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新闻学院同学会致《中国青年报》的公开信

作者:佚名 来源:传媒圈 2015-08-09 3044

2006级本科同学会

致《中国青年报》的公开信

《中国青年报》编辑部:
      2015
83日,贵报11版(职业教育)头条刊发了名为《端着铁饭碗,内心仍不安——人大本科毕业回炉读高职,图啥》的报道(链接为 http://zqb.cyol.com/html/2015-08/03/nw.D110000zgqnb_20150803_1-11.htm),署 名作者为贵报记者王素洁。

勇敢地做出如此重大的决定,仍然端着铁饭碗的我们不由得大声喝彩;惊的是如此可亲可敬、堪为表率的同级同学,却无一人识得。

,感谢王素洁记者,感谢《中国青年报》,让毕业五年、天各一方的我们,以这样的形式完成了一次同学聚会。这次聚会的主题是:寻找乔东,寻找新闻人,寻找新闻专业教育的共同回忆。

抱歉,乔东同学,我们并不认识你

报道中提到,你来自鄂尔多斯。可是,2006级本科生仅有两位内蒙古女生。我们在想,要是有这么一位蒙古大汉,毕业分别时候难免又要多喝醉几次。
报道中提到,你旁听过高等数学。我们必须承认,高等数学的确是一门头疼的课,不少同学曾为此通宵达旦复习,原因只有一个——高等数学是大一的必修课,两学期总计8学分,堪称本科期间第一大课。把必修课学成了旁听课,举重若轻的你难怪能做出如此勇敢的人生选择。
报道中提到,你一毕业就娶妻生子、成家立业。我们为你感到高兴,因为每一位同学的人生进步,都会得到大家的祝福。但是,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就跟我们分享这个喜讯呢?21岁本科毕业的你是否已经到了法定适婚年龄呢?

,属于非全日制本科教育范 畴,包括临时到人大进修、网络教育旁听等情况。可以确认,人大新闻学院2006级本科没有名叫乔东的学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06级(2010 届)本科共有142人,男生共30人,其中新闻学专业男生4人。这群男生每天一起学习、生活,军训场上为全院女生搬运西瓜,运动场上精诚配合、力争第一, 毕业期间体会别离、抱头痛哭。我们一起生活了四年,把新闻一家人、我们爱你们的口号喊得响亮,可惜,你未曾见过,也难以体会。

抱歉,王素洁记者,我们并不认可你

的校训,始终珍视新闻学院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院训。这就是我 们,一群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毕业生,曾经学习如何用新闻呈现事实、用笔触挖掘情感、用思考探索未来;这就是我们,并非所有人都从事新闻行业,却都喜欢 阅读新闻、关注新闻,对一篇稿件评头论足,对一个说法咬文嚼字,对一个事实刨根问底。对我们来说,接受四年的专业新闻教育,意味着新闻就是一种对客观事实 极度尊重的价值、一份履行社会公器职责的责任感。但是,我们遗憾地看到,王素洁记者的报道有太多不实之处,采访过程充满了片面和不专业的行为。试举两 例。

名字这一最为基本的事实,记者本人语焉不详。报道刊发后,我们几经打听,联系上了王素洁记者,询问采访报道情况。王素洁表示,她 确实电话采访了乔东本人,文中内容都是采访所得。当被追问为何2006级本科生都不认识乔东时,她回答称乔东改过名字;被追问乔东的曾用名时,她回答称我不知道,正在核实。试问,如果连被采访人的姓名都无法核实,如何确认其接受采访时描述的细节?报道内容如何立得住脚?

其二,采访只采纳了一个信源,缺少证据说明乔东曾在中国人民大学就学。在与王素洁记者的沟通过程中,她告诉我们,确实打电话采访了乔东,也向江苏某 职业技术学院核实相关情况,均说明乔东人大新闻学院毕业。试问,作为一位2012年入职《中国青年报》的记者,为何不直接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求证这一 情况?为何不从公开的新闻学院网站上查看毕业生名单?为何不让乔东本人出示人大的毕业证、学位证?

