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史册

作者:欧阳淞 来源:《求是》 2013-12-16 508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作为一代伟人,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将永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史册,永远为党和人民所铭记。

  一、永远铭记毛泽东同志创立和建设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贡献

  当毛泽东同志等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时候,中华民族正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黑暗统治之下苦苦挣扎。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逐步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华民族日益陷入苦难的深渊。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哪种理论能够对实现这两大历史任务提供行动指南,它就会成为中国人民的坚定信仰;哪条道路能够引导中国人民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它就会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哪种政治力量能够带领人民实现这两大历史任务,它就能够成为掌握中国历史前进方向的领导力量。在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遭受一次次挫折之后,历史和人民呼唤一个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一批中国的先进分子在纷繁杂陈的学说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开始了在中国创建无产阶级政党的探索实践。毛泽东同志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1920年11月,毛泽东同志在湖南长沙创建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7月,他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参与了这个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新型中国工人阶级政党的创建,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始人之一。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同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解决了在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社会里,把党建设成为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把党的建设提高到“伟大的工程”的战略地位,强调紧密围绕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他特别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强调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探索形成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坚持和发展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提出和完善了“德才兼备”、“任人唯贤”和“五湖四海”的干部路线;他培育和坚持了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新中国成立前夕和成立之后,鉴于我们党成为领导全国政权的党,毛泽东同志多次提出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等。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党的建设作为重要法宝,坚持不懈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确保了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革命、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永远铭记毛泽东同志创立和建设人民军队的伟大历史贡献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没有民主可言,反动统治势力总是凭借强大的武力对人民实行独裁统治。这种条件,决定了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毛泽东同志深刻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鲜明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一重要观点,积极参加了党独立领导的武装斗争。1927年9月,他组织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同南昌、广州等起义一起,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创建红军和开展土地革命战争新的历史时期,并在实践中逐步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毛泽东同志对人民军队建设进行积极探索,系统提出了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思想。他从主持“三湾改编”把支部建在连上起,就确定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强调是党指挥枪而不是枪指挥党。他规定了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规定了人民军队打仗、做群众工作和生产三大任务,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他提出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提出和总结了一整套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方法和制度等。毛泽东同志领导人民军队建设的探索实践,系统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如何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和严格纪律的、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

  毛泽东同志是中国革命战争的主要领导者和指挥者,他始终以极大的精力关注战争、研究军事、指挥作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军事理论。他总结革命战争经验,提出了以人民军队为骨干,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农村根据地,进行人民战争的思想。他把游击战争提到战略地位,并提出要随着敌我力量对比的变化和战争发展的进程正确地实行军事战略转变。他提出了一系列符合人民战争特点的战略战术原则,强调在敌强我弱形势下,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实行战略的持久战和战役战斗的速决战,把战略上的劣势转变为战役战斗上的优势等。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下,人民军队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20多年浴血奋战,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终于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提出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革命武装力量(包括海军、空军以及其他技术兵种)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包括用于自卫的核武器)的重要指导思想,指导我国建立起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

  三、永远铭记毛泽东同志领导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历史贡献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进行革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极为不同,必须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对中国革命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了不懈探索。

  面对党内一度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革命经验神圣化的倾向,毛泽东同志鲜明地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他从中国社会历史状况出发,深刻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系统回答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领导权等问题,制定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战略,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明确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他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作为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并在实践中正确处理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毛泽东同志这一系列探索成果,创造性地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以及如何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下经过新民主主义到达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而保证了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任务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四、永远铭记毛泽东同志领导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历史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建立和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完成了民主革命遗留任务,仅用三年时间就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1953年6月,党中央正式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实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进行改造的具体政策,创造性地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党和政府创造了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并成功实现了马克思、列宁曾经设想过但却未曾实行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在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党和政府制定了积极引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由低级到高级的形式,把农民个体经济逐步改造成了集体所有制经济。在对手工业的改造中,党和政府采取了与农业改造大体相同的形式。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确立起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政治领域,毛泽东同志主持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地位,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的逐步稳固并继续发展,构筑了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得到牢固确立。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落地生根,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制度基础。

  五、永远铭记毛泽东同志领导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历史贡献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党领导人民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以发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为主要标志,这种探索取得了重要成果。主要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是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发展生产力是根本任务;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要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和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走一条中国工业化的道路;社会主义发展目标是建设并实现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国防;社会主义可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必须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反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官僚化、特殊化;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等等。党中央、毛泽东同志还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国防和军队建设、外交工作等一系列重要指导方针和政策主张。党在这一时期的经验总结和认识成果,已经初步涉及到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毛泽东同志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也出现过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和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甚至发生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那样的严重错误。但是,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指出的:就他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在党中央、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社会主义建设仍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1952年至1978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8.2%,其中工业年均增长11.4%。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显著增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到1976年,同我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

  六、永远铭记毛泽东同志创立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伟大历史贡献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努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点的科学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我们党作出的历史性抉择。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革命军队建设、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外交工作和党的建设等方面,以创造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永远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几代共产党人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开创和发展起来的。我们永远铭记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奠基之功”,这就是团结带领人民成功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之功。我们永远珍惜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之果”,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指出的:“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正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奠定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精彩开局。今天我们纪念毛泽东同志,就要继承伟人遗志,弘扬伟人精神,更好地从他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探索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自觉做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成果不丢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不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不动摇,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者: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