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退回的转基因米制品到哪儿去了?

作者:佟屏亚 来源:作者博客 2014-03-03 2145

  欧委会发出《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通报》显示,在输欧大米制品中检出“非法转基因”。2013年上半年,中国输欧食品已经有18次被查出含有非法转基因成分。自2006年起至今,欧盟预警系统通报了184次中国输欧食品中被检测出非法转基因大米制品。(《中国经营报》,7月1日)

  欧盟认为转基因稻米的危害远超过“经济利益”,为维护食品安全和农田清洁坚定地拒绝转基因,采取严格的限制转基因米制品进口,规定中国向欧盟出口米制品必须批批提交检验报告,避免转基因米制品流入欧盟境内。欧洲人就是国门紧闭滴水不漏地拒转基因毒品于千里之外,行“零转基因”之全欧洲安全之决策!

  欧洲人是人!中国人也是人!中国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一直被蒙在鼓里。要严格地查一查,输欧的转基因毒大米制品从哪里来?它又回到哪儿去了呢?。这可是涉及全国人民健康安全的大事啊!

  一、转基因水稻已遍布南方稻田,转基因稻米混在普通稻米中进入市场,国人的饭碗里潜伏着转基因魅影,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生米煮成熟饭”。国家还未批准转基因水稻商业化,故意传播或销售转基因稻米就是违法!农业部应该查出罪魁祸首,给公众一个交待,。

  二、被欧盟退回的转基因毒米制品哪儿去了?是焚毁了呢?是做饲料了呢?是加工食品了呢?还是重新回到了百性的餐桌?不能总是“躲猫猫”,不能让消费者一直被蒙在鼓里。国家权威部门应该向公众有个交待,严肃查处执意扩散的转基因毒米的人,坚定地绳之以法。

附文:

