大凉山腹地。

  一个细节,可以看出乡亲在习近平总书记心里印得有多深,记得有多牢。2015年春节前夕,他带着自己出钱采办的年货回到陕北黄土地,那是他在青年时代离开梁家河近40年后。“随娃、黑子、铁锁……”总书记一口就叫出了乡亲们的小名。

  昔日在陕北,他是乡亲们眼中“吃苦耐劳的好后生”;离开正定多年后,正定人依然亲切称呼他“咱们的老书记”;在福建工作时,当地人常喊他“百姓省长”;到浙江工作后,村民称他是“党派来的好干部”。

  “怎么称呼您?”2013年11月,湖南十八洞村,石爬专老人问。

  “我是人民的勤务员。”

  “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这些年,人民群众的衣食冷暖,牵动着总书记的喜与忧:“他们的生活存在困难,我感到揪心。他们生活每好一点,我都感到高兴。”

  一篇2012年底的讲话全文近日面世,彼时的忧虑跃然纸上。那是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

  阜平穷了多年。路崎岖,房破败。他一路表情凝重。看到老区一些乡亲生活还比较困难,“心情是沉重的”。考察后,一番质朴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明了民族复兴路上要抓紧推进的大事:“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群策群力,尽快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从那时拉开新阶段脱贫攻坚的序幕到今天,8年弹指一挥间,中国的穷苦之地却是沧海桑田。近1亿贫困人口,摘下了贫困的帽子,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摆脱贫困,历史洪流巨响,蕴藏着百年大党的为民本色。

  信念:

  “我们的庄严承诺,一诺千金”

  完成非凡之事,必有非凡之精神,非凡之行动。

  2020年秋,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去了一家开在小山村的纪念馆,名叫“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考察意味深长地选在听取脱贫攻坚总结评估汇报前夕,脱贫的初心就蕴藏在党的红色历程之中。

  1934年底,3名女红军来到湖南汝城县沙洲村,寄宿在瑶族老人徐解秀家里,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人民群众以同样的深情回应了党。老区歌谣里唱,最后一粒米做军粮,最后一尺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上战场……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中,今天惦念着老百姓的冷暖,同当年“共用一条被子”的情感并无区别。

  重走长征路,几多感慨,几多憧憬。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5月在江西于都县考察时,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一幅“草鞋地图”前长久驻足。

  那是用80双草鞋拼成的中国地图。中国共产党是穷人的党,人民军队曾是一支打赤脚的部队。8万多红军战士在于都河畔集结出发,走上了爬雪山、过草地的万里长征。为了不让红军赤足征战,苏区百姓家家户户打草鞋送给战士们。

  总书记叮嘱道:“现在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我们要饮水思源”。

  于都县潭头村村民孙观发是红军英烈后代,看到他一对孙儿孙女,习近平总书记想到了将来:“到他们这一代长大的时候,就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候。”

  这是当年8万多红军所期盼的中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党的十八大闭幕,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自改革开放之初提出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不过短短三四十年。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他肩上的担子并不轻松:“不能到时候,宣布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还有那么多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下。”

  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令人振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他对省里的同志们说:“我们党员干部都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百年前在风雨如晦的黑暗中诞生,中国共产党就立志带领百姓过上好日子。共产党说话是算数的。小康社会,那是一代代人孜孜以求的梦想啊。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算日子,迈进小康的倒计时滴答作响,一刻不停。

  2019年11月,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习近平主席同与会外国领导人共同巡馆。走着走着,他们脚步慢下来,众人视线随着他看向一块显示屏。那是标注脱贫攻坚进度的时钟。习近平主席解释得简明而坚定:“我们的脱贫按小时、按分秒计算。”

  2020年3月,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仍黑云压城,一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却在这时召开。大江南北,奋战在脱贫一线的人们透过屏幕,深切感知到习近平总书记字里行间的紧迫感: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也考虑过等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再到地方去开,但又觉得今年满打满算还有不到10个月的时间,按日子算就是300天,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本来就有许多硬骨头要啃,疫情又增加了难度,必须尽早再动员、再部署。”

  在1990年,习近平同志写过一篇《滴水穿石的启示》。2006年,习近平同志写下《抓落实如敲钉子》。认准的事情,便有足够的耐心,克期必胜。下了决心,便锲而不舍,“钉”到最后。

