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伟:传世名曲《绣红旗》

作者:佚名 来源:现代质量 2017-10-12 1340

传世名曲《绣红旗》

  

师伟:传世名曲《绣红旗》

  国庆节也是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纪念日。

  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人是毛主席。

师伟:传世名曲《绣红旗》

师伟:传世名曲《绣红旗》

  在所有关于五星红旗的歌曲中,《绣红旗》几乎是我最喜欢的一首,因其深情、忠诚、感人、优美!

师伟:传世名曲《绣红旗》

  《绣红旗》来自歌剧《江姐》,这部歌剧在1964年公演,立即引起了轰动,一举成名,下图是剧组和主席的合影。

师伟:传世名曲《绣红旗》

  歌剧《江姐》改编自出版于1961年的小说《红岩》(作者罗广斌、杨益言),剧本初稿的创作仅用了十八天、可见小说故事之感人至深,而曲目的完成则耗去接近两年、可见创作斟酌之精益求精。

  在小说和歌剧中,红旗来自一位狱中烈士的遗物,本文题图中被怀抱的婴儿就是她的孩子。这位不知名的烈士将一面残留着弹孔、血迹斑斑的红旗藏在旧棉絮中,此事在她牺牲后才被大家所知。当狱友们得知毛主席在北京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后,激动异常,决定不顾危险,在红旗上绣上五星、庆祝新中国的成立。

师伟:传世名曲《绣红旗》

  在小说、歌剧以及后来的电影(烈火中永生、江姐、红岩等)中,绣红旗的情节都是最感人至深的情节之一:在时时面临酷刑甚至死亡的情况下,身处囹圄的先烈们心潮澎湃、憧憬新中国、一针一线绣红旗,这是何等的浪漫情怀、这是何等的忠贞勇敢!

  我们的五星红旗,真真切切是烈士们的鲜血染红的!

师伟:传世名曲《绣红旗》

师伟:传世名曲《绣红旗》

  绣红旗的故事是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而成的,现实中的故事少了浪漫华章、多了窘迫简陋,然而却更加深沉。

  小说《红岩》的作者之一的罗广斌于1948年由于叛徒出卖在成都被捕,先后被囚于重庆渣滓洞、白公馆集中营。1949年11月27日在敌人大屠杀时从白公馆越狱脱险。

  在罗广斌被转押到白公馆八个月之后的1949年10月7日,白公馆的中共地下党从秘密收藏的广播中得知了新中国成立及五星红旗升起的消息,他们激动地低声欢呼、纵情拥抱、贴地翻滚、彻夜难眠。罗广斌忽然有了个主意,他建议做一面五星红旗,期待获得解放那天,打着红旗冲出去。

  曾与罗广斌关在一起、又一起脱险的毛晓初回忆说:“老罗就扯下他的红花被面,那时我们还不知五星图案是如何排列的,大家就悄悄议论,认为应放在旗中央,形成圆圈。”

  罗广斌他们既没剪刀,也没有针线,只好用一把铁片磨成的小刻刀,将白衬衣刻成五颗五角星。没有浆糊,就用剩饭粒把五星粘到了红绸被面上——这样的红旗当然无法长期保存,以至于现在展出的是复制品。

师伟:传世名曲《绣红旗》

  五星红旗做好之后,罗广斌他们将其藏在了牢房一块地板下,直到重庆解放后才取出。制作红旗的牢房如今已经辟为展室,就在白公馆平二室。一面“五星红旗”摆在橱窗里。

  这面“五星红旗”和真正的五星红旗差别很大,由于当时狱中的中共地下党只是通过电台得知五星红旗,不知五颗星的布局和颜色,只好按照自己的想像,以一颗大星居中、四颗小星对称分布四方。

  这面“五星红旗”虽然谈不上规范,但却在历史上刻下无法磨灭的痕迹。和经过艺术加工的绣红旗一样,体现的是烈士们的浪漫情怀和忠贞勇敢。

师伟:传世名曲《绣红旗》

  白公馆和渣滓洞的烈士们是永远值得敬仰,我们快乐的国庆假期,其实是他们以生命换来的!

  绣红旗的故事只是他们众多伟大事迹中的一片浪花,他们的很多贡献于今天而言更加振聋发聩,比如烈士们写于牢房的狱中八条,这是烈士们以无数失败、无数生命、无数牺牲为代价总结出来的肺腑之言——

师伟:传世名曲《绣红旗》

  我们没有理由对此置之不理!

  不忘初心、不忘初心啊!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16
0
1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