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俊忠:农业合作化时期毛泽东的农治思想

作者:徐俊忠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3-12-25 569

  【核心提示】历史事实告诉我们,毛泽东农治思想及其实践的积极效果是不容抹杀的。借助集体化的组织形式,在政府投资不多的条件下,新中国农民主要通过劳动积累的方式,完成了宏大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其中修建水库8.6万座、塘坝619万座,这批水利设施不仅使全国灌溉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1亿亩提高到7亿亩,而且成为农业持续发展尤其是粮食增产的重要保证。

  新中国的农治活动和农治模式,是毛泽东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伟大实践。该模式以集体化为基本依托,通过劳动积累的方式,改变落后的农业生产状况,引导精耕细作和多种经营,进而推动“在地工业化”和“在地城市化”,实现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发展。

  积极推动集体化

  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目标。然而,农村人多地少,生产条件较为落后,很大程度上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这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与社会主义进程和工业化发展不相适应,尤其无法满足对粮食和轻工业原材料的需求。因此,在经历了短暂的互助组过程之后,毛泽东积极倡导、推动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这构成了他的农治思想与实践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引导、推动农民的集体化,旨在改变中国农村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他为这种集体化规定了多重目标,主要包括:发挥集体的合力效应,改变农业发展的恶劣条件,尤其通过治水、拓荒和改土等措施,优化中国的农业生产条件;通过集体的规制,推广农业“八字宪法”,改良耕种技术,有效地实施精耕细作;发挥集体经济应有的分工协作优势,让部分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开展多种经营,发展农村工业企业,为农村创造“在地工业化”和“在地城镇化”的条件;以集体经济为基础,逐步发展农村的文化、卫生和其他社会事业,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等。

  集体化改变农村面貌

  历史事实告诉我们,毛泽东农治思想及其实践的积极效果是不容抹杀的。借助集体化的组织形式,在政府投资不多的条件下,新中国农民主要通过劳动积累的方式,完成了宏大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其中修建水库8.6万座、塘坝619万座,这批水利设施不仅使全国灌溉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1亿亩提高到7亿亩,而且成为农业持续发展尤其是粮食增产的重要保证。

  中国农业的发展尽管有过十分曲折的过程,但毕竟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它借助集体的形式和经济的发展,使农村扫盲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农民通过合作医疗得到基本医疗保障。这些都是备受国际社会称道的,是后来改革开放能够取得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

  从毛泽东的农村集体化思想和实践看,合作化时期是精耕细作、多种经营,人民公社化时期是精耕细作加农工商并举。他认为,把农民组织起来,重要目的之一在于实行分工协作,从而使部分农民从小块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去因地制宜地从事多种经营。他认为,在国家对农民实行主要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下,只有多种经营的发展才能增加农民收入,巩固集体经济。

  1956年6月14日,毛泽东致信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强调:“有必要号召各农业合作社立即注意多种经营,才能使90%以上的社员每年增加个人收入,否则就是一个很大的偏差,甚至要犯严重错误。”在人民公社时期,他积极倡导公社要搞“工农商学兵”,并批评苏联的集体农庄只搞农业、不搞工业。由此,他大力倡导社队企业的发展,认为通过社队企业的发展,可以实现农村的“在地工业化”,进而实现“在地城镇化”,以化解农村“人多地少”的难题。1966年,他在“五七指示”中再次指出,有条件的农村集体应当办些小工业。这一指示有力地助推了社队企业在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的发展。

  总之,在合作化运动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的今天,重新领略毛泽东这一时期围绕合作化而体现出来的农治思想,不仅对我们更加理性地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有着积极意义,也有益于拓展新时期农治战略和政策的思想资源与思考空间。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2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