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老师:教学目标不易实现,痛点在哪里?

作者:杜鹃花 来源:青年力网 2018-01-14 2869

思政老师:教学目标不易实现,痛点在哪里?

杜鹃花

思政老师:教学目标不易实现,痛点在哪里?

2017年末,我参加了一个小型座谈会,与会者有一些高校学子。从青年学子的发言中,我感受到青年高级知识分子浓浓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心里特别欣慰。但听了他们的发言,却总感觉缺少了一些本质性的认识。

会上不少青年学子豪迈地提到了“爱国”,但值得讨论之处在于,我们应该爱什么样的国?爱国主义毕竟是具有历史性、具体性的。

“在当代,爱国主义具体表现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对共产党执政的拥护”,这句话,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爱国主义的本质要求,想必同志们、朋友们都耳熟能详。然而就是这句话,近年我每每提起它,却禁不住想起了我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课的教学过程中,常遇到的一些情况……

2014年,我在一堂《思修》课程上讲到“爱国要爱社会主义制度、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这一问题时,有个学生说:“老师,我认为爱国不一定要爱社会主义制度、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孙中山先生推翻了清王朝制度,难道能说他不是爱国的吗?再说执政党。孙中山建立的国民党是当时的执政党,被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赶出了大陆。按照这个道理,共产党会不会有一天也会被推翻?那时我们国家就不是中国了吗?就不需要爱国主义了吗?所以爱中华文明就可以了,不必非得抱着某种社会制度和执政党不放。”该生的发言还博得了一些同学的掌声。

针对这个问题,我用了很多时间,讲解了政权最根本的问题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讲解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讲解了社会主义制度是世界上最人道、最人性、最先进、最优秀、最文明的社会制度。当时看,学生至少从表面上是被我说服了。

到了2017年,当我又一次讲到这个问题时,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意识”:一个学生说他听党课教师讲课时说,当一种社会制度我们认为它不好时,我们不是去推翻它,而是应该接受它,在接受它的同时,努力使它变好。该生问我这个观点要怎么看?

想起如上几件让我印象深刻的,在课堂上发生的事,我的心不禁沉重起来。连这些优秀的爱国热血青年都没有本质地认识到爱国就应该爱社会主义中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他们最根本的任务是守卫和捍卫社会主义江山,那其他青年会是什么样呢?如果对这个问题没有清晰的认识,那无数先烈流血牺牲换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未来会怎么样?

当我在会上把我的担忧说出来的时候,却不被与会的很多青年和高校教师认可。他们认为当代青年的主流是热血爱国的、是社会责任感很强的一代,而“老师,您的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应看到青年的积极一面”。可是,我们说的分明是两个问题啊!

后来我和与会的一位青年进行了比较深入的交流。我告诉他,具有爱国主义情怀和有社会主义信仰本质上是统一的,而且后者是前者的核心内涵,而我更希望青年一代能对保卫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历史自觉性、现实使命感。接着这位青年反问我这样的问题: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并且他声称“目前还没有答案,所有人都在探索”。此刻我更加意识到这种担忧是多么具备特殊意义。这样的青年都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非常模糊,更何况其他青年?

回到课纲本身的历史要求来认识这个问题。

因为《思修》课程的任务目标是:“……,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故在二十多年来的教学探索之中,我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习惯:开课前,就对我所教授的学生关于社会主义的认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当前大学生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往往非常茫然,大部分同学除了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以外就一无所知了。

由此我感慨:要实现《思修》的任务目标,首先要让大学生知道社会主义事业是什么,认同社会主义,然后才能通过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是什么样都不知道,通过一个《思修》课程就能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种“空中楼阁”式的教育教学,是难以完成教学目标的。

再看《思修》课程内容的安排,无论是思想部分、道德部分还是法律部分,社会主义的内容占比1/3还弱,要完成该课程的任务目标,“……,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几乎难以实现。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共产党是什么政党、共产党的特点(与资产阶级政党的矛盾对立性)、共产党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都不知道,那还怎么实现“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的教学目标?而如果没有这三个自信,只是孤立地建立了一个“文化自信”,就很容易滑向本文开头提及第一个同学的观点那样的误区。

不过好在目前高校的思政课程体系还比较丰富,在《思修》之后还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及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以下简称“《马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后面两门课程,教学任务目标直接落脚于培养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培养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然而即便如此,仍然存在一个重要的隐患——

理论是解释说明社会并指导社会实践的。如果理论不能做到这一点,这个理论就没有实践的力量,就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和信仰,生命力就是弱的。当我国的宪法明确写明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而现实却让工人下岗,明确写明我国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而现实却是农民工社会地位极低,面对这些社会问题,青年会困惑:人民的主人翁地位在哪里啊?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有什么区别啊?教学怎么培养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好在,从十九大报告中,我们看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转向。令人振奋!

因此回到了上文我的观点:一个社会制度的本质在于为什么人服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里,若只着重阐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观点,会使学生得出“美国比中国好”的结论,还会形成崇美心态。因为美国是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按生产力是否发达的标准,美国比中国先进,那是不是就容易出现“社会主义真的比资本主义优越?优越又在哪里?”的问题了?就会让国内青年无法理解。

如此,我们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要怎样形成?又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而这很容易导致,即便是教好了《思修》和《马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的教学目标同样难以实现。

总而言之,从这“四位一体”的四门课程的教学目标难以实现的情况看,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没有科学社会主义教育的基础,没有共产主义运动史的了解。因此,结合我从与一些从事历史、经济学、法学等方向教育的同志的交流当中发现的问题,我强烈认识到:缺失“基于对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比较史观”才是当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根本的痛点、盲点、堵点。

因此,我强烈建议:我国应在大学阶段,即高职、本科阶段,专门开设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史课程和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史课程(前者可以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课程的继续改进而实现;后者需要革命性地另立新篇)。只有从世界史的高度,历史地、立体地认识“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成为对人类近现代历史形成如此深远影响的思想,并指导了如此多国的不同形式社会试验”,才能根本地破除对“资本主义自由就是人类历史的终结状态”等观点的美好幻想。

我相信,新时代的青年至少主流还是反抗压迫、充满正义感和天然的人民立场的。因此,当我们通过教育告诉青年学生,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为被欺负的人指出出路的崇高的理论,还有一个特别美好的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和更加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告诉青年学生曾经有那么多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了推翻千百年来一直被踩在脚下的人能过上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生活而不惜抛头洒血、英勇牺牲,告诉青年学生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不可能会一帆风顺、必然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时候,我相信,一定能够在绝大多数青年学生的头脑里形成、确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继而才能形成捍卫红色江山的历史自觉性、现实责任感、未来使命感,才会让社会主义江山后继有人。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9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