半年通报18次

欧盟严查中国输欧“非法转基因”米制品

作者: 李艳洁 来源:中国经营报

  产地来源标注为中国的大米制品,正在被欧盟食品和饲料委员会列入“重点检查”的范畴。因为尽管中国仍然是禁止主食作物转基因商业化种植的国家,但在中国出口欧盟的大米制成品中,欧盟却频繁检出水稻抗虫转基因,这种转基因按照现行监管框架,在中国和欧盟,均属“非法”。
  截至2013年6月,欧盟食品和饲料委员会(以下简称“欧委会”)总计通报18批次在中国出口欧盟的大米制品中查获“非法转基因”。在此之前,欧委会也多次检出大米制成品中含有BT63等非法转基因。对此,欧盟紧急出台了《对中国出口大米制品中含有转基因成分采取紧急措施的决定》,并向中方通报。
  近日,由于中国农业部向巴西、阿根廷等国的转基因大豆、玉米等发放了安全许可证,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再度引发各方争议。中国农业部等部门近年来也一直对境内非法转基因的种植进行排查,但对于检查转基因生物的研究、管理和安全情况的结果一直未予公布。
  尽管转基因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尚未有严谨的科学结论,但相比于此,转基因作物的监管问题,在短期之内,似乎更为棘手。
184次通报“非法转基因”
  欧委会每周发布的预警通报显示,今年以来,中国输欧食品已经有18次被查出含有非法转基因成分。这18次通报中有14次为米线、米饼等大米制品。
  自2006年起截至目前,欧盟预警系统总计通报了184次中国输欧食品中被检测出非法转基因,其中2012年39次,2011年29次,2010年46次,2009年15次,2008年18次,2007年9次,2006年10次。而184次中,大米制品和含有大米的制品175次。
  欧委会给《中国经营报》记者的回复中表示,欧盟没有批准任何转基因水稻合法种植,自2006年发现中国输欧大米制品出现转基因,在多次要求中国政府采取措施后,欧委会2008年开始执行紧急措施,要求产自中国或从中国发货的大米及其制品,只有附带由官方或授权的实验室出具的显示产品不含Bt63转基因大米或不是由Bt63生产的原始分析报告,或者进口时由有关食品管理部门或在其监督下取样分析并收到满意的分析报告,方能进入欧盟市场。然而,输欧大米制品中仍然多次被检测出含有转基因。2010年3月,欧盟发现输欧大米制品中出现了克螟稻1号和科丰6号的基因。
  根据这个决定,欧盟27国对中国25种米制品采取强制性转基因成分检测,并依据检测结果采取退货和销毁处理措施。据了解,欧盟最新的管控系统能够检测出大米产品中的26种转基因物质,欧盟要求中国官方必须在向欧盟出口前批批提交米制品的检验报告,表明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而且,欧盟成员国还要加强抽样和检测的频率,使抽样和检测覆盖所有中国进口的米制品。这被称为中国米制品史上最为严苛的入境检查。
  “按照欧盟的规定,如果人用食品或者动物饲料含有0.9%以上的已被欧盟批准的转基因物质的农作物,产品标签必须标注。”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薛达元解释,所谓0.9%,如果一块饼干所用主要原料是面粉,但同时也用了米粉,若米粉中含有的转基因大米达到米粉的0.9%,即需要标注。
  而在韩国,要求凡是加工的食品中含有3%以上转基因粮食构成时都必须贴标识,日本则要求如果转基因含量超过5%,进行强制性标识。美国的要求比较宽泛,并未要求强制标识。
  一位国家质检总局内部人士表示,欧盟多次预警通报,并不表示中国的检测水平有问题。“每检测一个样品大约需要1000多元到2000元,企业不可能每个产品都送去检测,那样成本太高。”他还表示,尽管通报的次数看起来很多,但是相对中国输往欧洲的全部大米制品来说,并不多。欧盟方面表示,每年从中国进口的大米制品价值约5千万欧元,但并未介绍这些因为通报而拒绝入境或者销毁的食品价值几何。
  产品检测公司欧陆集团表示,中国很多检测转基因机构的标准和检测精度和欧盟差不多,但是不排除有些机构的标准和精度较低。
  但无论在中国还是欧盟,这些米制品都逃不过“非法转基因”的标签,中国农业部虽然在2009年为两个转基因水稻品系颁发生产应用安全证书,但尚未批准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种植,而欧盟亦未批准水稻转基因在其区域内合法。
监管悖论
  “理论上,如果一粒种子流出,种植一万亩、十万亩都有可能。”培育出克螟稻的舒庆尧曾经如此对媒体表示。
  今年欧盟的18次通报中,14次为Cry1Ab/Cry1Ac基因,一次标明为含有Bt63抗虫基因。纵观历次通报,Bt63和Cry1Ab/Cry1Ac,以及KMD1以及Kefeng6(科丰6号)是通报次数最多的转基因类型。
  据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陈浩、林拥军、张启发2009年的文章《转基因水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转Bt 基因水稻使用较多的主要是cry1A 基因,如cry1Ab,cry1Ac以及cry1Ab/Ac 融合基因,也有少量使用其他Bt 基因的报道。这些转Bt 基因水稻大多都表现对二化螟、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高度的杀虫活性。
  文章中透露,转Cry1Ab/Ac 明恢63 及其所配杂种Bt 汕优63 表现出了极高的抗虫性。其中Bt汕优63是2009年被农业部授予安全证书的品种。
  由浙江大学高明尉课题组培育成功的转基因抗螟虫品系“克螟稻”系用农杆菌介导法将Cry1Ab导入粳稻品种秀水11,并经多代选育而成。由福建农科院研发的科丰6号则是Cry1Ac+CpTi转基因抗虫水稻。
  使用Cry1A 基因的转基因水稻不止于此。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林拥军教授培育的转Cry1Ac基因抗虫水稻T1Ac-1、转Cry1Ab基因抗虫水稻T1Ab-6、转Cry2A基因抗虫水稻T2A-1、转Cry1C基因抗虫水稻T1c-19都于2006年获得在湖北省的环境释放安全审批书。林拥军培育的转cry1C基因抗虫水稻T1c-19和转cry2A基因抗虫水稻T2A-1也都于2009年获得了在湖北省的生产性试验安全审批书。
  除了Bt抗虫性,中国的转基因水稻研究还包括抗病、抗逆转基因、抗除草剂、高产转基因、高品质转基因和综合性转基因等七个方面,研究机构遍布广东、浙江、湖北、北京、湖南、安徽、辽宁、江苏、上海、山东等地。
  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实施办法,转基因植物品种在培育出来后需要经过安全性评价阶段才能获得安全证书。安全性评价阶段包括实验室、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和生产性试验四个阶段。
  研究人员表示,实验室阶段的范围是可控的,中间试验阶段的田地也完全处于封闭状态。
  而环境释放阶段要求到不同的水稻产区检验植物是否适应不同的气候和生态条件,生产型试验要求至少3个点、超过135亩的种植面积。这两个阶段,国内研发单位采取的做法是和农民合作。
  试验田则在南方各地都可能存在。以“科丰6号”为例,福建农科院的合作对象包括了四川农业大学和湖北、广东、江西、黑龙江等地的农科院多家单位,主栽品种覆盖长江流域、华南多个稻区。而克螟稻也曾经在“卷叶螟”肆虐的浙江上虞深受喜爱。据媒体报道,该品种刚培育出,当时的上虞市种子公司就曾多次出面联系洽谈,最后将该品种“引进”到上虞进行试验示范。
  挪威提供的一份中国出口大米制品转基因检测报告显示,该产品使用的大米原产地为浙江上饶,所检测出的转基因为Cry1Ab/Cry1Ac,显示当地除了克螟稻外,显然还有其他转基因水稻种植过。
  按照规定,环境释放和生产性试验产生的试验结果(即收获的水稻)应该统一回收处理,“但是不排除农民看到这种水稻不用农药、节约人工,就私自留藏。”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昉表示,有时也会有种子公司介入私自育种,“这让问题变得更为复杂。”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3
0
0
0
0
6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