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道尔:石油战争——围堵中国

作者:恩道尔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3-05-02 304
  2009年3月11日,中国的石油公司在伊拉克首个合作项目阿赫代布油田正式开工,这是武警战士在开工仪式上警戒

  2003年3月21日,美军对巴格达实施首轮突袭之后,巴格达上空硝烟弥漫

  至今,美国为石油而发动的阿富汗战争已整整打了十年

  1991年2月,伊拉克撤离科威特前点燃了1100多口油井,并向海中倾倒原油

  【美】威廉·恩道尔

  翻译戴健李峰顾秀林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基辛格

  到2011年,华盛顿的战略已经明白无误,控制中国及其在欧亚大陆的朋友才是战略要义。 ———威廉·恩道尔

  那些看似互不联系的偶发事件,却总能从地缘政治中找到答案。从石油资源的独特视觉看国际战略博弈,这是一个“老美”的“忧患意识”,信不信由你。中国有句格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少将罗援

  1

  从香料战争到石油战争

  哲人乔治·桑塔亚纳曾言:“忘记历史,必将重蹈覆辙。”

  9·11之后,小布什发动反恐战争,“要么是朋友,要么是敌人”,俨然是一场正义与邪恶的对决,而“新十字军东征”的说法更是意味深长,让各国尤其是中东国家不禁回想起“十字军东征”。

  这一历史的比照发人深省,以至于小布什在其幕僚建议下迅速改口,再也不提“东征”二字。但作为一次以石油为核心的战争,确是与中世纪“香料战争”异曲同工。

  自从德国工程师鲁道夫·迪塞尔于19世纪90年代发明了使用汽油的内燃机,不到20年,世界强国的海军和陆军纷纷采用内燃机,世界进入石油时代。

  正如香料战争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黑暗的一页,石油时代的历史同样伴随着刀光剑影,充斥着欺诈与谎言。

  从冷战一直到近来中东等地的局部战争,其实都是为了石油,尤其是控制石油交易及随之产生的石油美元资金再循环。

  20世纪80年代末,一种新的金融工具“石油期货”大行其道,开启了美英合伙控制石油的新套路。这种机制抛开了传统的石油供需法则,可以在关键时期控制石油价格,为他们利用石油发动经济战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9·11之后,纽约世贸大厦轰然倒塌的场景被反复播放,本·拉登的形象也一再刺激人们的神经,让美国人倍感无助,但这一恐怖袭击事件也为华盛顿发动战争赚足了吆喝。民众对反恐近乎宗教般的狂热让事实上的能源战争师出有名。

  从喀布尔到巴格达,从达尔富尔到开罗、的黎波里,美国操纵的战争一轮接着一轮,舆论更是铺天盖地。人们被告知战争是为了“自由与民主”,但实际目的是为了控制世界上最重要的商品———石油,可谓逢油必夺。

  2003年初,小布什和切尼决定入侵伊拉克,这其实与9·11恐怖袭击以及本·拉登毫无关系,后来的事实已经证实了这一点。此举只是华盛顿宏大的地缘战略的一个棋子。

  这一战略涵盖地域极广,从北非的阿尔及利亚到利比亚,经波斯湾到伊朗、阿富汗,最终直抵中国的家门口,目的是要彻底实现对伊斯兰世界石油资源的军事控制。

  2005年5月,美军轰炸巴格达的硝烟尚未散去,小布什就宣布要在整个中东地区“传播民主”,明确表示要“在10年内建立美国-中东自由贸易区”。不过可笑的是,在世人眼中这位总统的所作所为却总是与民主背道而驰。

  2

  利比亚,北约动武在所难免

  当阿尔及利亚、也门、巴林等伊斯兰国家动荡不堪甚至政权不保时,利比亚看上去却纹丝不动。无论华盛顿采取何种政变措施,卡扎菲就是不肯拱手交权。

  说突尼斯和埃及的民众备受物价飞涨和贫富差距的影响,大致还有几分道理。但利比亚的情况则完全不同。利比亚的人均生活水平居非洲大陆之冠,民众在医疗、教育和能源方面都享有政府补贴。卡扎菲执政42年间,也并非都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卡扎菲从伊德里斯国王手中夺取政权时,利比亚人的识字率仅为10%,现在超过90%,这似乎与暴君的典型形象不太相符。在非洲大陆,利比亚的婴儿死亡率最低,人均寿命最高;营养不良的人口不到5%,比美国还少;贫困人口的比例比荷兰还要低。针对近期粮食价格上涨,卡扎菲甚至取消了相关的课税。

  问题的关键是,卡扎菲始终不肯把本国丰富的石油资源交由美英石油公司开采,而是把非洲最大的油田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有选择地与外国公司签订长期特许协议,中国就是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的大客户之一。