抱歉,《中国青年报》,我们必须质疑你

作为共青团中央机关报,《中国青年报》拥有广泛的社会知名度和专业影响力。在新闻业内,《中国青年报》的许多报道都得到广泛赞扬,《冰点》特刊更是 中国新闻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我们的课堂上,老师经常会用《中国青年报》的报道、版面作为范例,讲述许多《中国青年报》前辈记者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 反映重大社会问题、引发社会讨论的故事。作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毕业生,我们曾经以在《中国青年报》实习、工作为荣。但是,我们必须要质疑,这篇报道 的刊发,与我们印象中的《中国青年报》全然不符,报道的选题、编辑机制已经失效。

我们都知道,作为职业教育版的头条,这篇报道一定经过了选题讨论、编辑审核、排版、审校、签发等诸多流程。如此对比强烈、具有噱头的新闻点,在编辑 部讨论选题时是否经过了反复论证、研究选题来源的可信度?在准备报道、组织采访时,是否思考过核实信源、全面客观?版面编辑在改稿、拼版时是否考虑过对报 道内容进行补充核实?值班领导签发时是否对报道内容进行认真审读?

这些疑问,答案无从知晓。但是从报道内容严重失实、报道倾向明显的实际情况看,我们只能判断,贵报的选题、编辑、签发的层层把关机制,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从报道之后的社会影响看,这篇报道已经成功地制造了新闻话题,吸引了相当的社会注意力。仅用百度搜索引擎进行检索,结果达到323000条,两天内 已经有新华网、中新网、光明网、腾讯、新浪、搜狐、网易等多个大型网站转载。从网友的评论看,新浪转载的一条新闻下就有近600条评论,有许多戏谑、嘲讽 甚至攻击新闻专业教育、中国人民大学的内容。我们认为,这篇报道不仅对中国人民大学及其毕业生造成了困扰,更对数十年来广大新闻学者、新闻工作者苦心建立 的新闻专业教育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以下要求:
一、乔东本人对冒用身份一事公开道歉。
二、该报道作者王素洁就报道的不实内容进行公开澄清及道歉。
三、《中国青年报》撤下原有新闻链接。
四、《中国青年报》刊发公开更正信息,对这一事件进行澄清,并消除相关负面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2006级本科同学会

201585

 


端着“铁饭碗”,内心仍不安——人大本科毕业“回炉”读高职,图啥

本报记者 王素洁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8月03日   11 版)
人大新闻学院同学会致《中国青年报》的公开信

    乔东

    在电视台工作两年后,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专业毕业的乔东,作出一个令不少人费解的决定:去一所职业院校学门技术。

    3年后的今年夏天,作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矿井建设专业的高职生,他再一次大学毕业。在他人看来,这张毕业证书可能“无多大用”。但乔东对此十分满意,“因为这3年‘回炉’实实在在镀了金”。

    不恋“铁饭碗” “回炉”高职学一技之长

    2010年本科毕业后,乔东顶着名校毕业生的“光环”,回到了家乡内蒙古鄂尔多斯,在当地电视台找到了一份在外人看来稳定而清闲的好工作,收入还可以,偶尔会忙上一阵,“只是有时闲的无聊”。

    不过,这个“铁饭碗”并没有为他带来内心真正的安定,“晋升空间其实很窄,可能也就是花20年熬个副处级。”干了两年,不甘心年纪轻轻就开 始“熬下去”的乔东,渐渐动了转行的心思。儿子的出生则坚定了他的这个念头,“想让孩子能以我为荣,也为了给他一个更好的未来,我得奋斗起来”。

    大学一毕业,乔东就和女友结了婚,早早地“成家立业”,但直到有了自己的孩子,这个长着一张娃娃脸的年轻父亲,才真正觉得肩上的担子“沉了不少”。

    瞅准了家乡鄂尔多斯“煤海明珠”的地域特色,乔东决定“靠山吃山”,脱产去职业院校“回炉”,学一门在当地“吃香”的与煤炭行业相关的技术。

    这个决定向家里一公布,并没有惹来妻子和父母的齐声反对,相反,大家对他的这个想法“还挺支持”。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认为,“他是真正在为未来打算”,对他这一希望为前途增添砝码的大胆举动投了赞成票。

    一番打听后,乔东报考了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矿井建设专业,“我们当地很多煤炭企业的老总和职工,都是这个学校毕业的‘明星校友’,对它的学生挺认可的”。

    当时,对曾以高分考取重点本科院校的乔东而言,重拾课本备战高考,并不是最困难的,“难的是对未知的不安,不知道学了3年,回来是否真的有 用”。与此同时,他的选择并非人人叫好,也有过很多质疑的声音出现,“有人说我是在电视台干不下去了,才想着走。”乔东回忆道,但这些杂音没有成为他的 “心理包袱”,“一旦决定了,就不回头”。

    就这样,2012年,在初为人父、孩子咿呀学语时,23岁的乔东又一次背上书包,从鄂尔多斯走进距离家乡1000多公里的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成为矿井建设专业的一名高职学生。

