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进行时丨习近平“两会时间”的暖心“微镜头”

作者:佚名 来源:新华网 2022-03-01 131

  习近平的“两会故事”系列之四:

  习近平“两会时间”的暖心“微镜头”

  新华网 张芮绮

  【学习进行时】今年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十次出席全国两会。从出席开幕会、闭幕会、全体会,参加政协界别联组会,到“下团组”与代表们共商国是……近年两会上,习近平留下了许多暖心瞬间和精彩话语。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为您梳理。

  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会时间”即将开启。

  回望党的十八大以来的9年全国两会,习近平与代表委员共商国是,热切询问百姓冷暖,动情讲述生动故事,回顾历史、畅谈发展、展望未来……一组组暖心“微镜头”让人印象深刻。

  深情的讲述,动人心弦

  全国两会“到团组”,习近平与代表委员们坦诚相见,畅谈心里话,在面对面的深入交流中,总会深情讲述一些故事,字字句句,情真意切,饱含深意。

  2020年5月22日,在内蒙古代表团,谈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习近平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今天上午,代表通道上一位来自湖北的全国人大代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话,让我印象深刻。这位代表对记者说,湖北救治的80岁以上的新冠肺炎患者有3000多人,其中一位87岁的老人,身边10来个医护人员精心呵护几十天,终于挽救了老人的生命。”习近平动情地对大家说:“什么叫人民至上?这么多人围着一个病人转,这真正体现了不惜一切代价。”

  疫情的最新动态,时刻牵动着习近平的心,他反复强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两会上讲述这个故事,真情的话语令人动容。

  2019年两会,在政协联组会和福建代表团上,习近平都讲述了一段老红军的故事:“在福建工作时,一位开国中将的子女找到我,说要遵循遗愿把父亲骨灰的一半送回家乡,一半送到闽西革命老区埋葬。这位老将军是湖南人,长征时是一个团的政委,带领团里的闽西子弟,血战湘江,很多战友都牺牲了。他说,死后要同战友们长眠在一起。”

  “这个感情在我心里。”讲完这个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家说,“要饮水思源,决不能忘了老区苏区人民。”

  走遍万水千山,不忘老区人民,不忘来时的路,习近平深厚的“老区情怀”,感人至深。

  2020年,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习近平讲述起自己青年时期与百姓对话,老百姓提出的“三步走”目标的故事,强调要扶一把老百姓特别是农民,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2015年,习近平在江西代表团念起了百岁老红军王承登的来信,与代表们共话老区发展;2014年,在贵州代表团,习近平讲述了自己插队时的故事,强调要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

  一段段深情讲述,心系发展,情牵人民,意味深长,让人倍感温暖。

  亲切的互动,温暖人心

  “去年有多少人娶媳妇儿?”“今年疫情原因,经济影响大吗?”“露天煤矿还有多少?”……观察这些年的全国两会,在习近平总书记同代表、委员们的交流中,经常出现一些脍炙人口的“两会金句”和“暖心出圈”的温情互动。

  2019年3月5日,在内蒙古代表团曾出现过暖心一幕:

  “总书记,牧民们发自内心地欢迎您到我们嘎查来!”通辽市扎鲁特旗东萨拉嘎查党支部书记吴云波代表向总书记发出邀请。

  “到你们嘎查路怎么走啊?”总书记接过话头,饶有兴致地问。

  “飞机,高铁,都可以。”吴云波快人快语。

  “从北京怎么过去?给我指指路。”总书记又问。

  “可以坐飞机到我们通辽机场,我们开车去接您,通了高速,现在路很好走。”吴云波话音未落,会场已是欢笑一片。

  2015年,在江西代表团参加审议时,习近平对穿着民族服装的人大代表兰念瑛说:“你是畲族。”兰念瑛答道:“是的。很高兴总书记认出我是畲族。”审议过程中,习近平和兰念瑛又进行了多次互动,他关切地询问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农家乐办起来了吗?”“高速公路通到你们那里了吧?”……对一件件民生小事,习近平总书记问得具体又详细,在他心中,老百姓的事就是大事。

  询问关怀备至,话语温暖人心。

  2018年,在广东代表团,习近平点赞基层代表米雪梅:“你的名字就像你的经历一样,梅花香自苦寒来”;2017年,新疆代表团,习近平亲切回应全国人大代表买买提依布热依木·买买提明“亚克西!”;2014年,贵州代表团,习近平称赞代表王菁民歌唱得好,并请她向乡亲们转达良好的祝愿和问候,祝乡亲们的生活“好花红”……

  一场场亲切互动,暖人心扉,言近旨远。

  不变的牵挂,饱含深情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作为党的总书记,国家的主席,人民的代表,习近平最牵挂的始终是人民。

  2021年3月7日,在青海代表团,习近平回忆起一段往事:“我是直接飞到玉树的。当时上到了一个海拔4000多米的村子,那里破坏还是很严重的。”2010年,青海玉树发生强烈地震,习近平专程赶赴灾区看望慰问。在2021年两会上,来自玉树的藏族代表扎西多杰讲述起玉树地震和灾后重建的情景,谈及往事,习近平饱含深情:“玉树建设的情况,我都是非常关心的,也非常高兴,你讲到人们通过抗震救灾、通过扶贫攻坚,看到了党的关怀、党的力量,真正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都能过上健康、现代、幸福的生活,玉树的将来就会更好。我很牵挂玉树。”

  2017年3月8日,习近平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特别讲到了悬崖村,他说曾在电视上看到有关凉山州“悬崖村”的报道,特别是看着村民们的出行状态,感到很揪心。但“前不久又看到材料,说当地已经建了新的铁梯,这样心里又感觉到松了一下。”

  从“揪心”到“松心”,时时牵挂惦念,习近平为民解忧的初心,从未改变。

  2014年3月7日,习近平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就回忆起自己1969年插队时老百姓给他送酸菜改善生活的事,习近平动情地说:“我这个人呢是有农村情结的……现在我看到贫困地区的老百姓啊,我确实是发自内心同情他们,我们作为共产党人,一定要把他们放在心上,真正地为他们办实事,否则我们的良知在哪里啊。”

  ……

  一枝一叶总关情。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不变的牵挂。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