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砖家”杨奎松炮制的两个历史谣言

作者:何雪飞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3-06-02 2867

 

 
 
何雪飞
 
首发红色文化网(m.syxtk.com
 
 

党史“砖家”杨奎松炮制的两个历史谣言

 

 
最近几年,在中国历史学界、报纸期刊媒体及互联网舆论中,兴起一股恶意中伤共产党、毛泽东,无耻地吹捧国民党、蒋介石的历史造假风潮,其代表人物就是杨奎松、沈志华、高华等人。这些人霸占中国党史研究领域的资源,以党史研究的名义恶意篡改党史、恶意贬低毛泽东及共产党的历史功绩。
 
 
杨奎松的相关著作早已被众多网友批的体无完肤,这里参考众多网友文章及相关书籍资料,主要介绍两个比较重要的典型案例。
 
 
1、杨奎松引用苏联反华谣言污蔑中国共产党
 
1999年,杨奎松出版《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一书,随后几年里该书屡次再版广泛传播,在媒体及互联网上刮起了一股股妖魔化共产党的风潮。
 
该书中如下观点及资料引起广泛关注,该书认为:
 
【这个时候苏联红军不仅在暗中协助中共在东北建立根据地,而且为进入东北的及在华北的中共军队先后提供了足够装备几十万人的武器弹药,从而使这支过去因为装备落后、弹药缺乏,主要靠游击战取胜的部队,迅速成长起来,从而极大地缩短了中共中央原先预计的彻底战胜国民党的时间表。】(见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3页)
 
杨奎松如何得出这个结论?他根据的是1971826莫斯科华语广播谈话,他认为二战后苏联给中共东北民主联军提供了大量日本关东军的武器:
 
【引注:
(见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50页)
 
按照杨奎松的结论,苏联给共产党提供了足够装备几十万人的武器弹药,才使共产党迅速成长、摆脱了装备落后、打游击的境地,迅速打败了国民党。这种观点显然不利于共产党和毛泽东,而是国民党美蒋余孽多年宣传的观点。
 
杨奎松的资料出自19718月莫斯科广播谈话,而1969年中苏关系急剧恶化,在珍宝岛大打出手。1971年的莫斯科广播造谣说中共夺取政权靠的是苏联恩赐的大规模武器装备,杨奎松对此竟然毫不怀疑的相信。其治史目的已经十分显然。
 
苏联70年代的这些材料,连国民党御用的严谨的反共历史学家都不会引用,因为他们一旦引用就马上丧失其学术著作的严谨性和客观性,变成了国民党泛滥成灾的反共意识形态宣传品。而拿着共产党及中国人民俸禄的杨奎松竟然正式引用,并得出苏联【提供了足够装备几十万人的武器弹药】的荒唐结论。
 
。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9月出版的《日本关东军侵华罪恶史》中谈到:
,并作好对苏持久作战的准备,一旦苏军来攻,关东军应利用东北的广阔地域阻止苏军的进攻,即使万不得已,至少应确保东北的东南部到朝鲜北部之间的地区。这种纯粹被动防御的作战方针,对于一贯骄横的关东军来说是从来没有过的。
 
14000挺,各种炮约4000门,坦克约600辆,汽车约2000多辆,另有弹药库679座,800余架飞机和炮艇若干】这样的规模。
 
 
 
一方面,杨奎松该书完全忽视国民党政府与苏联政府白纸黑字的《中苏友好条约》的效力和作用,并对苏联转交武器态度犹豫反复的史实进行有意的遮蔽;另一方面,杨奎松此书却完全把苏军代表的那些口头承诺当做真实发生的历史。其目的就是论证他的那些离奇结论。显而易见,杨奎松是在有意造假和刻意欺骗公众。
 
其实李敖、汪荣祖合著《蒋介石评传》下册谈到,苏联其实相当大程度在执行《中苏友好条约》:
】(见《蒋介石评传》,中国友谊出版公司,下册 P553
 
 
事实上,杨奎松已经成为公认的学术笑柄,有网友调侃说: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164670.shtml
 