  对这种作风,习近平总书记讲得生动:“抓落实就好比在墙上敲钉子:钉不到点上,钉子要打歪;钉到了点上,只钉一两下,钉子会掉下来;钉个三四下,过不久钉子仍然会松动;只有连钉七八下,这颗钉子才能牢固。”

  对于脱贫,习近平总书记拿出了“滴水穿石”的韧劲和“钉”准不放的作风。他在全国两会“下团组”时曾经说,我去过的每个地方我都抓反馈。有关部门都派人去看过,有的打招呼,有的不打招呼。

  回想起20多年前,习近平同志就以这样的劲头,帮助福建深陷危困的连家船民脱了贫。

  船民苦,一生在海上漂泊,一家挤一条船,蜷缩的脚被歧视称“曲蹄”。习近平同志抓这项工作时,给船民在岸上建了房。但回访发现,有些人待不住又回了船。

  波折之后习近平同志盯得更紧了,赶到霞浦县盐田乡。习近平同志是大个头,船舱很矮小,他猫着腰进了船舱。

  老船民见到这一幕很感动,聊天时倒苦水:“上岸后只有一个房子,那有什么用?我们吃什么?”

  把船民上岸作为整套问题去解决,要定居,更要乐业。调研后,习近平同志铆准各个环节,推出切实办法,船民终于笑着上了岸。

  多年后到中央工作,在全国两会期间见到来自当地的全国人大代表。听说船民住“榴房”,搞渔业养殖很红火,习近平同志放下心来:“很好!关键是找到致富门路了。”

  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易地移民搬迁,仍然循着相似脉络,从搬得出、稳得住,到能致富一步步去推进。既有必能达成的信心,也有步步为营的方略。

  仍是在福建工作时,到三明调研,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一个深刻影响了脱贫历史进程的概念,“真扶贫、扶真贫”。党的十八大后从北京到阜平骆驼湾村,三个半小时的车程他说“值了”,因为看到了真贫。

  我们党最讲认真。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成败系于“精准”。长久以来,村里事往往是“估摸个大概”。习近平总书记深知其中利弊。2013年底,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方略被首次提出。数千年来的乡村治理引入了现代管理思路,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精准,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到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调研。在班彦村村民吕有金家桌上,摆放着《扶贫手册》和《贫困户精准管理手册》。两本册子已经被翻得起了毛边。总书记一页页翻着,一项项看着、问着,也感慨着:“这手册用得多了,翻旧了!”

  从点到面,从基数到进度,回头看、动态管。这是一份珍贵的共和国脱贫档案,这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历史性工程,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作出的一份庄严承诺。“一诺千金。”

  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习近平总书记关注着脱贫的时间表,掌舵着脱贫的进程。既有“啃硬骨头,打歼灭战”的部署,也有“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豪迈;既有“防止层层加码,不能‘被脱贫’‘假脱贫’”的警醒,也有稳一稳、沉一沉,以免欲速则不达的定力。

  2015年11月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语重心长:“对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也一直在强调,就是因为心里还有些不托底。”

  到了2019年4月重庆考察,总书记看了深山里的村子之后,说:“看了这么一个村,我心里是有底的。”“从各方面情况看,我们对完成任务是很有信心的!”

  从考察途中的每一个细节,去标记扶贫的刻度、去琢磨工作的短板。总书记注意到,过去很多人穿补丁摞补丁的衣裳,现如今除了年轻人为时尚特意为之,已经很少有人再穿了。

  甘肃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习近平总书记一路走一路看,一排排黛瓦白墙的新房宽敞又明亮。在随后召开的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会上,总书记提起这段见闻:

  “我昨天到黄花滩那户老乡家,家里都是精装修,电视还是弧形的,我都没有那种电视。”话音未落,笑声阵阵。

  总书记接着说,我问老两口还有什么要求,这位乡亲掉了眼泪,“他说,哪有什么要求啊,想到想不到的都给了,千恩万谢感谢党。我们现在有民心啊,老百姓看到了我们是为他们做事。我们这个船啊,有人民的海洋牢牢托着。永远不要失去民心,永远要想着给老百姓办事。”

  方略:

  “集中力量办大事”

  “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14亿人摆脱贫困的?”这是外国政要时常在会谈桌上主动提起的一个话题。

  习近平总书记娓娓道来。人间奇迹下是举全党全国之力、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自信和从容。

  2020年4月,总书记到秦巴山区陕西省平利县调研。春雨淅沥,他拾级而上,走进茶田。他的身旁,是陕西省委书记、安康市委书记、平利县委书记和蒋家坪村党支部书记。

  “五位书记同框”的照片,也是中国减贫成功的秘诀所在。这项任务,总书记带领省、市、县、村书记齐抓共管,这是怎样的上下合力,这是何等的举国动员!