  阿拉伯联盟秘书长穆萨发表声明,声称卡扎菲下令向手无寸铁的平民开枪,呼吁对利比亚局势进行军事干预。为了褒奖穆萨此举,美国暗中首肯他取代穆巴拉克担任埃及总统。

  有了阿拉伯联盟声明这个借口,美国迫不及待地要求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多国部队对利比亚进行军事干预,提案获得通过,但作为常任理事国的中国和俄罗斯投了弃权票。萨科奇在军事行动中一马当先,幻想能帮法国石油公司夺取利比亚丰富的石油资源。

  3

  石油巨头操纵“国家安全”

  美国参议院小企业委员会在1952年发表了一份报告,名为《国际石油卡特尔》。报告指出:

  七家大公司控制着苏联以外88%的石油产量,它们是———盎格鲁-波斯石油(BP)、皇家荷兰壳牌石油、新泽西标准石油(埃克森)、纽约标准石油(美孚)、海湾石油、德士古、加州标准石油(雪佛龙).

  这些石油巨头在沙特的开采成本每桶不到20美分,运到欧美炼油厂却卖3美元多,再加上华盛顿给予中东石油的优惠关税,中间就是12倍的利润。唯一可以与之相比的就是老挝和缅甸的毒品买卖。

  但运输花的还是美国纳税人的钱,当然这没人知道,因为这项支出打的旗号是资助越战期间中情局名下的美洲航空公司。

  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美国石油供给从立足国内转为依赖进口,进入60年代更是愈演愈烈,与此同时,美国在中东的驻军也不断增加。

  与50年代初的审慎政策相比,洛克菲勒帝国在政府内部强大的势力把持着政策的制定,把控制中东油田定义为所谓的“国家安全”,这一改变意义深远。

  20世纪70年代初,中东石油对美国经济和西方世界的战略重要性达到顶峰,而哈伯特对美国国内石油在1970年达到峰值的预测也同时出炉。二者配合得天衣无缝。

  伊拉克原油储量世界第二,仅次于沙特,这一点美国在出兵之前就已确认无疑。而且伊拉克的开采成本极低,每桶还不到1美元。

  到20世纪90年代末,萨达姆为缓解财政拮据,与不少外国公司达成了合作开发油田的协议,尤以俄、法、中三国为主。

  伊拉克早在1972年就将石油公司国有化,并以法律形式规定,禁止美英石油公司在伊拉克做生意,这也是美国和石油大亨们想把萨达姆除掉的另一个原因。

  4

  不惜代价阻止欧亚出现大国

  1997年,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前洛克菲勒三边委员会执行主席布热津斯基曾透露,苏联解体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就是不惜一切代价阻止欧亚大陆再出现一个大国,以确保美国的霸权地位。

  在伊拉克战争基本达到目的后,控制俄罗斯油气及能源管线就成为华盛顿的当务之急。

  阿塞拜疆位于南高加索地区,战略位置极为关键,它北靠俄罗斯、西临亚美尼亚、南接伊朗、西北是格鲁吉亚,是西欧和西亚接壤的十字路口。苏联解体后,这里自然成为华盛顿关心的重中之重。

  阿塞拜疆坐拥巨型油田。据美国国务院1998年的数据,里海地区的油气储量高达1780亿桶甚至更多,可与波斯湾相提并论。布热津斯基出面游说,力劝美国投资从阿塞拜疆到格鲁吉亚,再到北约盟国土耳其的管线,也就是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线(巴杰线).

  与格鲁吉亚相比,乌克兰对俄罗斯的战略意义至关重要。几个世纪以来,俄乌双方在历史、文化和语言上息息相关,基辅罗斯古国被公认为现代俄罗斯的诞生之地。

  西伯利亚通往德国等西欧国家的天然气管线大多经过乌克兰,当时普京政府非常依赖这些管线来换取急需的外汇。如果能对乌克兰发号施令,就能卡住俄罗斯的脖子。

  从哈萨克斯坦到阿塞拜疆,里海沿岸的大型油田几乎都被美英石油公司所控制。BP与俄罗斯第二大石油公司卢克石油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于2003年成立了秋明英国石油(TNK-BP),位列世界十大私营石油公司。

  埃克森美孚和皇家壳牌获得了开发俄罗斯远东萨哈林岛油气的授权。莫斯科竭力对抗华盛顿的能源布局,但从战略层面来看,到2004年时莫斯科仍处于下风。

  5

  下一个目标:围堵中国

  在伊拉克和俄罗斯之后,美国马上将目光转向中国。阻止石油流向这个正在崛起的大国,早已是美国之前的棋中之意,在打击了欧亚大陆最有可能崛起的对手俄罗斯后,终于可以将精力放在中国。

  美国一占领伊拉克,就马上废除了中石油和伊拉克的石油开采合同;中国刚刚与苏丹签署在达尔富尔开采石油协议后,美国就挑唆当地内战全面爆发;美国还干扰中缅油气管道和在建港口等等。

