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改历史,何来真实?——《无问西东》,高富帅与文化精英的任性

作者:李明萧 来源:察网 2018-01-24 2582

篡改历史,何来真实?

——《无问西东》,高富帅与文化精英的任性

李明萧

  电影《无问西东》,据说是当年给清华大学100周年校庆献礼的作品,拖到现在才上映。

  影片拉拉扯扯,讲了四段故事,三个时代:民国,新中国前三十年,当下。这几个故事的内在联系很弱,仅仅在人物关系上有前后承接,各个故事的主角又都是清华校友。其贯通的主题自然也有,就是影片借人物之口反反复复强调的:真实,忠于自我内心,正如许多宣传文章所讲的,“行你所行,爱你所爱”。

篡改历史,何来真实?——《无问西东》,高富帅与文化精英的任性

  也许这种真实是一种主观层面的真实,因而,影片缺少的恰恰是客观的真实,缺乏历史逻辑与叙事逻辑的真实。影片讲民国时的富家子弟,帅气逼人的沈光耀(王力宏扮演),那真是如片中普通学生评价他的:看起来就什么都能做好——什么都行,天赋超能:懂汽车,能写会画,体育,飞行,武术……这些也就罢了,甚至会捉蛇 ! 拎个乞食袋,娴熟如丐帮八袋弟子。无师自通,做啥精啥,不要问为什么,高富帅就是这么任性!旁边的普通学生,只有在他身旁目瞪口呆一片崇拜的份儿,不光写字、画画、修汽车不如他,连跑步、体能、玩蛇儿也不如。

篡改历史,何来真实?——《无问西东》,高富帅与文化精英的任性

  这倒是像极了今天的高富帅,或者说主流文化对于精英的想象:不光比普通人聪明,高雅,在任何事情上都比你能干!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穷而多能?没门!一切都拼家世,拼经济,穷人只有干瞪眼!

  甚至,连原本以为属于穷苦人的坚韧、善良、勇敢的品质,现在也彻底移交到富人那里去了。高富帅的沈光耀不光人帅,多才多能,也是一腔热血,报家报国。架飞机在空中飞行演练、为饥民空投食物、与敌机火拼、撞向敌舰,整个画面美轮美奂,满溢着神圣之光。这其中的细节真实性,就惨不忍睹了。狭小的战机座舱内塞大量食物,违反军队纪律擅自飞行,甚至带领战友集体违纪……

篡改历史,何来真实?——《无问西东》,高富帅与文化精英的任性

  据说这位沈光耀是有原型的,原型是抗战中牺牲的飞行员沈崇诲,清华校友,父亲为民国大法官,祖父为张之洞幕僚,可谓是世家子弟。国军,抗战,世家子弟,高材生,这些点是他吸引当今文化精英的地方,许多媒体包括官媒,纷纷借电影渲染国军抗战英烈的事迹。但没人质疑电影的细节真实,也没人质疑沈崇诲故事的真实性,就像他们质疑同样保家卫国的共产党八路军的抗战英烈、抗美援朝的英烈那样。实际上,流传已久的国军抗战勇士沈崇诲架机撞沉日舰的说法,才真正是包装渲染出来的,有确凿证据表明这一故事同历史真实有出入。沈崇诲本是架机失踪,“撞舰”的说法是以讹传讹,后由国民党出于政治宣传需要而编定,如今仍在清华大学官网上被引用。

篡改历史,何来真实?——《无问西东》,高富帅与文化精英的任性

  

篡改历史,何来真实?——《无问西东》,高富帅与文化精英的任性

  

篡改历史,何来真实?——《无问西东》,高富帅与文化精英的任性

  而这里说的被沈崇诲架机冲撞的日本旗舰“出云号”,实际上直到1945年才被美军炸沉。目前可以确知的是,沈崇诲架机失踪而牺牲。

  沈崇诲无疑是值得铭记的英雄。但他牺牲后,撞击敌舰的说法却成了“真相”,其“撞舰”事迹被拍成《笕桥英烈传》等电影,新闻报刊大量传播,据说白崇禧等国军高级将领多次引用,甚至在1960年写进了台湾的小学教材。[1]今天,《无问西东》又用唯美的方式演绎了一把。在各大网络百科和其他许多网站、官媒、报纸上,目前也还在重复此前国民党的宣传说法;在南京航空烈士公墓园里,沈崇诲的墓碑上仍写着:沈崇诲……1937年8月19日于上海白龙港洋面驾机撞沉日舰,英勇殉国。近期新华每日电讯发的文章,也在重复这个说法[2],甚至脑补了许多心理细节。