  2015年11月,被外界称为“史上最高规格”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中央政治局常委悉数出席。

  会上,22个中西部省(区、市)主要负责人,在脱贫攻坚责任书上郑重签名,向党中央立下“军令状”。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军令状不是随便立的,我们说到就要做到。”

  就在同一个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明确:“脱贫攻坚期内贫困县县级领导班子要保持稳定,对表现优秀、符合条件的可以就地提级。”安徽金寨的县委书记也因此“离任”又“返岗”,这一案例让各方面更加明晰党中央的决心。总书记是这么要求的:“得来点儿真的,贫困县的县委书记、县长要稳在那儿,把责任担到底,不脱贫‘不能走’,一个萝卜一个坑,出水才见两腿泥。”“没有这一条,谁都能拍拍屁股就走,那就变成流水宴、流水席了。”

  何为“国之大者”?

  将脱贫攻坚事业放在更宏阔、更长远的坐标上,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放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中,打大算盘、算大账。

  易地扶贫搬迁和东西部扶贫协作,这是空间大布局上的纵横调度。

  2021年开年,一部扶贫剧《山海情》掀起热潮,很多没有感受过贫穷的年轻人也一边追剧,一边落泪。通过再现历史,曾经的贫穷苦难,跨越山海的协作扶贫,再一次撼动人心。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曾亲历的一段时光。根据中央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决策部署,早在1996年5月,福建、宁夏就跨越3000公里山海之隔“千里结亲”。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担任帮扶领导小组组长,直接组织实施闽宁对口扶贫协作。

  1997年,习近平同志深入西海固进行了6天的考察。在这片联合国认定的“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贫穷,还是让他深受震撼,在一户人家,真正体会什么叫“家徒四壁”,唯一的“财产”是挂在房梁上的一团发菜。

  他说:“穷地方我见过也住过,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好多年了,仍有那么穷、那么苦的地方,我心里受到了很大冲击。”那时,他已经在东南省份任职多年,东西部发展的悬殊引发他的思考。

  西海固紧邻六盘山,那是红军长征跨过的最后一座高山。前方,就是他熟悉的陕北。如何有效调动中国的东西部,跨区域协作脱贫,是一件改写历史的鸿篇布局。

  在调研西吉移民吊庄搬迁的玉泉营一带时,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建设闽宁村的设想,还定了选址和村名。当时,那里还是一片荒滩,初到的移民回忆,一场沙暴,除了怀里抱的锅、压在身下的铺,啥都刮跑了。但他看到了未来。1997年7月,“闽宁村”在一片戈壁上破土动工,他断言:“闽宁村现在是个干沙滩,将来会是一个金沙滩。”

  2016年7月,当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回到闽宁镇,他专程让车绕着镇子转了一圈,仔仔细细把那里看了个遍。那次,总书记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他感触很深:“组织东部地区支援西部地区,而且大规模长时间开展这项工作,在世界上只有我们党和国家能够做到,这就是我们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

  看看这堪称奇迹的创举吧!在5年内完成近1000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这在中国的扶贫史上是空前未有的,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空前未有的。

  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脱贫路,这是发展大战略上的洞察入微。

  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不能长的很长,短的很短。”其中,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补齐短板。

  2015年11月,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感慨:“现在,许多贫困地区一说穷,就说穷在了山高沟深偏远。其实,不妨换个角度看,这些地方要想富,恰恰要在山水上做文章。要通过改革创新,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带动贫困人口增收。”

  他曾3次到浙江安吉考察调研。余村在上世纪90年代,依靠炸山开矿和建水泥厂成为安吉首富村,代价是“村民不敢开窗,山上连笋都不长”。2005年8月,习近平同志来到村里,听闻余村从“卖石头”转向“卖风景”,颇有感触,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坚定了当地继续“靠一片白茶叶子致富”的信心。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这些年,走过万水千山,见过被污染的悔和痛,也看过转型后的希望和欣喜。黑龙江伊春林场,过去砍一棵树卖个几千块,现在发展林下经济,货品供不应求。习近平总书记看了以后说,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