 
杨奎松引用明显的苏联谣言并刻意造假是有险恶意图的,他的目的就是证明国民党蒋介石的伟大,而中共的成功是得到苏联干涉的结果。
 
 
著名的反共学者、《零八宪章》的签署者和组织者徐友渔十分欣赏杨奎松,并把他的书和龙应台的《大江大海1949》相提并论,因为这两个人都是刻意妖魔化共产党的典型文人,只不过台独分子龙应台比杨奎松更加赤裸裸而已: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39146f0100k9x7.html
 
 
 
 
2、杨奎松的算术水平:毛时代贫富差距比民国大
 
杨奎松在2007830《南方周末》发表《贫富差距始于改革开放?关于建国后干部收入问答》一文。
文章说:
 
到1955年8月,新政府最终取消了供给制,统一实行职务等级工资制。新标准进一步提高了高级干部的工资待遇,将工资等级进一步增加到30个级别,最高一级560元,最低一级仅18元。
1956年国务院又颁布了新的工资标准。这次工资调整注意提高了一般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标准,如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最低一级工资从18元提高至20元,1-13级干部最小增幅为0,最大增幅为12.9%,平均增幅6.9%;而14-30级干部最小增幅为7.1%,最大增幅为13%,平均增幅达10.36%。这样就使得标准工资最高最低之差略有缩小,减少为28倍。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这种倍数的问题所在,这里介绍一下国民政府时期的薪俸标准情况。以1946年国民政府颁布的标准,除总统和五院院长等选任官外,文官共分为37个级别,最高一级的收入是最低一级收入的14.5倍。
 
我们还可以比较一下那个年代西方国家政府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情况。在资本主义各国中,除极少数国家外,英、法、德等国的公务员,包括行政长官在内,最高最低工资差,均在8-10倍左右,美国、日本差距较大,也只有20倍。而且,它们差距之大,多半只是总统或首相个人的工资较高,有时会高出下一级行政主管一倍以上。可知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官员高低之间的收入差距,多半远小于新中国官员的收入差距。
 
 
在杨奎松的笔下,毛时代干部工资差距比国民党、比资本主义国家还大。
 
其实,杨奎松的这种比较是十分不客观的。他谈的所谓30级工资制,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工资标准,其中第25级到30级是指勤杂人员,比如打扫卫生的人员,这个工资标准和社会上的学徒工差不多,根本不是最低干部工资。从他发在《历史研究》2007年第四期《从供给制到职务等级工资制-新中国建立前后党政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一文看,他是知道这一点的,但是在公共媒体上,他有意地忽略这一点。他把新中国当时机关单位工资最低的第30级工作人员勤杂人员,如清洁人员,混同于国民党的最低级的文官,混同于西方国家的公务员,并得出毛时代工资差距比国民党、比资本主义国家大的荒唐结论。其实,毛时代干部分24级,最低级别的干部--办事员是24级,按照19558月标准,其工资是35元,与最高级别工资差16倍,与民国文官内部工资差距类似。但是按照1956年调整后的标准,最高干部工资是最低干部工资的13倍,比国民党文官内部差距要小。1955年的这个体制是借鉴苏联实行的,不比国民党民国时期和资本主义国家文官系统、公务员系统差距大多少。但毛主席仍然觉得差别大了,毛时代他多次推动多次缩小差距。
 
党史“砖家”杨奎松炮制的两个历史谣言
 (注:此表原载《历史研究》2007年第四期杨奎松一文)
 
 
1956年干部工资收入:
http://culture.china.com/zh_cn/history/files/11022841/20081111/15181159.html
此表可见《纵横》杂志2006年第2
 党史“砖家”杨奎松炮制的两个历史谣言
 
 
真正要比较不同社会制度下的贫富差距工资差距,更重要是要看官员与工人之间的工资差距。而对于国民党的民国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不仅要看其公务员工资,还要看其大资本家的收入。
 