篡改历史,何来真实?——《无问西东》,高富帅与文化精英的任性

篡改历史,何来真实?——《无问西东》,高富帅与文化精英的任性

  事迹确凿的共军烈士无人问,夸大其词的国军烈士有人捧。为人民的解放做斗争、为保家卫国牺牲的战士,因为是由共产党领导的,因为是参与人民革命、保卫人民政权的,就被一些人肆意诬蔑,竭力泼污,恶搞,彻底否定,以至于某春秋的主笔要发“学术文章”,孜孜不倦地论证狼牙山五壮士到底是“跳崖”还是“溜崖”,是不是违纪拔了群众的萝卜……

  民国,在电影中是神圣、崇高的时代。整个画面都是红光亮、暖色调的;到了新中国建立后的场景,则在短暂的青春抒怀、“阳光灿烂”后突然急转直下,整个陷入黑暗压抑。电影设置在毛时代的一段故事,根本谈不上什么“细节真实”,只要狠命渲染那个时代一片黑暗,似乎就符合一些人心中的“真实”了。且不说悲剧的缘由——那对互相仇恨的、不“般配”的夫妻,妻子是工人,丈夫是教师,两人势若冰炭、你死我活的关系,那位“泼妇”般妻子的刁钻狠恶,是如何造成的,这些都没交代,只有毫无来由的仇恨、毁灭;就电影大力渲染给观众看的“批斗会”来说,残酷,血腥,恐怖,荒诞到极点,而时间竟然是在1962年。这不是历史真实,这是“印象派”。因为在一些人印象里,建国后,国民党精英、民国大师们失去了他们的天堂后,就是一片黑暗,就是人间地狱了。于是,他们甚至不管历史事件的时间点,直接让文革提前进行,1962年就开始了。你让1962年的中央领导人情何以堪!

篡改历史,何来真实?——《无问西东》,高富帅与文化精英的任性

  当然,这一切真实的情形,不管多么明显,对当今的文化精英来说都无所谓。从伤痕文艺以来,到近些年的《归来》《芳华》,从早些年“用细节否定宏观”,用细节真实在宏大历史叙事上打洞、开缝,到现在,缝隙已经开凿得足够大,主流文化已完全转向,颠倒了几千年、中间被一度颠倒过来的历史叙事,又重新颠倒了回去,文化精英们于是可以肆意改写历史,全然不顾什么“细节真实”了。

  高富帅就是这么任性,文化精英就是这么任性。他们这样有恃无恐,因为几十年的喋喋不休、一面遮天的书写、回忆、叙事、演绎,那种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暗无天日的历史观已经深入很多人心中,成为主流文化的一个历史逻辑前提,相反的声音却稀薄、弱小,冒着被嘲笑、被隔绝于主流的风险。他们有恃无恐,还因为,当今的主流媒体都在他们那边,君不见,许多官媒都在大力宣扬《无问西东》中的家国情怀、英雄风范、精英气质,乃至,我的想象力有限无法想到的——盛赞其“贵族精神”!

篡改历史,何来真实?——《无问西东》,高富帅与文化精英的任性

篡改历史,何来真实?——《无问西东》,高富帅与文化精英的任性

  好吧。我承认,自古以来,人类就是极不平等的,不光在物质分配上,而且在话语权上。因此,自古以来,富人、精英、贵族们,占有的不光是物质,还有知识、精神、道德上的优越感。在古代,崇高、坚毅、诚信、勇气、荣耀……所有好的东西,都是属于精英阶层,属于贵族的,而穷人不配拥有这些,不被承认能有这些东西,他们只会扰扰攘攘,像动物一般争夺食物,愚蠢、麻木、自私、猥琐、懦弱,凑在一起时还容易疯狂。——这正是《无问西东》所展现的普通群众:民国时蓬头垢面、争抢空投食物、像动物一样进食的饥民;建国后毫无理性、批斗美丽女主(章子怡饰)几乎致死的暴民;为了锁住丈夫的心,执拗到变态的女工。相比之下,有了文化知识有了一定地位就变心的男人,在影片中却被置于一个隐忍的受害者、被同情者的角色。

