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飞两遍”并不寒碜!

作者:秦 明 来源:子夜呐喊 2021-11-11 1994

开国大典“飞两遍”并不寒碜!

  

  今天是毛主席亲手缔造的人民空军72岁生日。

  无论是往年还是今年,媒体纪念这个日子时,总要提一下“再也不用飞两遍”这件事。

开国大典“飞两遍”并不寒碜!

  新中国成立时,整个人民军队只有不到两百架飞机,全部都是缴获的!其中还有二战时日本造的便宜货,能不能起飞还是问题,最后在开国大典之前,我军最多只有20余架飞机可以参加开国大典。

  当时的航空局制定出的飞行方案是:由五种机型共17架担任受阅任务,即9架P-51,两架“蚊”式,三架C-46,一架L-5和2架PT-9,根据各机型不同的体量和航速,分别编为6个分队,在受阅当天在三个高度上依次飞过阅兵场。

  周总理审阅方案后提出意见,认为17架飞机显得数量过少,建议届时让第一编队的9架P-51战机利用其速度快、转弯半径小的特点,在越过阅兵场上空后,再绕飞到位于方队尾部的第6分队(由L-5与PT-9)后部,再次通过主席台,这样整个飞行分列式就给人以26架编队的错觉,在视觉效果上要提升不少。这就是后来被传为“佳话”的“开国大典飞两遍”。

开国大典“飞两遍”并不寒碜!

  笔者以为,在反驳洋奴买办的时候,应该提一提这件事。毕竟那几年那么多型号的飞机下马,包括中国首架大型民航客机运十,“造不如买”的思想差一点葬送了人民空军,这个教训是极其惨痛、极其深刻的。

  但是,纪念毛主席亲手缔造的人民空军的生日,首先难道不应该是纪念人民空军为人民壮志凌云、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吗?从这一点讲,“开国大典飞两遍”非但不是什么“不堪的过往”,反而是毛主席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的“辉煌战绩”的体现。

  革命战争年代,人民军队没有建立空军的基本条件,国民党反对派对我们的狂轰滥炸从中央苏区、到陕北延安、一直持续到了解放战争。人民军队对付空中敌机只能斗智斗勇,凭其大无畏的精神,以地面武器对抗。

  面对残酷的战争实践,毛主席深切感受到一支强有力的空中力量对争取战略主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抗战胜利后,毛主席决定迅速抽调一部分部队和干部挺进东北,同时派出在延安储备的航空人才进入东北,利用日军留下来的机场、飞机和航空器材创建了“东北老航校”。1946年3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东北老航校”)在吉林通化正式宣告成立。

开国大典“飞两遍”并不寒碜!

  1949年初,毛主席在起草《目前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务》决议,提出1949年及1950年,应当争取组成一支能够使用的空军。

  1949年3月8日七届二中全会期间,毛主席还特地接见了东北老航校的领导同志,了解航空技术人才培养情况。当得知东北老航校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已培养各类航空技术人员500多名时,毛主席连连称赞。

  1949年7月10日,毛主席又致电周总理,提出选派三四百人去苏联学习空军,同时购买一百架左右飞机,连同当时既有的空军力量组成一个攻击部队,以掩护渡海,准备1950年夏季夺取台湾。7月31日,毛主席在接见刘亚楼时指出:“空军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现在成立空军的条件已经具备,要不失时机地努力建设空军。”

  1949年9月,毛主席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幕式上郑重宣布:“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10月25日,中央军委正式任命刘亚楼为空军司令员,萧华为空军政治委员。11月11日,中央军委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正式成立。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开国大典时接受检阅的飞机和飞行员。

  当时能够接受检阅的飞机主力全是人民军队缴获的蒋军美制/英制飞机。二战名机P-51“野马”战机是当然的主力,辽沈战役时一架P-51D型飞机在蒋空军第4大队第23中队分队长杨培光的驾驶下,临阵起义投奔我军;其后一年时间里,人民解放军通过起义和缴获等方式,先后获得12架“野马”战斗机。除了“野马”外,我军还获得了英制“蚊”式战斗机,C-46运输机,L-5联络机和PT-9初教机等等。

开国大典“飞两遍”并不寒碜!