    同学口中的“乔帮主”遇到难题 文科生怎么学好理工科

    再一次回归校园,并没有乔东设想的那样“驾轻就熟”,反而,他还觉得有些“融不进去”。

    面对比自己小三四岁、刚入校的新同学,这个经过一轮大学洗礼,并工作了两年的“往届生”,第一次感受到和同班同学之间的“代沟”,“可能是年龄、阅历和目标都有所不同,所以一开始谈不到一起去。”乔东回忆,起初还真有点孤单的感觉。

    为了融入新的集体生活,“老资历”的乔东放下“身段”,“少说多听”,看看大家都爱聊啥,对什么事物感兴趣,再不时地“见缝插针”,打入新生内部。日子一久,大家渐渐相熟,他成了同学口中的“乔帮主”,有了一定的“江湖地位”,还经常被拉着谈心。

    在“谈了很多次心”之后,乔东发现,不少读高职的同学心里都有个疙瘩,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是高考的失败者。每当这时,乔东常拿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学历并不是最重要的,更不会因此而‘低人一等’,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搞掂”同学关系的同时,乔东还面临着“转型”读高职后另一大难题:文科生怎么学好理工科?

    幸运的是,乔东本科时旁听过高数课,还算有一定基础,但遇到“力学”相关的“高精尖”课程,仍不免吃力。

    不过,这个“老手”摸索出一套学习方法,“学一遍可能不懂,但学两遍就有点眉目了,多学几遍就会了。”在乔东看来,关键是得用心,但也不能 “死学”。他找到一个“诀窍”,就是抓好课堂的学习时间,尽量不请假,而考前三周一定要去“闭关”,根据笔记和教学PPT把学过的知识系统梳理几遍。

    凭着这些“用心的诀窍”,入校3年,乔东先后获得特等、一等、二等奖学金,还斩获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让乔东颇为得意的是,院里开设的主打专业课《立井施工》,他几乎每次都是满分,稳居专业排名第一。

    他的“闭关”学习法,还引得不少同学效仿,班上两个每次都要跟他一起进行封闭式复习的哥们儿,大学期间也是奖学金拿到“手软”,“今年毕业,他们是首批被用人单位签走的”。

    3年高职求学 修出一条踏实耐走的路

    虽然一路“过关斩将”,但也有乔东难以克服的问题:顾不了家。“一开始每月请假回家一次,看看老婆孩子,后来做团学工作,回去的就少了,很难协调家庭与工作”。

    尽管因此与家人聚少离多,但是谈起团学工作来,乔东滔滔不绝,就连毕业后他的QQ个性签名上也还留着这么一句话:“两年团干行,一生团学情!”而这也被他视为高职3年最大的收获之一,“因为极大拓宽了视野和朋友圈,也培养起了实实在在的责任感”。

    从2013年3月担任校学生会办公室主任、学生会主席到毕业的两年多里,连他自己也记不清到底组织策划过多少次大型校级活动,其中,有关爱 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有全校的新生节,还有省运会时的志愿服务……为了完成这些活动任务,他曾两天两夜没睡过,也有过一两个礼拜吃住在办公室的经历,甚至 没来得及见奶奶最后一面。

    乔东印象中最忙的时候是在去年四五月。去年4月中旬,他带领学校的一批青年志愿者到江苏省18届运动会的赛场担任志愿服务工作,工作一结 束,4月27日,他请假回家补办了婚礼。但待了两天就又返回学校,带队参加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展演的比赛。乔东回忆,那段时间,“我基本上都是在车上睡 觉”。

    不过,别看他这会儿为团学工作忙得“热火朝天”,一开始,他对学生工作可并不“感冒”,原本打算“独善其身”过完3年高职学习生活,但经过 一番“思想斗争”,他还是决定到学生会试试。“本科期间,我没做过团学工作,现在有机会尝试一下,也想弥补那4年的遗憾。”乔东说。

    两年团干的历练使他成了名副其实的“校园活动家”,还收获了“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等殊荣。但最让他得意的,是今年离任前他主导筹办的学校第 一届学生代表大会圆满召开,学生代表们“接地气”的提案,被送到了校长的案头。乔东介绍说,有些提案里提出的学生宿舍安空调、新建澡堂的建议,已被列入学 校的规划。

    现在,毕业后的乔东已经回到了鄂尔多斯,在当地煤炭局“谋到了差”,准备重新开始,“或许工作个三五年,我会再去读研,边干边学”。

    乔东说,自己一直坚信一句话:人要一边走路一边修路,人生要走的路有多长,那么要修的路也就有多远。而当被记者问到他对这3年“修的路”作何评价时,乔东用了6个字来形容:很踏实、很耐走。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0
0
1
1
1
1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