  美国占领伊拉克,主要不是为了自己获得廉价石油,真正的目的是阻止石油流向正在崛起的对手,尤其是中国。当然,这些想法是说不出口的。中东石油原本就属于美英势力范围,发动这场先发制人的战争,就是让中国在那里无立锥之地。

  2003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美国之后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并在一年后成为第二大石油进口国。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中产阶层不断扩大,对私家车的需求节节攀升,石油产品的消费也大幅增加,进口石油增幅达年均10%至15%。据总部在巴黎的国际能源署(IEA)估计,2002年到2030年,中国进口石油将增加5倍,从每天200万桶升至1100万桶。

  为确保能源供应,中国的石油公司开始涉足波斯湾,尤其是伊朗和沙特。到2009年,沙特出口中国的石油比出口美国的还要多。

  中国找油的足迹不但涉及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还有俄罗斯,以及委内瑞拉和巴西等拉美国家。

  就寻求石油和矿产资源而言,中国在非洲的行动最为积极,而非洲国家中最欢迎中国的是苏丹。

  6

  中国与非洲建立的友谊

  美国对中国崛起的遏制态势日趋明显,北京对此审时度势,花大力气增进与非洲国家的友谊。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因为外债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种种限制,很多非洲国家在财政和经济上遭受重创。

  1999年,中国和非洲的贸易额仅60亿美元。中非合作论坛于2000年创立后,双边贸易额到2004年就增至300亿美元,并以每年约50%的速度递增,照此下去,将很快超过美国与非洲的贸易额(2004年为590亿美元).

  中国在非洲提供无息贷款,建设当地急需的水利设施、公路、学校、医院,与非洲国家确立了稳固的经贸联系。这些援助没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苛刻条件,非洲自然对中国张开了友好的双臂。

  从2004年开始,中国在非洲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外交活动,与多个资源丰富的国家签订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合作协议。美英等国对非洲不屑一顾,而中国当年与非洲的高层党政互访就有十多次,胡锦涛主席访问了阿尔及利亚、加蓬、尼日利亚这三个石油生产大国。

  北京给安哥拉20亿美元的贷款,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安哥拉则每天向中国提供1万桶原油。2005年,中石油与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签订了8亿美元的合同,每天从尼进口3万桶石油,为期一年。

  2006年11月,北京召开了史无前例的中非峰会,邀请到48个非洲国家,其中包括43位国家元首,给予非洲领导人极高的礼遇。峰会后不久,外交部长李肇星访问了非洲七国———贝宁、赤道几内亚、几内亚比绍、乍得、中非、厄立特里亚、博茨瓦纳。

  此访同样是为了加深与非洲的友谊,增进经济合作,加强人才培养,推动医疗、教育、农业等领域的发展。中国十分关注非洲长期以来所忽略的问题,像铁路和公路建设、通讯设施建设等,受到了衷心的欢迎。

  7

  小布什签署命令剑指非洲

  看到中国在非洲的经济活动如火如荼,小布什政府和五角大楼很快便决定对此采取行动。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结束后不久,小布什便签署命令,组建美军非洲司令部,负责在非洲的军事行动。

  非洲司令部的使命包括:“以军事行动确保非洲的稳定与安全,为美国的对外政策提供支持。”美军剑指非洲,其意就在中国。

  2002年到2003年,中非贸易额翻了一番,到2005年又翻了一番……而且势头不减。中国目前是非洲的第三大贸易伙伴,超过了老牌殖民强国英国,仅次于美国和法国。

  小布什任职末期,针对中国在全球的能源举措,华盛顿展开了一系列的反制行动。破坏中缅能源合作,干扰中缅油气管道和在建港口。美国和印度建立军事联盟,是为了对付中国。

  奥巴马总统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加强军事行动,目的也是防止中国获得欧亚油气资源。

  2007年,美国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其自身经济和财政状况也困顿不堪,因而迫切需要一个新战略,以控制中国、俄罗斯、巴西等迅速崛起的新兴经济体。

  早在2003年,五角大楼颇具神秘色彩的净评估办公室就出炉了一份战略评估,准备以新的方式来控制世界能源消费的增长。这一工具被称作“温室效应”,是由人类燃烧化石燃料所致,石油和天然气就是“罪魁祸首”。

  华盛顿的“石油峰值论”早已破灭,“全球变暖”却再擂战鼓,但其目的始终一成不变,那就是帮助美国独霸世界。

  威廉·恩道尔,旅德美籍学者,经济学家、地缘政治学家。代表作有《石油战争》、《粮食危机》等。本文摘自其新作《石油大棋局:下一个目标中国》,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恩道尔
恩道尔
经济学家、地缘政治学家
0
0
0
0
0
1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