篡改历史,何来真实?——《无问西东》,高富帅与文化精英的任性

  等待天降“恩赐”的饥民

篡改历史,何来真实?——《无问西东》,高富帅与文化精英的任性

  让丈夫“斯文扫地”、让美女主角遭殃的疯狂女人

  实际上,一个工人,女工,能够用自己的工资供自己的爱人上学读书、获得教师职业,正是那个时代整个社会相对平等,男女平权的结果。然而,电影的制作者却要发现其中的“不合理”,不人道:女工以此来要挟丈夫,限制丈夫自由,把家里搞成了“渣滓洞”“集中营”,最后酿成了女主角因为介入此事惨遭批斗的下场。

  这种从道德、精神上对平民的决绝的拒斥、痛快的碾压,在贵族、等级制盛行的古代欧洲,表达得非常赤裸裸,甚至一些西方先哲所阐发的人的精神结构层次:感性—理性;情感—理智;奴性—自由意志;以及通俗版的,动物性—神性,等等,在他们的逻辑体系中,都一一对应于不同社会阶层:低级的属于平民,奴隶,高级的属于贵族,精英。这是先天决定了的,改不了,平民先天就不配有高贵的精神,只因他们没有高贵的血液。在古代中国,这类表述不那么明显,但也有类似的刻板认识,“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也许可以做类似理解。最早的时候,君子-小人的划分,还不是像现在,相对平民化了的社会文化那样理解的,仅仅指人的道德层面,而也许直接对应于阶层的划分。而这种划分,最早也是由血统先天决定了的。

  你看《无问西东》中挑选飞行员那一段,美国教练高高在上地宣告:飞行员不是每个人都能当的,需要的是天分!看到没?天分!所以,高富帅,样样都行、样样都无师自通的沈光耀,一下就通过了选拔练习;他的同学,家世不明、长相平庸的双胞胎兄弟,虽然跃跃欲试,结果一试就是不行!无他,这是“天分”,血统,家世使然!

篡改历史,何来真实?——《无问西东》,高富帅与文化精英的任性

  这个逻辑,曾经被颠倒了过来,曾经我们宣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历史的创造者”,赋予了普通群众以崇高的文化地位,为人民群众解放的历次革命斗争,也得到了应有的肯定。而今天,这个逻辑在社会精英那里,基本已经又彻底颠倒回去了,穷人遭到了从能力到品德的全方位鄙视,富人则是优雅、高尚、慈善,有知识有能力有教养的。掌握公权力的媒体,宣传、教育部门,无休止地在宣扬“贵族精神”,宣扬各路精英、世家大族、荣耀门第,特别是宣扬晚清、民国的大师、大家,演绎他们的传奇掌故,甚至不去辨别事件本身的真实性;对平民英雄,对参与平民革命的英杰、烈士,则对不起,忘了,至于这些英烈被无端怀疑、任意抹黑、污蔑、否定,我们的主流媒体、相关部门,可曾站出来发声、正名?

篡改历史,何来真实?——《无问西东》,高富帅与文化精英的任性

  民国是大师的、英雄的时代,国军抗战烈士是清华杰出校友的代表,而建国后的清华校友——那位因为个人情感失意,不得已而参与了两弹一星工程的陈鹏,则是一个时代受难者的角色,以一己之温情、真实、坚守,为黑暗的时代添加些许亮色。这就是《无问西东》的历史观,这就是导演兼编剧李芳芳给清华大学的校庆献礼片。这是真正的历史?这是中国历史、清华大学历史的主脉?那么,如何解释那些看不惯国民党的腐朽,投身共产党的革命队伍、为人民解放而奋斗牺牲的其他清华校友、名校精英?如何解释许许多多知识青年,专家学者,义无反顾地加入建设新中国的事业、为新中国的国防奉献青春热血?一个无边黑暗的时代,值得他们如此奉献吗?会吸引到邓稼先、钱学森这些真正的精英之士投身其中吗?如何解释那么崇高神圣、拥有那么多精英大师的民国、国民党,最后失去了军心民心,甚至许多社会精英也纷纷加入了共产党的革命队伍,同人民群众一道建立、建设新中国?

  《无问西东》如此这般地颠倒历史,对历史的真实性——不光是“细节真实”,甚至是大事件的时间节点,都不管不顾任意嫁接,随心演绎,将历史的逻辑整个颠倒,何来影片口口声声表白的“真实”呢?或许,这就是他们的真实吧——我想象的,就是真实!有话语权的人 ,就是这么任性。

  注:

  [1] 沈崇诲:听说《无问西东》里王力宏的原型是我?

  http://news.ifeng.com/a/20180115/55150288_0.shtml

  [2]《无问西东》沈光耀原型们,悲壮的中华英雄史诗!

  https://mp.weixin.qq.com/s/4olfdYAIv3hn43rlOcDvMA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4
0
2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