  挖石灰、烧砖头那些短视之举,少了。荒山秃岭得以休养,原本黄土裸露的深沟旱塬如今绿意盎然,云岚缭绕。“路子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黄金’储存量就高了,就是金山银山了。”

  以乡村振兴接续脱贫攻坚,这是时间大视野下的远见卓识。

  脱贫攻坚战越是到最后,越是难啃的硬骨头。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不求速成,脱贫摘帽后还要稳一稳、沉淀沉淀,确保经得住历史的检验。质朴的语言,充满辩证法和科学的方法论,充满哲理性的光芒。

  总书记谈到了“迟到”和“早退”的问题。“脱贫‘迟到’一点没有关系,还可加大力度,但没有必要强调‘早退’。‘早退’容易形成攀比,引起队伍不安心,更容易弄虚作假,一定要刹住。我们定的是2020年全面实现脱贫,是要全力以赴、奋力拼搏、快速奔跑、急行军才能完成的,但决不能急功近利去抢功、冒功。”

  他谈到了“拔高”和“降低”的问题。听到相关部委同志讲危房改造,习近平总书记叮嘱道,有两个倾向要注意,一个倾向是一步登天式的,擅自拔高标准。脱贫是保障基本生活,跟富裕小康是不一样的。另一个倾向是降低标准,争抢早“脱贫”。尤其是一些地方易地扶贫搬迁的房子,层层转包,落实不到位、不达标,住一两年天花板就掉下来了。对降低标准的问题,一定要严肃整改、务必到位。

  毕节曾经是西部贫困地区的典型,这次在脱贫攻坚即将划上句号时,习近平总书记到毕节去看了看。在少数民族同胞载歌载舞的村广场上,他再一次谈到乡村振兴,说起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万千乡亲心中的“金扁担”。2020年5月,在脱贫攻坚迈向决战决胜的年头,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起他在陕北插队时同老乡的对话。

  “我那时饿着肚子问周围的老百姓,你们觉得什么样的日子算幸福生活?他们讲了几个心愿。”

  从“吃饱肚子”到“吃‘净颗子’”,再到当年看来高不可攀“想吃细粮就吃细粮,还能经常吃肉”。

  “我当时和乡亲们说,你们再努力想想呢,将来还想到什么境界。他们说,那就将来干活挑着金扁担!”

  “‘金扁担’,我把它理解为农业现代化。”在总书记眼里,脱贫连着一步更大的棋,那就是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农为邦本,他的目光看向更深远的未来。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不会忘记来时的路,不会忘记要抵达的彼岸。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文件,关于“共同富裕”的表述有了新的变化。一位文件起草组成员透露,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文件起草工作时,多次强调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能含糊。

  溪流汇成江海。众多扶贫路径,放在更大的思想理论体系中有着更清晰的定位,也焕发着更大的时代价值。

  格局:

  了不起的时代,了不起的人民

  “每个人都了不起!”在辞别2020年、开启2021年的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由衷地表达敬意:“我为伟大的祖国和人民而骄傲,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而自豪!”

  “了不起”三个字背后,是无数的时代面孔。

  在新成昆铁路的建设工地上,20位青年党员给总书记写了封信。他们承担的任务,是全线最长、难度最高的小相岭隧道建设。五六十年前,他们很多人的父亲或爷爷参加了老成昆铁路的攻坚,同样在难度最大的沙木拉打隧道建设中,创造了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新铁路的筑就,又将为沿线人民脱贫致富辟开一条新通道。一代代人热血传承,令习近平总书记感慨万千。

  内蒙古赤峰市小庙子村是个不起眼的村庄。村支书赵会杰,从20多年前嫁到村里的媳妇,成长为脱贫致富带头人。村里从种玉米到种胡萝卜再到种中草药,从农户自己摸索再到走上“党支部+合作社+产业党员+农户”的路。赵会杰想不到,她能有一天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和总书记一起讨论国家大事。她发言时,总忍不住掉泪,她所在的村庄,“像中国千千万万个乡村一样”,正在这个时代蓬勃生长。

  彭艺是贵州毕节市黔西县化屋村土生土长的苗家子弟。在乌蒙山腹地,群山阻隔、险流环绕,小时候,她是沿着“手扒岩”爬出去上学的。上大学,也是靠社会资助完成学业。研究生毕业后,她毅然回乡创业,成了扶贫车间的蜡染老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化屋村时,正遇上她在扶贫车间忙活,她要带着村里人把传统服饰卖出大山,让乡亲们脱贫致富。走出大山,回到大山,改变大山,一方土地的命运正在被改写。

