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接地气”的“三农”智库

作者:郝日虹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3-10-14 266

  打造“接地气”的“三农”智库

  ——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学术团队

  【核心提示】作为以研究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和农民为主的专门性学术机构,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的科研团队始终秉承“顶天立地,理论务农”的研究宗旨。几十年来,他们坚持让学术研究立在基层、立在群众、立在实践,着力将研究院打造成“接地气”的“三农”高端智库。

打造“接地气”的“三农”智库

  作为以研究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和农民为主的专门性学术机构,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的科研团队始终秉承“顶天立地,理论务农”的研究宗旨。几十年来,他们坚持让学术研究立在基层、立在群众、立在实践,着力将研究院打造成“接地气”的“三农”高端智库。

  构建多元立体中国农村调查网络

  中国农村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执行院长邓大才告诉记者,要想做到“理论务农”就必须扎根基层。只有这样,才能使研究真正服务百姓,而不是纸上谈兵。

  从以张厚安先生为代表的第一批老前辈,到以“草根学者”徐勇为领军人物的第二代学术队伍,再到如今科研实力雄厚的研究团队,研究院一直注重第一手数据的搜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学术研究。

  “张厚安先生那一代人,研究条件比较艰苦,即便如此,年近七十的他仍然带着队伍到农村扎根考察。”邓大才说,“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是让学术研究立在群众、立在实践的最基本要求。研究院要求老师必须每年在农村待1到3个月;在读博士生则需要花8个月到1年左右的时间到农村调研;即便是硕士生,也要利用寒暑假,积累6次农村调研经历,每次大概15天。”

  正是凭着这种“用脚做学问”的精神,研究院构建起了多元立体的中国农村调查网络,以期较为全面地汇集来自民间的基础性数据。

  2006年开始,研究院在全国抽样选择258个村庄进行为期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跟踪观察;2009年全面启动“百村观察”工作,观察的村庄数量从258个逐步扩展至301个,共计5000余农户。此外,研究院还分别于2009年和2010年启动“海外百村观察”和“百居观察”,与“百村观察”构成“三百调查”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县—乡—村—户四级调查系统,搜集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数据和案例。

  “如果说调查平台是以基础性数据为主,那么‘热点跟踪’网络则更贴合农村实际。迄今为止,研究院的‘热点跟踪’已经连续进行了5年,开展了诸如家电下乡、农村水利建设、农民上楼、大学生村官、农业科技、农业经营体制、新型城镇化等多个专题的调查。”邓大才表示。

  建设乡村数据化平台

  “就目前来看,中国农村最缺少两类数据,一是村庄数据,二是家庭数据。”邓大才告诉记者,“这也正是我们的学术团队希望独立获取到的信息和数据。”

  在研究院的档案室里,记者见到了研究院的“镇院之宝”——海选第一村吉林省梨树县北老壕村的档案材料。邓大才介绍说,这个村从1950年以来的档案材料都被他们搜集保存起来了。这些“活历史”能够真实反映农村政治及经济变迁情况。除了计划搜集30个村庄完整的纸质档案,研究院还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数据平台的方式实现“村庄数字化”和“农户数字化”。

  从2009年开始,研究院就开始着手建立全国60万个村庄基本信息的“数字化”档案,与此同时,还为目前跟踪调查的301个村、5000余农户建立了一份数字档案,连续记载这些村庄和农户历年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活动,通过这样一种长效机制,观察中国农村发展状况。

  系统咨询模式传递基层群众声音

  不论是构建多元立体的中国农村调查网络,还是建立中国农村数据库,最终的落脚点都是面向群众、服务基层。

  如今,研究院已经形成了“每周一报”、“半年一会”、“一季一卷”、“一年一书”的系统咨询模式,通过每周坚持向中央和国家部委呈送一份咨政简报、每半年召开一次科研公共成果新闻发布会、每年撰写“中国农民状况发展报告”、以年度为单位将全年咨询报告编辑成《中国农村咨政报告》等方式,传递基层群众声音。

  “2011年中央关于水利工作‘一号文件’的许多政策,就与我院报告提供的建议有不少契合之处。”邓大才说,“这样一种科研成果转化方式也是为人民做学问的重要举措。”

  在研究院的学者看来,中国的核心问题是“三农”问题,中国梦不仅是人民的梦,更是农民的梦。而他们的中国梦就是继续扎根基层、理论务农,为“三农”发展贡献智慧和汗水。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