众所周知,1956年工资改革时建立的工资制框架基本上延续了近30年。其中在企业里主要是八级工资制,最低工人工资1级是30多元相当于干部的最低工资,工人工资最高8级工是100元左右,相当于副市长一级工资。比较多的二级三级四级工资分别大概在38元,45元,55元左右,与全国最高工资差距是10倍左右。
福建省属煤炭企业工人工资标准(八级制)表单位:元/
 等级
 井上
 井下
 
 
年8级工资制主要产业生产工人月工资标准表(上海)
详见:
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5/node67474/node67481/node67543/node67552/userobject1ai64564.html
单位:元

产业
倍数
钢铁、机器制造、有色金属等
42.4
49.4
57.5
66.9
77.8
90.6
105.4
123.0
2.9
制酸、橡胶(机器制造)、自行车等
42.4
49.2
57.2
66.4
77.0
89.5
103.9
120.8
2.85
原料药制造、仪器、玻璃等
40.5
47.1
54.9
63.9
74.4
86.5
100.7
117.5
2.9
耐火材料、汽车配件等
41.0
47.7
55.6
64.7
75.3
87.6
102.0
118.9
2.9
油脂、肥皂等
37.5
44.0
51.6
60.5
71.0
83.3
97.5
114.4
3.05
棉纺织(机动工人)
38.0
44.3
51.7
60.0
69.9
81.3
94.6
110.0
2.89

 
 
http://news.sina.com.cn/pl/2011-05-27/093822540758.shtml
《人民日报》曾刊文介绍: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1214/08157097963.shtml
 
 
而民国时期情况呢?
 
根据上海市总工会资料: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6888383/
【民国16-25年(1927-1936年)名义工资
这一时期工人工资总的水平要高于民国16年(1927年)以前,每日工资大致为0.5-0.6元,每月工资大致为14~15元。其中印刷、造船、机器、丝织工人每月工资较高,一般都在20元以上;缫丝、火柴、棉纺工人每月工资较低,一般都在12元以下。】
 
 
更何况,众所周知,国民党官员最善于搞官商勾结,他们有大量的灰色、黑色收入,国民党官员们由于极端腐败遭到了全国人民的仇恨,并在解放战争中【忽喇喇似大厦倾】,这和毛时代共产党干部是天壤之别。杨奎松所谓毛时代贫富差距比国民党、比民国还大,纯粹胡说。
 
 
 
而毛时代呢?即便是看55年定的标准,最低一级干部工资如24级干部办事员是35元,已经比很多普通工人的工资要少,大约是最低工人工资的2倍。这样来看,毛时代干部,最低一级干部工资就很低,和低收入工人差不多,这样56年定的干部平均工资不会脱离工人太高。而国民党干部,最低一级文官工资已经远远高于当时社会底层工人收入,而最高级别的文官工资又是最低文官工资的14.5倍,这样国民党文官平均工资已经远远高于工人。
 
 
总而言之,杨奎松以1955年工资为标准,将拿30级工资的清洁工当共产党干部,得出共产党干部内部收入差距30倍高于国民党民国时期,这是典型的栽赃,显然是别有用心。如果考虑共产党24级干部内部工资差距,确实和民国时期文官内部差距类似,但是即便是这种比较也是不客观的。毛泽东批评苏联当时形成一个高薪阶层,主要看干部与工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如果像国民党那样,整个文官阶层都是高工资,哪怕内部差距是5倍或者10倍,看起来比较低了,但是整个社会也是两极分化,更何况还得考虑资本家阶级的收入。假如国民党再提高民国文官的底薪,比如从55元提高到80元,似乎文官系统内部差距缩小了,是10倍,但整个社会两极分化却扩大了,远远高于毛时代1955年所定的标准。假如中国1955年,国家将最低一级干部24级干部工资定为15元,这样,与最高干部工资相差接近40倍了,但是这只能说明毛时代贫富差距比民国小。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3
0
29
2
2
0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