  …………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始终关注着人。

  他相信,脱贫攻坚的深远影响,是激发出人民群众强大的内生动力,将是未来中国行稳致远的坚强根基。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讲,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要汇集和激发14亿人民的磅礴力量。而脱贫攻坚,将形成一场当代中国最广泛的社会动员,凝聚起各方参与的强大合力。

  扶贫,造就了一批改写命运的奋斗者。

  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弘德村,刘克瑞一家8年前从西海固“穷山窝”搬到这儿。在刮起风来“一碗饭半碗沙”的荒滩上,移民群众硬是利用黄河扬水滋养出一片绿洲。习近平总书记来家里时,老刘热情地请总书记看他的牛、他的田、他的房子、他的花,这些是在8年前想都不敢想的好光景。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四平市梨树县八里庙村合作社场院,同一群农民朋友“唠嗑”。过去挥汗操劳的农户,如今抱团成了一群创业者。“一年分红8000多元,逢年过节发福利”“握锄头的手变成了农机手,还领固定工资”“过去一些贫困群众‘揣着手等’‘背着手看’,现在撸起袖子加油干”……

  扶贫,感召了一批勇于追梦的实干家。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河村。村里的洛古有格告诉总书记,他的两个梦都实现了,一个是大学梦,改变命运;一个是致富梦,摆脱贫困。大学毕业后,洛古有格到重庆一家企业工作,每次把家乡的腊肉带给同事都广受好评。他由此下决心回乡创业,组织了上百户乡亲做起腊肉生意。

  2016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一碗面”引起他的兴趣。他详细询问情况,听说现在青海有2.8万家拉面店,18万人凭借拉面闯全国,打造出了一个遍布全国的产业网。“总书记这一问,让青海拉面火了!”

  扶贫,锻打了一批同群众鱼水情深的领路人。

  把“扶贫路”当作“长征路”的黄文秀,绝壁上凿天路的毛相林,把信仰种进石头的周永开,深山里走出的感动中国的张桂梅……动人的扶贫故事,因为有一个个负重前行的人。

  2019年新年贺词,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讲到了他们:“我时常牵挂着奋战在脱贫一线的同志们,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工作很投入、很给力,一定要保重身体。”

  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总书记仔细听了六盘水市大湾镇海嘎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杨波的故事。当驻村第一书记8年、带领乡亲脱贫致富,他对每一户乡亲的家底如数家珍。

  总书记的心中,好苗子要到一线去历练,让脱贫攻坚主战场变成锻造干部、淬炼人才的大熔炉、大学校。他强调:“要爱护基层一线的扶贫干部,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流汗流血牺牲者流芳”。

  扶贫,还召唤着更多塑造未来的先行者。

  人的成长,是对未来最好的投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挂念着贫困家庭的孩子们,希望通过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他对教育数据信手拈来,“全国有60多万义务教育阶段孩子辍学”。

  2019年4月,在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小学,习近平总书记遇到了一位乡村教师。她从这所小学毕业,大学毕业后又回到这所小学,已任教17个年头。总书记动情地说:“我就希望看到有这样扎根这里的一批乡村教师,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家乡培养这些优秀的后代。你们做的工作很有意义。”

  湖南常宁市塔山瑶族乡中心小学副校长盘玖仁在教育一线工作了近30年。2020年9月,长沙,他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基层代表座谈会上坦言:“教师数量不足,结构性缺编;条件艰苦,留不住好老师。”总书记回应道,“我们基本解决了义务教育普及化的问题,但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又突出出来。‘十四五’时期要着力解决这个问题”。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贫穷不是不可改变的宿命。早在福建工作时习近平同志就体悟到,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跳出老框框看问题,首先要“摆脱”头脑中的“贫困”。

  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声音久久回响:“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即将离开西柏坡之际,毛泽东同志意味深长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

  赶考,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对饱经沧桑的泱泱大国,怀有的坚定而清醒的态度。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柏坡。他在纪念馆内久久凝思:

  “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摆脱贫困,几代人接力奋斗,挥就这份纵贯千年的历史答卷。

  建党百年之际,恰是脱贫攻坚交卷之时。时间的巧合,蕴含着一脉相承的使命担当。

  为了谁,依靠谁?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这份答卷里,有亿万人民汇聚起的磅礴之力,有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习近平总书记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