在南苑机场进行阅兵训练的P-51与C-46飞机

  “起义”——体现的是当时的“民心所向”,“缴获”——体现的是人民解放军在装备落后的情况下展现出来的高超的战略战术智慧和英勇无畏的战争精神。

  当时负责开国大典空中阅兵任务的徐兆文领队,网罗了当时老航校培养出来的飞行技能最优秀的一批飞行骨干,可以说都是人民军队的王牌飞行员。其中就包括在抗战中屡立功勋,后来在抗美援朝战场再创辉煌的空战英雄邢海帆,日后的空军中将、将苏-27引入中国的林虎。

开国大典“飞两遍”并不寒碜!

参加开国大典空中阅兵分列式的邢海帆(左)与林虎(右)

  就在人民飞行员加紧训练时,领队徐兆文在一次训练中意外受伤,曾经有领航经验的邢海帆挺身而出,临时被任命为受阅队长。飞行员们人人都知道这次任务的光荣与艰巨,林虎后来回忆,他们每个飞行员都写了“绝命书”:如果在受阅时遇到意外情况,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保证阅兵场的绝对安全,绝不对地面造成任何伤害。

  毛主席曾经说:“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作‘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毛主席赋予人民军队的灵魂,这样的灵魂在新成立的人民空军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传承。

  正是靠着这种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刚刚组建一年的人民空军,就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大规模的局部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并在技术战术和装备数量均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辉煌战绩。

  通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实战锻炼,人民空军实现了由不会空战到学会空战,由打几架飞机的小仗到打上百架飞机的大仗,由1个机种作战发展到多机种协同作战,由只能在昼间简单气象条件下作战到能在昼间较为复杂气象条件和夜间简单气象条件下作战的转变,取得了击落击伤敌机425架的辉煌战果。

  当然,毛主席缔造人民空军靠的也绝不仅仅是“精神”,还有极具前瞻性眼光的战略智慧。

  1950年6月28日,毛主席在《制止美帝国主义对亚洲的新侵略》一文中特别强调:“尤其是空军,对于国防极其重要,应当赶快建立。”截至1953年,经毛主席亲自批阅的空军请示报告就高达124件,内容既涉及空军建设方针原则,也有开办航校、组建空军机关和部队等具体事项。

  毛主席根据当时国情和军事斗争需要,强调“首先加强空军”“空军要搞得强一点”,对空军实行优先、重点和快速发展的方针。当时,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的空军能够独立遂行空中战役而达成国家战略目的,毛主席是超前意识到空军对国防的特殊重要意义,这体现了毛主席深远的战略眼光。

  抗美援朝战争一战为新中国赢得了数十年的和平建设岁月。在艰苦创业的初期,毛主席就明确指出:“我军的武器装备必须立足于国内研制和生产,独立自主地发展我国的航空工业,是必须坚持的原则,同时,也不排斥争取外国的帮助和支援。”1954年我国仿制苏联教练机成功,毛主席立即致电祝贺。1962年后,新中国就已经能够陆续研制生产各型教练机、强击机、歼击机、轰炸机和防空武器装备空军部队,彻底结束空军武器装备完全依赖外国的历史。“开国大典飞两遍”的佳话反而成了砥砺人民空军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

  所以,笔者建议媒体人不要总说开国大典飞机“飞两遍”了,如果下次阅兵可以弄来缴获或者“起义”的17架F16、F22之类的飞机,哪怕是“飞三遍”都不寒碜。

  “吃水不忘挖井人”,人民空军72岁生日之际,更加怀念人民军队的伟大统帅、人民空军的缔造者毛主席。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8
2
0
1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