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养老不是养老问题的唯一正解

作者:张敬伟 来源:草根网 2013-09-17 312

  我国将有规划地试点“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具体操作办法和实施计划,有望明年一季度出台。13日,中国政府网全文公布近日由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明确提出,“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14日《新京报》)

  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据统计,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突破两个亿;2025年,这个数字会突破3亿。“如何养老”是中国社会面临的热点民生关切。尤其是,独生子女时代,中国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已经破局,而现行的社保医保制度尚不健全,养老金缺口较大。“如何养老”的焦虑早就在舆论场发酵,所谓延迟退休,养老金入市等也未能充分凝聚社会共识,反而带来更多社会困扰。

  在此情势下,《意见》出台,是解决“如何养老”社会难题的系统性文件,也发挥着社会稳定剂的作用。《意见》的看点在于,一是中央将养老问题分解到相关责任部委,明确各自责任,避免了推诿扯皮所致的执行力内耗;二是明晰了养老方式,如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住养老院等;三是给出了多选项的养老保障模式,譬如社会保障、商业保险和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等。

  内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以房养老。前些年,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金融机构曾经进行过以房养老的试点,但最终都没有了下文。但是,这些无果而终的试验,并非没有意义,肯定为以房养老的更大范围的试点工作提供了经验。由于具体操作办法和实施办法可能在明年一季度出台,以房养老如何执行尚属未知数。

  肯定的是,以房养老只是破解中国养老难题的一个选项,并非养老选择题的唯一正解。这一点必须搞清楚,不管是个人还是舆论场---千万不能讲系统化的养老《意见》变成聚焦眼球的“标题党”。须知,并非所有的老人都有可抵押的养老房,而且如何评估房价如何界定抵押贷款的比例也是一大难题。更重要的是,有房的老人并不真正担忧养老---除了少部分“失独”老人。因为,在房价高企的语境下,有房意味着有不动产,名下有不动产的老人即使不靠子孙,亦有足够的财力住进养老院和购买社会保险,关键是有房的老人大多退休前也有不错的职业,享受着完善的社会保障。所以,以房养老更像是中产阶级的养老游戏,并不具有普遍性。

  中国社会的养老短板,在于低收入群体和鳏寡孤独生活无依者的养老。他们或无房无钱无儿无女,让这部分人群老有所养才是正本。公共财政支持养老院或社会性的养老院才是他们的归宿,也是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责任。

  养老问题,是任何社会也躲不过的命题,而且每个人都会日渐老去。关心老人,观照养老,不仅体现尊老爱老,也是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在中国传统的家居养老观念中,以家庭为核心的孝道,成为中国养老文化的内核。独生之女时代,家庭养老变得不堪重负,社会养老成为必然。故而,中国养老问题的主力,是国家,社会和家居养老为辅。至于以房养老,则是辅助之辅助了。

  中央有《意见》,养老问题有了系统的解决之道。如何解决中国养老问题,需要多维的途径呈现出来,而绝非靠一种模式就能解决问题。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